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359元華碩千兆AC雙頻無線路由,國家低輻射安全認證產品

一、前言

全面智慧的今天, 路由器也已今非昔比, 一款新的路由產品上市, 如果不帶個智慧、沒個啥特色, 還真不好意思拿出來賣,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路由器——華碩RT-AC53, 主打安全環保、運行穩定。

華碩路由器的品質不用多說, 這款千兆雙頻RT-AC53通過了國家SRRC低輻射安全認證, 發射功率低於國家標準, 對老人、孩子、孕婦不會造成身體輻射危害, 安全環保的同時, 無線資料傳輸率可達300Mbps+433Mbps, 系統運行穩定, 官方售價399元, 面向家庭、中小企業的中低端產品。

相關參數如下:

二、開箱

包裝上, RT-AC53採用紙質環保包裝, 正面彩色印刷有路由器的實物圖片, 750M雙頻無線比較醒目, 下側圖示有SRRC低輻射安全認證、一年免費換新、5db三天線、AC雙頻、千兆網口、家長監管等產品賣點, 從包裝上可一目了然。

華碩品質, 堅若磐石。 筆者第一款路由器便是華碩WL-500, 無線傳輸速率54M在當時賊厲害, 雖已退役但還能正常工作, 華碩品質可見一斑。

除了RT-AC53主機以外, 配件包括RJ45網線一根、電源適配器一個、以及說明說、質保等。

外觀

外觀上, RT-AC53採用方形設計、棱角分明,

頗有筆記型電腦的感覺, 後面三根外置天線可折疊設計, 雖中規中矩倒也耐看。

機身採用PC+ABS材質, 大面積採用黑色配色, 看上去較為低調、沉穩, 面板右上角白色的ASUS logo以及下部狀態指示燈採用白色印刷, 起到較好的點綴, 不至於黑的太素。

前面板兩段式設計, 一條溝槽狀的腰線把前臉劃分為上、下兩部分。 上部紋理細膩頗有金屬拉絲工藝的感覺, 華碩的標誌ASUS、以及產品型號AC750 Dual Band 802.11ac Gigabit Router, 設計在產品的右上角。

下部網格狀交錯設計,而又不顯得亂,表面採用拋光設計,手摸去凹凸不平,手感舒適,6顆狀態指示燈居中設計,從左到右分別是LAN1、LAN2、WAN、2.4GHz、5GHz,工作時會亮起藍色的LED燈光。

結構

結構上,RT-AC53採用上、下蓋鎖附結構,上寬下窄,屋簷狀的設計,底蓋呈錐形向中心收窄,視角效果會纖薄一些,有美感。

側面看上去,發現上蓋居然是一體成型設計,一整排的散熱孔貼著上蓋屋簷下麵,一字排開,如此設計可有效增加系統散熱的同時,屋簷也有效避免灰塵落入產品內部,增加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底蓋

產品底部同樣為PC+ABS材質,大面積的散熱開孔,增加系統散熱,居中是產品資訊名牌,四個分佈著四個腳墊,此外底部還設計有十字形狀牆壁掛靠介面,對於有此需求的同學來說,既美觀大方、又能增加信號強度、還能有效的增加散熱。

腳墊設計有橡膠支撐,大約1.5mm的高度,可增加底部的空氣流通量有助於散熱,又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產品的抓地力。

得益於RT-AC53良好的散熱工藝設計,產品實際運行過程中,手摸上蓋也僅有溫熱的感覺,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較好的保障。

介面

RT-AC53的後部是產品的三根天線、以及產品I/O區域,從左到右分別是電源插孔、電源開關、WPS按鍵、RESET重定鍵、WAN口、千兆LAN口x2。三根5db高增益天線分散固定,每一根均可進行180度旋轉,但不可拆卸,後期如果像更換6db、7db的天線就得拆機器了。

LAN呈黃色,WAN口呈藍色,顏色上好識別,2個LAN口設計基本可滿足一般家庭需求,現在移動設備多了、WIFI資訊發達,大部分可通過無線連接,除非臺式PC、以及家庭NAS對LAN還有需求,結合產品的市場定位以及價格,也較為合理。

RT-AC53採用12V 1A的電源輸入,有一個獨立的電源開關,很人性化的設計,關閉路由器再也不用拔插座了,贊一個。復位鍵採用向內凹陷設計,路由器重定需要牙籤捅菊花,尤其是刷機的夜晚,捅來捅去較為蛋疼。

是不是缺了點什麼?

