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能讓你漲姿勢的棒球網購指南

一般來說, 棒球手套是學習棒球後需要購買的第一個器材, 也是最重要的棒球器材。 買到一個正確的棒球手套, 對培養小朋友的興趣, 以及小朋友練習和比賽表現都會息息相關。

最理想的辦法, 其實是到實體店去試戴手套。 因為即便都是剛入門接觸的, 不同的孩子個體穿戴和使用手套的習慣相差就已經蠻大的, 更不用說外觀審美的差異了。

◆日本東京◆

◆上海浦東◆

不過國內實體店數量寥寥,

九局棒球也只有在北京海澱和上海浦東兩地有實體店鋪。 家長和孩子的時間也比較有限, 所以我們這裡會聊聊網購的一些基本知識。

1、手套的品牌

在棒球手套這個領域, 主要是日本和美國的品牌。 日本最主要的品牌有MIZUNO、ZETT、SSK等, 美國則是RAWLINGS、WILSON等。 但是, 這兩個國家的棒球手套風格迥異, 相互水土不服:美國品牌在日本很難得到認可, 市場份量極低;但日本品牌也只有MIZUNO勉強能擠進美國市場前三, 而且在美國市場上, MIZUNO販售的全都是美式風格的手套。

認清國際品牌, 只是避免您買到一些山寨的品牌。 一線品牌之間的手套是很難橫向比較的, 何況每個品牌都有高中低檔產品。 這就跟比較賓士和寶馬車一樣, 咬定誰就比誰好,

是很不客觀的。

2、手套的尺碼

首先要明確一點:棒球接球手套的尺碼, 尤其是英寸數, 並不是直接對應孩子手掌大小的尺碼, 最多只算個間接對應的關係。

它和場上位置和使用習慣關係要更大一點:小一點的手套, 接地滾球更輕便靈活, 所以更適合內野位置;大一點的手套, 兜高飛球會更方便一點, 所以更適合外野位置。

對於場上位置已經基本固定的小朋友來說, 選擇對應位置的手套會更有利於場上的發揮。 如果位置並不固定, 一般選擇內野和投手的比例會更多一點。

(一壘手套還可以用內外野手的手套替換, 只有捕手手套是最特殊的)

而說到接球手套的內裡開指大小, 很多品牌都只有成人款和少年款的區分。 一般來說, 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都可以著重關注“少年款”手套, 發育比較早熟的高年級孩子就可以關注“成人款”的了。 按照美國RAWLINGS官網的建議, 一般12歲以上就需要選擇成人手套。

另外手套拿到手裡後, 如果感覺太松或者太緊, 還可以調整腕部拇指小指部位的腕帶或皮條。

(圖中右手套是通過調整腕部皮條後, 使得手套戴起來更緊一點)

部分品牌在成人款和少年款之間, 還會有“適合手小的成年男生或者女生”這個定義範圍的手套, 比如美國rawlings的PRO TAPER系列, 日本美津濃和ZETT的“女子硬式”手套等等。 話說回來, 這些手套其實還真蠻合適一些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的。

(雖然奧運會項目是男棒女壘,但女子棒球在日本和美國都流行甚廣,同時男生參與壘球的比例也很高)

也有不少品牌,尺寸越大的手套,內裡開指會做得相對越寬鬆一點。比如日本久保田猛打等,外野手套的穿戴會比內野手套要寬鬆不少。

(久保田猛打的手套尺碼,標注了產品對應的手掌大小,雖然對應的範圍很大,幾乎和直接標注均碼差不多)

英寸數:最常見的尺碼標示

(美國市場的手套一般都以英寸數為標示,一般來說標示的是手套腕部到指尖的長度,捕手手套則對應的是手套的

(美國RAWLINGS官方手套參考尺碼表)

不過在實體店裡試過手套的朋友都會有個感受:英寸數相同,但是款式不同的手套,往往實際穿戴大小的感覺都有偏差。事實上,手套本來就是個立體的模型,長寬高以及內裡開指深淺也有著不同數值和比例,光靠一個英寸數來比較是不完整的。

