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海口龍舌坡社區打造“創文”樣本

龍舌坡社區街景。

龍舌坡社區棋牌活動室。

龍舌坡社區閱覽室。

龍舌坡, 古代被稱為臥龍山, 因街巷形態近似龍的舌頭而得名。 龍舌坡居委會東與龍峰社區居委會交界, 南連藍天路, 西接五指山路, 北與東湖裡社區居委會毗鄰, 是個地處市中心的綜合性社區。

走進美蘭區龍舌坡社區, 你會不由自主地被沿街各家店鋪朱紅色的木制招牌、古式的立體風格店門所吸引, 街道上電動車規範而有序地停放, 大街小巷古樸典雅的風格讓人流連忘返;而沿著龍舌坡路深入到小巷弄堂, 你會發現牆面一片潔白, 道路雖不寬敞但異常乾淨整潔, 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標語, 處處都能聞到“雙創”的味道。 “‘雙創’後道路乾淨了,

環境也好了, 住在這裡我們每天的心情都很好。 ”正在散步的居民王阿姨笑著對記者說。

1.多次組織黨員參加大掃除等活動

“黨員教育是党的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作, 直接影響著党的建設的各個方面, 特別是在我市開展‘雙創’期間發揮了重大的示範作用。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吳宗嘯告訴記者, 到目前為止社區開展了民主生活會、慰問老黨員、黨支部座談會、‘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和黨員學習會議等, 並多次組織黨員參加轄區裡的大掃除、交通志願者等活動。

“我們的黨員在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 把居民的事放在第一要務, 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 讓社區更加文明和諧。 像老黨員李少英,

颱風來了還帶病堅持上崗, 讓大家都很感動。 ”吳宗嘯介紹, 目前龍舌坡社區共有160多名黨員, 根據黨員的特長及意願, 組織在職黨員開展海口“雙創”工作、社區困難戶幫扶工作、社區青少年教育工作、社區建設宣傳工作等,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社區黨支部始終加強黨員教育管理, 堅持“三會一課”制度, 定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 有效提高黨員綜合素質, 發揮好黨員帶頭模範作用。 同時, 通過“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平臺, 組織黨員開展“環境保護”“敬老幫困”“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等公益活動, 傾聽社情民意, 對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整改, 進一步融洽社區黨員、社區幹部和群眾的關係, 增強社區黨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網格員辜克兢是入黨積極分子, 在他的轄區五指山路工商公寓裡住著一位孤寡老人。 有一次上門家訪看到老人家裡的地板被水泡壞, 表面坑坑窪窪, 辜克兢擔心老人晚上起來摔倒受傷, 馬上從家裡拿來水泥和沙子填平。 “我雖然不是黨員, 但身邊黨員的帶頭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希望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 ”

“今年社區發展黨員工作的具體目標是, 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為重點發展對象。 在保證品質和改善結構上下功夫, 使黨員的年齡、性別、文化結構以及行業分佈更加趨於合理。 具備發展黨員條件的黨支部要積極主動地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做到成熟一個, 發展一個。 ”吳宗嘯介紹道。

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社區

龍舌坡社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下足力氣,在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未成年人主體作用的同時,社區盡力創造機會和條件,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自覺實踐和主動參與中學習道德知識、樹立道德理想、強化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龍舌坡社區始終以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築牢未成年人文明成長的基石為己任,讓未成年人成為建設文明城市的踐行者,爭做全市建設文明城市的“排頭兵”。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總體已達到小康水準。但是,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比較突出,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和要引起重視的問題。龍舌坡社區利用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平臺,組織了一系列關於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活動,他們把法律知識、禁毒知識帶進校園走進課堂,讓更多的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成為法律的“護法小使者”。

社區精心購進了大量兒童讀物、科普讀物以及健康、益智的漫畫,配備了優秀的國內外動畫片和經典的故事片、革命傳統教育片、益智遊戲等電子文獻供孩子們免費借閱,讓孩子們在書籍的海洋中明白道理、懂得知識、樹立起崇高的思想情懷。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居委會主任肖師孟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應該讓孩子們到社會實踐中去體驗、去創造,培養愛心和責任感。因此社區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地協調,促使學校、家庭、社區三方結合的教育網路日趨完善。我們在社區綜合文化中心開設了閱覽室、棋牌活動室等,為社區孩子們提供舒適的活動場所,孩子們可以利用業餘時間,隨時來到活動中心下棋、寫字、閱讀、玩益智遊戲等並可以和我們的志願者一起交流學習。”

社區還組織孩子們和父母一起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社區居民孟女士說:“我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也是一種家庭之間的聯誼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能很好地增進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對於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和示範,可以引導孩子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