是的,RT-AC53並未設計USB介面,或許是產品定位、或是成本原因吧,想要外接U盤、移動硬體的同學就別想了,一直以來USB介面是華碩路由的一個標誌配置,我想說的是,使用率是一碼事、有沒有事另一碼事,沒有就多少有些遺憾了。

三、路由後臺管理

首次接入RT-AC53到家用網路,PC端會自動打開網頁進入路由器的管理介面,進入網路設置嚮導,按照嚮導僅需三步操作即可完成上網設定,即使不懂網路也可輕鬆搞定,小白用戶比較受用。

輸入寬頻網路帳號、密碼。

對路由器無線SSID、登錄密碼進行維護。

設置嚮導完成以後,即可進入路由器的管理主頁,介面結構上分為左右兩個區塊,左邊是功能表列位元,右邊是顯示內容,通過按一下功能表模組可以在內容欄裡顯示。

網路地圖

網路地圖顯示內容又分為左右兩個區域,左邊是互聯網狀態、以及無線安全等級、已連接終端數量,可以清楚的看到網路的連接狀態,路由器的無線情況,連接到網路上的使用者數量及設備,點擊相應模組可進入二階功能表進行操作;

右邊則是2.4G、5G網路和系統狀態顯示,可即時監控無線狀況、以及CPU和記憶體的佔用率,圖表+曲線顯示頗為直觀。

流量管理

互聯網、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分別以不同顏色曲線表示,一目了然。

家長監管

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網路盒子、超級電視生態資源越來越多,小孩子看起來動畫片沒個完,讓孩子養成一個定時定量的觀看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家長電腦控制程式可以根據孩子的時間合理安排網路的開通,比如根據日期、小時進行控制。

添加盒子、電視的mac位址進行設備控制。

精確控制,可以具體到每一天的每一個小時。

VPN虛擬私人網路

RT-AC53內置虛擬私人網路VPN伺服器,開啟之後,可以讓你在外地來訪問家力的網路內容,僅需要幾個簡單的步奏、以及VPN帳號密碼即可開啟,華碩提供了一個免費的DDNS供用戶選擇使用。

防火牆

網路安全猛於虎,防火牆對於網路的安全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華碩在這方面技術一直處於領先,設置介面友好上手簡單,沒什麼好說的,其次是關鍵字過濾、以及服務過濾,可對敏感詞彙進行遮罩,比如限制“黃色”、“遊戲”、“股票”等相關網站接入,或是直接通過網址對網頁進行遮罩,對網路流覽許可權進行管理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網頁引誘的惡意入侵。

系統管理

RT-AC53支援多種操作模式,比如無線路由模式、無線橋接模式、無線訪問點模式,以滿足不同需求,家庭使用的話一般都是第一種。在系統管理介面下可對路由系統進行設置,對固件進行升級等,默認設定即可,一般不需要對此進行更改。

系統記錄

非常實用、安全的一個功能,類似一個後臺即時log記錄,對登錄的使用者、進行的操作、接入的網路、接入的終端等,以時間為節點進行記錄,需要查詢時也比較方便,別的品牌很少由此功能,華碩的這個功能由來已久,筆者的第一台華碩路由WL500G已有此功能。

以上,僅對部分功能進行了介紹及體驗,這款路由器後臺還有很多未介紹的,比如埠轉發、訪客網路、遠端喚醒、網路診斷等等,篇幅關係就不一一介紹。總體來說,RT-AC53的後臺操作上手簡單,小白可進行嚮導設置即可,發燒友可對高級設置進行更改,但部分功能表內容嵌套層數有點多、雖然比較全面,但給人的感覺略微複雜,再一個視覺上缺少了點美感。

四、移動APP體驗:ASUS Router

發現很多同學不知道ASUS Router,吐槽此款399元的路由器居然沒有手機APP用戶端,這著實冤枉了華碩,ASUS Router是華碩的一款通用路由移動端APP,下面結合ASUS Router與RT-AC53進行介紹。