日本手套的尺碼

日本市場的棒球手套並沒有高度統一的尺碼標準,以日本人的嚴謹性格,也很難會接受英寸數這樣粗略模糊的“標準”。不同日本品牌會有不同的尺碼表,不過還好,品牌商一般會有建議的對應身高或者年齡段,我們根據這個建議來走就差不多了。

(ZETT少年款手套的尺碼表)

(美津濃少年款接球手套的尺碼表,和ZETT基本差不多)

3、球檔的意義

球檔的不同,對於攻防特點很個性化的職業球員來說,意義還是很重要的。比如投手檔需要是純色密封的,以防對手看破球路等等。

但是對於剛開始接觸棒球的小學生來說,球檔最大的意義只能是哪個外觀看著更漂亮。

4、材質和價格

之所以把材質和價格放在一起,是因為材質和款式是決定價格的最主要要素。材質直接決定了棒球手套的價格。

幼稚園到一年級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都是在打Teeball,最大特點是手小,手勁小。上手最軟的PVC和豬皮的手套是主流,正規主流品牌的正品PVC和豬皮手套,市場價格從人民幣20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

很多手套都會有各自特色的人體工學設計,包括方便孩子閉合手套,方便手套穿戴等。這方面大品牌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

二年級以上

在國內,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部分是在打軟式棒球(橡膠中空球,手感其實也很硬的),小部分孩子打的是硬式棒球。

這個階段一般我們就只建議選購牛皮手套了,除非你就只玩一天走走過場,PVC和豬皮手套是無法對應這個階段的。事實上正規主流品牌也不會販售PVC的手套,市場上的少年款牛皮手套,價格從人民幣三四百到三四千元不等。

日本市場的軟式少年手套,以及美國的少年款手套,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部分個子竄得比較快的高年級同學,就需要考慮成人款手套了。

日本的手套優點很明顯,就是做工精緻,設計感好,輕薄且相對耐用;手套手感一般比較硬,這樣的手套在經常接球後,會慢慢變軟並且適合使用者的手型。

但是美國手套最大優點也是手套手感軟,一般上手即用,不需要花費時間打磨。對於很多“捏不動硬手套”,或者沒有時間打手套型的孩子來說,就這一個理由,就足以讓他們選擇美式手套。

美式手套一般比較沉,如果孩子覺得手套太重是個很大的負擔,可以考慮指背用網面尼龍的手套,這樣的手套重量會比較輕。唯一要注意的是,孩子最好不要有總是拿手套磨蹭地面的不好習慣。

一分錢一分貨

棒球器材也是比較成熟的市場,基本上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只是上個棒球課,還在培養興趣,尚不清楚孩子還會不會堅持下去,那麼三四百塊的入門手套就足以應付了。

但是如果孩子的興趣很高,或者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水準,甚至已經是傳統校隊裡的主力,那麼最好可以給他配備好一點的手套。子曾經曰過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我們的經驗,市場上三四百塊的手套實物,和六七百塊的手套的手套實物,外觀和穿戴手感上就會有著很直接和明顯的品質差別,使用上的差別,包括實戰感覺,手套的耐用度等等,也只會更大。

(JOSH HAMILTON代言的WILSON A2000,是典型的美式手套高端款式)

至於一千元以及以上的手套,就是准專業水準的配備了;還有一些球星款,和紀念款的手套,品質也很好,價格也不菲。只要經濟上允許,能給孩子配備上當然是好事,相信這是比電子遊戲機更好的禮物吧!

(美津濃和風靡亞洲的棒球漫畫《鑽石王牌》合作,限量推出的漫畫主角同款手套)

這些手套其實還真蠻合適一些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的。

(雖然奧運會項目是男棒女壘,但女子棒球在日本和美國都流行甚廣,同時男生參與壘球的比例也很高)

也有不少品牌,尺寸越大的手套,內裡開指會做得相對越寬鬆一點。比如日本久保田猛打等,外野手套的穿戴會比內野手套要寬鬆不少。

(久保田猛打的手套尺碼,標注了產品對應的手掌大小,雖然對應的範圍很大,幾乎和直接標注均碼差不多)