3.多樣化文化宣傳讓“雙創”意識入人心

居住在農業廳宿舍的李阿姨還記得在4月22日海口中亞學校舉行的“慶祝五一、助力‘雙創’”的社區文化遊園活動。她告訴記者,當時參加的人數有一百多人,場面非常熱鬧,特別是在“雙創”知識問答環節不僅人數多而且回答的準確率也很高,“在我們社區的宣傳牆上隨處可見‘雙創’知識,我們耳濡目染都記在心裡了。”

“2017年是‘雙創’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們基層街道社區在‘雙創’知識宣傳上加大力氣,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式多樣化有特色,還要讓社區居民喜聞樂見帶動大家積極參加。”肖師孟介紹,今年社區舉行了慰問精神文明建設先進人物、舞獅演出活動、瓊劇演出進社區活動、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等,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 ,還通過此類喜聞樂見的活動向居民宣傳了“雙創”知識,拉近鄰里間的距離,讓居民能更好地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現在走進龍舌坡,處處可見志願者在行動,社區多次開展文明閱讀活動、消防宣傳、計生宣傳等文化宣傳活動,讓“雙創”意識入人心。

現在街道乾淨整潔,文化宣傳互動活動多了,鄰里的糾紛也少了很多,鄰里關係和睦了很多。“以前每天都有人到居委會來找我投訴,每天因為調解鄰里關係說話說到口乾舌燥。現在好了,一個月都沒有居民來找我投訴了,話都少說很多。”肖師孟調侃道。

4.傳承好家風傳遞正能量助推“雙創”行

“樂思好學,崇善有為”“做人做事要踏實”“行善積德,盡忠盡孝”……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風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行為規範的有機組成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到了新的思想道德建設中。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傳統習慣、道德規範、為人之道、生活作風與方式的總和,它最主要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諸葛亮《誡子書》、顏之推《顏氏家訓》、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家書》、《曾國藩家書》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準與社會的文明風氣。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在“雙創”的大背景下,積極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的宣傳活動,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的好榜樣,宣揚中華傳統美德,營造文明和諧的社區家庭環境。吳宗嘯說:“我們在轄區社區居民中推廣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勤儉持家、和諧鄰里的家庭美德,可以提升社區居民的文明程度,凝聚強大的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社會的和諧。認識好的家風、家規和家訓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是非常重要的,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文明城市也是舉足輕重的,有好家風的家庭才能為社會培育出品德高尚的公民。”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居民林曉妹說:“社區開展‘好家風、好家訓’的宣傳活動,能夠使我們見賢思齊,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素質、價值觀和人生觀,深入挖掘家風思想精髓,聆聽家風優良傳統,可以讓我們從細微處著眼,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從家庭做起,努力去做講道德、講文明、講誠信、守規矩的文明城市文明人,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發揚和傳承正能量。”

5.“誠信經營示範街”煥發新活力

龍舌路全長484米,是龍舌坡社區內商鋪林立的一條街道。這條路上連著市場、學校、商鋪、住宅社區等,光是商鋪就有140餘家。

自今年以來,龍舌坡社區聯合物價局打造龍舌路“誠信經營示範街”。肖師孟告訴記者:“我們與龍舌路上的所有商戶都簽署了誠信經營責任書,要求明碼標價、誠信經營。”每週根據商戶是否按照規定明碼標價、是否短斤少兩、經營場所是否整潔等10大項來打分,每月進行一次文明評比活動。

門口貼有“愛心便民鎖具店”的久安鎖具服務中心的老闆肖先生,在龍舌路上經營鎖具生意20多年,由於服務品質好、價格合理、售後有保障,街裡鄰坊都愛去他店裡買東西,幾乎月月被評為“文明商戶”。肖先生說:“政府打造‘誠信經營示範街’我們大家都非常支援。做生意一定要以誠信換放心,與客戶心連心,才能做好。”

社區居委會積極抓好“雙創”工作,建立整治轄區“髒亂差”的長效機制,對亂擺亂放現象嚴格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對各路段的環境衛生實行社區工作人員分段包乾制度;重點清理、整治轄區32條背街小巷,每月評出“優、合格、差”的單位和社區並發放流動紅旗,督促其做好衛生和病媒防制工作,為居民營造一個乾淨、整潔、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

現在走在龍舌路上,你會被它的古樸典雅所吸引,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髒亂差堵和占道經營的痕跡了。“龍舌路不長,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以前主要是以美食為主,‘雙創’後,我們積極回應打造‘15分鐘便民圈’,現在除了美食外,還特意引進了修鞋店、手機貼膜店、美甲店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住在司法廳宿舍的張阿姨,拿著剛修好的鞋子從修鞋店裡出來,對記者說:“現在在家門口,買什麼、做什麼都很方便了。‘雙創’不僅讓環境變得更好,生活也更加方便了,我們才是真正的受惠者。”