啟動APP,自動搜尋ASUS路由設備。

ASUS Router主介面,簡潔又不缺少動感元素。

中間的圓形介面動感十足,左右滑動可切換即時流量、用戶端連接數量、系統CPU記憶體佔用情況。

點擊“設備”可流覽已連接設備清單,可自動識別設備類別是移動設備、還是PC,並可對其進行限制、帶寬限速等。

無線網路狀態、以及使用的功能,圖示、配色都很漂亮,比PC端後臺美了不知道多少倍。

系統監控、流量統計。手機端CPU佔用率比PC後臺略為大一些,記憶體佔用基本無差異。

WIFI節能模式。

網路安全監測、網路診斷。

DNS設置,內置多個DNS伺服器可選。

相關外掛程式,攝像機和網路電臺的APP。USB介面都沒了,還想毛線的外掛程式。。。

手機關閉WIFI、使用4G網路遠端登陸ASUS Router未能找到RT-AC53,比較遺憾。

智慧時代,移動端開發是趨勢,華碩的ASUS Router還是比較全面的,可查看路由的即時流量、接入路由器的終端,還可進行一些複雜的設置,比如備份、DNS設置、安全見監測等。最大的感觸,就是介面比PC端後臺好太多了。

五、性能測試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對於無線路由器來講,無線信號能力越強,輻射越大,如何在輻射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覆蓋範圍廣、穩定的無線信號,是對路由器的最大考驗。

RT-AC53採用聯發科MT7620A+MT7610E晶片組合,搭載256M超大記憶體,三根5db的天線,支援AC雙頻(2.4/5G)無線網路,同時以2.4GHz和5GHz兩個頻段傳輸資料,可以實現最大750Mbps速度,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下它的實際表現如何。

測試環境示意圖

選取A、B、C、D、E五個具有代表性的測試點,路由器放置在A點,在B點、C點、D點、E點分別在手機和筆記本終端,使用軟體對測試點在2.4G、5G兩個頻段上進行信號測量,取得穩定值,測試前將無線狀態保持預設出廠狀態。

測試終端說明

測試軟體:WirelessMon專業版、WIFI分析儀

終端平臺(PC端):SONY Fit 11A

終端平臺(手機端):OPPO R9s

SSID:ASUS_98_2G、ASUS_98_5G

由於測試選取家庭應用場景,無線信號干擾較多,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測得的資料也會存在一定差異,測試所得資料僅供參考。

PC端無線性能測試

B點

C點

D點

E點

從PC端實際測得的資料來看,B點(-59dBm)、C點(-57dBm)兩點的信號都還不錯,相差也不大,D點(-71dBm)E點(-73dBm)點由於距離最遠,且中間隔離有牆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兩點的信號強度,總體來說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移動端無線性能測試

手機端2.4GHz頻段測試

B點

C點

D點

E點

在2.4G頻段上的表現不錯,B、C兩點的信號強度最強,D、E隔了兩堵牆,信號相對有所縮減,但信號波動較為平緩,此時連接路由器上網、網路視頻、網路遊戲基本無壓力,王者榮耀延遲約60ms左右。

手機端5GHz頻段測試

B點

C點

D點

E點

在5G頻段上,B、C點相對好一些,信號基本衰減至-63dBm~-67dBm,而D、E兩點隨著距離、隔牆的增加信號衰減較大,信號強度僅有-80dBm,信號波動性比2.4G頻段略大。

總結篇

對於華碩RT-AC53這款路由器,運行的穩定性首先是被值得肯定的,連續幾天的不間斷運行未出現過短線、斷網的現象,機身散熱也比較優秀,手感僅是溫熱;其次其棱角分明的造型、獨特的表面工藝處理,擺在書桌上能較好的融入;圖形化顯示介面的今天,華碩的PC後臺居然還是“大而全”,有些不太美觀,但移動端ASUS Router起到了較好的彌補作用。

最後來說下它的信號,筆者第一感覺是成也蕭何敗蕭何,SRRC低輻射安全認證就是把雙刃劍,既是該款路由的一大賣點,同時也限制了信號的發射功率,尤其是5G信號,有些差強人意,但為了全家人的身體健康,相信沒人會在乎這點差別吧。

華碩RT-AC53雙頻AC千兆無線路由器 ¥359 購買

首發于智能幫社區。

下部網格狀交錯設計,而又不顯得亂,表面採用拋光設計,手摸去凹凸不平,手感舒適,6顆狀態指示燈居中設計,從左到右分別是LAN1、LAN2、WAN、2.4GHz、5GHz,工作時會亮起藍色的LED燈光。

