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晶報評:萬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沒有驚天動地, 沒有宏大敘事, 這部時長不過兩分多鐘的短視頻確有著直擊人心的魔力, 很多人看哭了, 很多人從中捕捉到生活的勇氣與力量。 這並不是晶報的融媒體產品第一次引起轟動, 此前, 晶報拍攝的護士節短片亦引發廣泛關注, 好評如潮, 並被眾多重量級大V轉發。

這些年, 唱衰傳統媒體的聲音不絕如縷, 而揆諸現實, 包括報紙在內的傳統媒體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在生產端, 媒體終於邁進自動化門檻。 機器人替代普通勞動力不僅發生在製造業, 如今也進入智力密集的新聞業。 騰訊Dream Writer如今已累計生成了三萬多篇稿件;全球最大通訊社美聯社早在2014年7月便開始使用機器人新聞記者播報財報新聞。

對於紙媒而言,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但還好只是“似乎”。 在一些紙媒同我們告別之時, 另一些卻正在寒冬中奮力跋涉, 並不斷綻放出希望的光亮。 對於晶報而言, 雄壯的再出發宣言和高調的新媒體產品發佈固然激動人心, 但用工匠精神悉心打磨好一部微視頻, 一篇公號文章, 也能贏得尊重和口碑。 某種意義上, 媒體融合的廣闊天空正是由著一個個腳踏實地、打動人心的產品撐起。

融媒體產品有著豐富的形態和傳播方式, 但要擁有傳播力和影響力, 歸根結底還是得依靠優質內容。

優質內容這四個字也可以作出多重解讀, 但僅就此次爆紅的《為什麼當醫生?這或許是最走心的答案》這部視頻而言, “有情有義”是支撐全片的核心, 而“情”與“義”, 也正是晶報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許多人在看完《為什麼當醫生?這或許是最走心的答案》這部視頻後記住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追逐的, 正是我們不想失去的, 在追逐答案的過程中, 我們逐漸活成了答案本身——黑夜中你走過的路, 將引你走向光明。 這句話是對醫護工作者說的, 但又何嘗不是對媒體人以及身處這個大轉型時代的每一個人說的?答案在風中飄蕩, 我們與其說在追逐答案, 倒不如說在追逐著自己。

萊昂納德·科恩說,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媒體轉型的艱難道路上,

我們感受到破碎和撕裂, 但也從裂痕的縫隙中看到點點光亮。

來源:晶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