多項全民健身活動

傳遞大眾體育精神

龍舌坡社區為提高群眾健身意識,激發更多人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不定期地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以“承載夢想走向健康”為主題的全民健身活動在龍舌坡社區不斷掀起高潮,營造了全區群眾健康向上、團結奮進、安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居委會主任肖師孟說:“中老年人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的生活需求和幸福指數一直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乃至全球炎黃子孫的夢想,當然也包涵著中老年人的期盼與追求,同時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樹立夢想的榜樣,引領青年一代的力量源泉,我們社區所開展的各種健身活動,他們都會積極參與。”

龍舌坡社區在金坡路設置區域為中老年人舞蹈愛好者們提供了專門跳廣場舞的場地。每到夜幕時分,社區居民就會聚集在此處跟隨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大媽們精神矍鑠,笑聲、掌聲、音樂聲歡聚一堂,奏出一首和諧歡樂曲。社區居民王大媽說:“現在來參加跳廣場舞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家們在一起不僅可以起到鍛煉健身的效果,而且可以相互交流,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心情也十分暢快,我們的幸福指數也大大提升了。”

除了廣場舞的活動外,龍舌坡社區還先後開展了社區乒乓球比賽、舞獅表演、居民遊園等體育健身活動,為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又增加了居民們精神生活的食糧,給社區居民搭建起一座溝通交流的平臺。讓體育健身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將健康向上的大眾體育精神傳遞出去。

原標題:傾聽社情民意 融洽幹群關係

龍舌坡社區打造“創文”樣本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龍舌坡社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下足力氣,在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未成年人主體作用的同時,社區盡力創造機會和條件,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自覺實踐和主動參與中學習道德知識、樹立道德理想、強化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龍舌坡社區始終以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築牢未成年人文明成長的基石為己任,讓未成年人成為建設文明城市的踐行者,爭做全市建設文明城市的“排頭兵”。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總體已達到小康水準。但是,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比較突出,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和要引起重視的問題。龍舌坡社區利用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平臺,組織了一系列關於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活動,他們把法律知識、禁毒知識帶進校園走進課堂,讓更多的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成為法律的“護法小使者”。

社區精心購進了大量兒童讀物、科普讀物以及健康、益智的漫畫,配備了優秀的國內外動畫片和經典的故事片、革命傳統教育片、益智遊戲等電子文獻供孩子們免費借閱,讓孩子們在書籍的海洋中明白道理、懂得知識、樹立起崇高的思想情懷。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居委會主任肖師孟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應該讓孩子們到社會實踐中去體驗、去創造,培養愛心和責任感。因此社區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地協調,促使學校、家庭、社區三方結合的教育網路日趨完善。我們在社區綜合文化中心開設了閱覽室、棋牌活動室等,為社區孩子們提供舒適的活動場所,孩子們可以利用業餘時間,隨時來到活動中心下棋、寫字、閱讀、玩益智遊戲等並可以和我們的志願者一起交流學習。”

社區還組織孩子們和父母一起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社區居民孟女士說:“我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也是一種家庭之間的聯誼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能很好地增進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對於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和示範,可以引導孩子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

3.多樣化文化宣傳讓“雙創”意識入人心

居住在農業廳宿舍的李阿姨還記得在4月22日海口中亞學校舉行的“慶祝五一、助力‘雙創’”的社區文化遊園活動。她告訴記者,當時參加的人數有一百多人,場面非常熱鬧,特別是在“雙創”知識問答環節不僅人數多而且回答的準確率也很高,“在我們社區的宣傳牆上隨處可見‘雙創’知識,我們耳濡目染都記在心裡了。”

“2017年是‘雙創’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們基層街道社區在‘雙創’知識宣傳上加大力氣,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式多樣化有特色,還要讓社區居民喜聞樂見帶動大家積極參加。”肖師孟介紹,今年社區舉行了慰問精神文明建設先進人物、舞獅演出活動、瓊劇演出進社區活動、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等,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 ,還通過此類喜聞樂見的活動向居民宣傳了“雙創”知識,拉近鄰里間的距離,讓居民能更好地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現在走進龍舌坡,處處可見志願者在行動,社區多次開展文明閱讀活動、消防宣傳、計生宣傳等文化宣傳活動,讓“雙創”意識入人心。

現在街道乾淨整潔,文化宣傳互動活動多了,鄰里的糾紛也少了很多,鄰里關係和睦了很多。“以前每天都有人到居委會來找我投訴,每天因為調解鄰里關係說話說到口乾舌燥。現在好了,一個月都沒有居民來找我投訴了,話都少說很多。”肖師孟調侃道。

