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馬家裡”的故事之十一——人人都有李玉和的燈

我們農村的孩子, 在那個年代, 要想跳出農門, 除了讀書考大學, 別無他法。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 這句話用在馬家裡是再真實不過了。 馬大學1985年高考後在中學同學的幫助下錄取到了一個在當時很好的學校——某電力學校, 而且學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專業。

歷經八年抗戰的他, 自然懂得這個機會的來之不易, 在校期間懸樑刺股, 抱著只要讀不死, 就要做死的讀的心態, 在全班同學中是最捨得吃苦的, 也是最懂事的(這也難怪, 他是唯一一個參加過八次高考的, 年齡也是最大的), 無論酷暑寒冬, 無論中秋端午,

總是在努力讀書。 他, 成績優異(這也得益于他的歷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表現優秀, 因此, 當上了班長。 由於是中專, 只有兩年學制。 1987年6月, 25歲的他懷揣著夢想, 即將踏上工作崗位!

在畢業前夕, 馬大學向學校提出:他在讀書期間和班上一個女孩談愛了, 希望畢業後能夠分配到一起工作。 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 老師、同學都莫名其妙:這是真的嗎?怎麼就沒有發現一絲跡象呢?馬大學是談愛了嗎?馬大學異常冷靜的表示:這是真的, 我們是部屬中專, 在全國範圍內分配, 憑我的成績和表現, 我畢業完全可以到大城市、分到一個很好的工作崗位, 但是, 我不去。 我要和我女朋友一起回到離家最近的變電站去工作!要去建設家鄉!其實他的老師和同學都不瞭解,

馬家裡人的精明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在班上悄悄地談愛, 以他的年齡, 無論找誰, 都要比他小好幾歲;以他的家庭條件, 無論找哪裡的, 都要比他的家庭條件好, 趁早找個同學多麼實惠;無論在哪裡工作, 都不如離家近好照顧家裡。

就這樣, 馬大學帶著他的女朋友, 來到了離他家最近的一個變電站上班了!由於他倆是學的同一個專業, 在那個人才奇缺的年代, 哪個領導捨得讓新來的學生改行做非專業的事咯?自然而然的, 倆分在了同一個班組, 或分開上下班、或同時上一個班。

精明的血液流淌在馬家人的身上, 馬大學勤奮工作、團結同事, 很快就獲得了領導的賞識, 一年試用期剛滿, 就當上了一個小負責人。

不久, 他的弟弟就去該站上班了, 雖然是臨時工, 但也是“電老虎”的臨時工, 那可是要比好多單位的正式工都要牛的;又不久, 他的妹妹去了該站當炊事員;再不久, 他的弟媳、妹夫也在這裡上班了 ;沒等多久, 他的堂弟、堂妹夫們一個個都成了電力工人。 反正當時電力要的是人, 修路、扛貨包、巡查線路這些力氣活, 請哪個都是請, 馬家裡的人慢慢就都穿到了電力制服——哪怕是臨時工!

突然間, 村裡的人仿佛是在一夜間突然發現, 馬家裡的人回家過年時, 走親訪友穿著統一的毛嗶嘰藍制服, 雨天穿著上衣和褲子分開的雨衣(說實話,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分解式雨衣, 以前對雨衣的認識就是在電影裡看到的解放軍穿的長雨衣),

下田則都穿著深及膝部的上面畫有電力符號的雨靴!尤其讓人震撼的是:夜晚串門, 馬家裡的人不用像我們一樣打火把, 人手一盞電影《紅燈記》裡面李玉和提的那種手提燈, 而且, 比李玉和的還要先進, 不要上油、上電池!

就憑馬家裡的人人人都有李玉和的燈, 就憑馬家裡的人雨天穿分解式雨衣, 就憑馬家裡的人下田不打赤腳穿靴子, 就憑馬家裡的人出門穿毛嗶嘰, 村裡的人在看馬家裡的人時的眼神由眯縫著變為了睜大著, 在背後雖然還是免不了要指指點點, 但是由伸出食指變為了豎起大拇指!馬家裡的人就憑馬大學一個人的力量在村裡牛了!馬大學終於在人們面前揚眉吐氣了!

知識改變命運,

我們每一個從農村苦讀出來的孩子, 哪一個不是歷經磨難, 哪一個不是深有感觸? (袁劍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