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康熙尋父秘密藏在五臺山"靈峰勝境"匾額中?

2000年五一“黃金周”, 單位組織我們去山西五臺山旅遊。 沿著108級陡峭的石階, 我登上了位於靈鷲峰上的菩薩頂, 只見迎面一座三門四柱七簷的木牌樓上, 懸掛著“靈峰勝境”四個藍底鎏金大字匾額。

由匾額上方鐫刻的“康熙御筆之寶”璽印可知, “靈峰勝境”四字為康熙皇帝所題。 其中“峰”字的寫法與現行漢字有所不同, 一是變左右結構為上下結構, 寫成了“峯”;二是“峯”字下部的“豐”, 由三橫變成了兩橫。

網路配圖

在現代漢字規範化之前, 一些左右結構的漢字通常可以寫成上下結構。 諸如:概—槩、胸—胷、期—朞、稿—稾、略—畧、毗—毘、棋—棊、群—羣、裙—裠、晰—晳、眥—眥,

等等。 “峰”字寫成“峯”即屬此例。 但尤讓人困惑不解的是, “峯”字下部的“豐”, 不知為何少寫了一橫?

導遊向我們介紹說, “峯”字少寫一橫, 這是康熙爺在五臺山上有意留下的錯字。 說起這個錯字還與一段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呢, 那就是“清宮四大疑案”之一的順治出家之謎。

接著, 導遊繪聲繪色地講解起來:順治皇帝在他24歲那年便駕崩了, 宮裡傳出的消息是死於天花, 而民間卻另有說法, 認為順治為情所困, 到五臺山出家當和尚去了。 一次, 康熙借來五臺山拜佛為名, 悄悄打聽父皇下落, 當行到靈鷲峰菩薩頂附近時, 遇到一位儀錶非凡的僧人。 康熙便上前與他打招呼, 僧人自稱名叫“八乂”。 下山後, 康熙反復念叨著“八乂”,

猛然醒悟:“父”字拆開, 不就是“八乂”麼?原來自己遇見的那個僧人就是父皇啊!康熙趕緊上山尋父, 但“八乂”卻不見了蹤影。 康熙甚感失落, 故而在題寫“靈峰勝境”時, 有意將“峯”字下麵的“豐”少寫了一橫, 寓意為“父子緣薄不相識, 人生有憾難圓滿”。

網路配圖

應該說, 這段康熙尋父的故事的確很感人, 但明顯系好事者附會編造出來的。 由匾額的款識我們知道, 康熙題匾時間為甲戌年仲夏, 即康熙三十三年的1694年, 此時距康熙1667年親政已過去了27年。 康熙時隔27年再去尋父, 顯然與情理不合。 事實是, 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起, 康熙皇帝先後5次巡幸五臺山, 瞻謁文殊聖像, 賜題碑文匾額, 把五臺山佛教當成了懷柔蒙、藏等民族的工具, 以達到安定統一的目的。

另據史學家們精心考證, 順治皇帝確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死於天花。 再者, 康熙所題的“峯”字根本就不是什麼錯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