4.傳承好家風傳遞正能量助推“雙創”行

“樂思好學,崇善有為”“做人做事要踏實”“行善積德,盡忠盡孝”……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風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行為規範的有機組成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到了新的思想道德建設中。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傳統習慣、道德規範、為人之道、生活作風與方式的總和,它最主要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諸葛亮《誡子書》、顏之推《顏氏家訓》、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家書》、《曾國藩家書》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準與社會的文明風氣。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在“雙創”的大背景下,積極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的宣傳活動,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的好榜樣,宣揚中華傳統美德,營造文明和諧的社區家庭環境。吳宗嘯說:“我們在轄區社區居民中推廣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勤儉持家、和諧鄰里的家庭美德,可以提升社區居民的文明程度,凝聚強大的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社會的和諧。認識好的家風、家規和家訓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是非常重要的,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文明城市也是舉足輕重的,有好家風的家庭才能為社會培育出品德高尚的公民。”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居民林曉妹說:“社區開展‘好家風、好家訓’的宣傳活動,能夠使我們見賢思齊,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素質、價值觀和人生觀,深入挖掘家風思想精髓,聆聽家風優良傳統,可以讓我們從細微處著眼,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從家庭做起,努力去做講道德、講文明、講誠信、守規矩的文明城市文明人,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發揚和傳承正能量。”

5.“誠信經營示範街”煥發新活力

龍舌路全長484米,是龍舌坡社區內商鋪林立的一條街道。這條路上連著市場、學校、商鋪、住宅社區等,光是商鋪就有140餘家。

自今年以來,龍舌坡社區聯合物價局打造龍舌路“誠信經營示範街”。肖師孟告訴記者:“我們與龍舌路上的所有商戶都簽署了誠信經營責任書,要求明碼標價、誠信經營。”每週根據商戶是否按照規定明碼標價、是否短斤少兩、經營場所是否整潔等10大項來打分,每月進行一次文明評比活動。

門口貼有“愛心便民鎖具店”的久安鎖具服務中心的老闆肖先生,在龍舌路上經營鎖具生意20多年,由於服務品質好、價格合理、售後有保障,街裡鄰坊都愛去他店裡買東西,幾乎月月被評為“文明商戶”。肖先生說:“政府打造‘誠信經營示範街’我們大家都非常支援。做生意一定要以誠信換放心,與客戶心連心,才能做好。”

社區居委會積極抓好“雙創”工作,建立整治轄區“髒亂差”的長效機制,對亂擺亂放現象嚴格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對各路段的環境衛生實行社區工作人員分段包乾制度;重點清理、整治轄區32條背街小巷,每月評出“優、合格、差”的單位和社區並發放流動紅旗,督促其做好衛生和病媒防制工作,為居民營造一個乾淨、整潔、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

現在走在龍舌路上,你會被它的古樸典雅所吸引,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髒亂差堵和占道經營的痕跡了。“龍舌路不長,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以前主要是以美食為主,‘雙創’後,我們積極回應打造‘15分鐘便民圈’,現在除了美食外,還特意引進了修鞋店、手機貼膜店、美甲店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住在司法廳宿舍的張阿姨,拿著剛修好的鞋子從修鞋店裡出來,對記者說:“現在在家門口,買什麼、做什麼都很方便了。‘雙創’不僅讓環境變得更好,生活也更加方便了,我們才是真正的受惠者。”

多項全民健身活動

傳遞大眾體育精神

龍舌坡社區為提高群眾健身意識,激發更多人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不定期地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以“承載夢想走向健康”為主題的全民健身活動在龍舌坡社區不斷掀起高潮,營造了全區群眾健康向上、團結奮進、安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海府街道龍舌坡社區居委會主任肖師孟說:“中老年人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的生活需求和幸福指數一直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乃至全球炎黃子孫的夢想,當然也包涵著中老年人的期盼與追求,同時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樹立夢想的榜樣,引領青年一代的力量源泉,我們社區所開展的各種健身活動,他們都會積極參與。”

龍舌坡社區在金坡路設置區域為中老年人舞蹈愛好者們提供了專門跳廣場舞的場地。每到夜幕時分,社區居民就會聚集在此處跟隨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大媽們精神矍鑠,笑聲、掌聲、音樂聲歡聚一堂,奏出一首和諧歡樂曲。社區居民王大媽說:“現在來參加跳廣場舞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家們在一起不僅可以起到鍛煉健身的效果,而且可以相互交流,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心情也十分暢快,我們的幸福指數也大大提升了。”

除了廣場舞的活動外,龍舌坡社區還先後開展了社區乒乓球比賽、舞獅表演、居民遊園等體育健身活動,為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又增加了居民們精神生活的食糧,給社區居民搭建起一座溝通交流的平臺。讓體育健身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將健康向上的大眾體育精神傳遞出去。

原標題:傾聽社情民意 融洽幹群關係

龍舌坡社區打造“創文”樣本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