英寸數:最常見的尺碼標示

(美國市場的手套一般都以英寸數為標示,一般來說標示的是手套腕部到指尖的長度,捕手手套則對應的是手套的

(美國RAWLINGS官方手套參考尺碼表)

不過在實體店裡試過手套的朋友都會有個感受:英寸數相同,但是款式不同的手套,往往實際穿戴大小的感覺都有偏差。事實上,手套本來就是個立體的模型,長寬高以及內裡開指深淺也有著不同數值和比例,光靠一個英寸數來比較是不完整的。

日本手套的尺碼

日本市場的棒球手套並沒有高度統一的尺碼標準,以日本人的嚴謹性格,也很難會接受英寸數這樣粗略模糊的“標準”。不同日本品牌會有不同的尺碼表,不過還好,品牌商一般會有建議的對應身高或者年齡段,我們根據這個建議來走就差不多了。

(ZETT少年款手套的尺碼表)

(美津濃少年款接球手套的尺碼表,和ZETT基本差不多)

3、球檔的意義

球檔的不同,對於攻防特點很個性化的職業球員來說,意義還是很重要的。比如投手檔需要是純色密封的,以防對手看破球路等等。

但是對於剛開始接觸棒球的小學生來說,球檔最大的意義只能是哪個外觀看著更漂亮。

4、材質和價格

之所以把材質和價格放在一起,是因為材質和款式是決定價格的最主要要素。材質直接決定了棒球手套的價格。

幼稚園到一年級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都是在打Teeball,最大特點是手小,手勁小。上手最軟的PVC和豬皮的手套是主流,正規主流品牌的正品PVC和豬皮手套,市場價格從人民幣20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

很多手套都會有各自特色的人體工學設計,包括方便孩子閉合手套,方便手套穿戴等。這方面大品牌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

二年級以上

在國內,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部分是在打軟式棒球(橡膠中空球,手感其實也很硬的),小部分孩子打的是硬式棒球。

這個階段一般我們就只建議選購牛皮手套了,除非你就只玩一天走走過場,PVC和豬皮手套是無法對應這個階段的。事實上正規主流品牌也不會販售PVC的手套,市場上的少年款牛皮手套,價格從人民幣三四百到三四千元不等。

日本市場的軟式少年手套,以及美國的少年款手套,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部分個子竄得比較快的高年級同學,就需要考慮成人款手套了。

日本的手套優點很明顯,就是做工精緻,設計感好,輕薄且相對耐用;手套手感一般比較硬,這樣的手套在經常接球後,會慢慢變軟並且適合使用者的手型。

但是美國手套最大優點也是手套手感軟,一般上手即用,不需要花費時間打磨。對於很多“捏不動硬手套”,或者沒有時間打手套型的孩子來說,就這一個理由,就足以讓他們選擇美式手套。

美式手套一般比較沉,如果孩子覺得手套太重是個很大的負擔,可以考慮指背用網面尼龍的手套,這樣的手套重量會比較輕。唯一要注意的是,孩子最好不要有總是拿手套磨蹭地面的不好習慣。

一分錢一分貨

棒球器材也是比較成熟的市場,基本上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只是上個棒球課,還在培養興趣,尚不清楚孩子還會不會堅持下去,那麼三四百塊的入門手套就足以應付了。

但是如果孩子的興趣很高,或者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水準,甚至已經是傳統校隊裡的主力,那麼最好可以給他配備好一點的手套。子曾經曰過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我們的經驗,市場上三四百塊的手套實物,和六七百塊的手套的手套實物,外觀和穿戴手感上就會有著很直接和明顯的品質差別,使用上的差別,包括實戰感覺,手套的耐用度等等,也只會更大。

(JOSH HAMILTON代言的WILSON A2000,是典型的美式手套高端款式)

至於一千元以及以上的手套,就是准專業水準的配備了;還有一些球星款,和紀念款的手套,品質也很好,價格也不菲。只要經濟上允許,能給孩子配備上當然是好事,相信這是比電子遊戲機更好的禮物吧!

(美津濃和風靡亞洲的棒球漫畫《鑽石王牌》合作,限量推出的漫畫主角同款手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