結構

結構上,RT-AC53採用上、下蓋鎖附結構,上寬下窄,屋簷狀的設計,底蓋呈錐形向中心收窄,視角效果會纖薄一些,有美感。

側面看上去,發現上蓋居然是一體成型設計,一整排的散熱孔貼著上蓋屋簷下麵,一字排開,如此設計可有效增加系統散熱的同時,屋簷也有效避免灰塵落入產品內部,增加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底蓋

產品底部同樣為PC+ABS材質,大面積的散熱開孔,增加系統散熱,居中是產品資訊名牌,四個分佈著四個腳墊,此外底部還設計有十字形狀牆壁掛靠介面,對於有此需求的同學來說,既美觀大方、又能增加信號強度、還能有效的增加散熱。

腳墊設計有橡膠支撐,大約1.5mm的高度,可增加底部的空氣流通量有助於散熱,又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產品的抓地力。

得益於RT-AC53良好的散熱工藝設計,產品實際運行過程中,手摸上蓋也僅有溫熱的感覺,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較好的保障。

介面

RT-AC53的後部是產品的三根天線、以及產品I/O區域,從左到右分別是電源插孔、電源開關、WPS按鍵、RESET重定鍵、WAN口、千兆LAN口x2。三根5db高增益天線分散固定,每一根均可進行180度旋轉,但不可拆卸,後期如果像更換6db、7db的天線就得拆機器了。

LAN呈黃色,WAN口呈藍色,顏色上好識別,2個LAN口設計基本可滿足一般家庭需求,現在移動設備多了、WIFI資訊發達,大部分可通過無線連接,除非臺式PC、以及家庭NAS對LAN還有需求,結合產品的市場定位以及價格,也較為合理。

RT-AC53採用12V 1A的電源輸入,有一個獨立的電源開關,很人性化的設計,關閉路由器再也不用拔插座了,贊一個。復位鍵採用向內凹陷設計,路由器重定需要牙籤捅菊花,尤其是刷機的夜晚,捅來捅去較為蛋疼。

是不是缺了點什麼?

是的,RT-AC53並未設計USB介面,或許是產品定位、或是成本原因吧,想要外接U盤、移動硬體的同學就別想了,一直以來USB介面是華碩路由的一個標誌配置,我想說的是,使用率是一碼事、有沒有事另一碼事,沒有就多少有些遺憾了。

三、路由後臺管理

首次接入RT-AC53到家用網路,PC端會自動打開網頁進入路由器的管理介面,進入網路設置嚮導,按照嚮導僅需三步操作即可完成上網設定,即使不懂網路也可輕鬆搞定,小白用戶比較受用。

輸入寬頻網路帳號、密碼。

對路由器無線SSID、登錄密碼進行維護。

設置嚮導完成以後,即可進入路由器的管理主頁,介面結構上分為左右兩個區塊,左邊是功能表列位元,右邊是顯示內容,通過按一下功能表模組可以在內容欄裡顯示。

網路地圖

網路地圖顯示內容又分為左右兩個區域,左邊是互聯網狀態、以及無線安全等級、已連接終端數量,可以清楚的看到網路的連接狀態,路由器的無線情況,連接到網路上的使用者數量及設備,點擊相應模組可進入二階功能表進行操作;

右邊則是2.4G、5G網路和系統狀態顯示,可即時監控無線狀況、以及CPU和記憶體的佔用率,圖表+曲線顯示頗為直觀。

流量管理

互聯網、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分別以不同顏色曲線表示,一目了然。

家長監管

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網路盒子、超級電視生態資源越來越多,小孩子看起來動畫片沒個完,讓孩子養成一個定時定量的觀看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家長電腦控制程式可以根據孩子的時間合理安排網路的開通,比如根據日期、小時進行控制。

添加盒子、電視的mac位址進行設備控制。

精確控制,可以具體到每一天的每一個小時。

VPN虛擬私人網路

RT-AC53內置虛擬私人網路VPN伺服器,開啟之後,可以讓你在外地來訪問家力的網路內容,僅需要幾個簡單的步奏、以及VPN帳號密碼即可開啟,華碩提供了一個免費的DDNS供用戶選擇使用。

防火牆

網路安全猛於虎,防火牆對於網路的安全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華碩在這方面技術一直處於領先,設置介面友好上手簡單,沒什麼好說的,其次是關鍵字過濾、以及服務過濾,可對敏感詞彙進行遮罩,比如限制“黃色”、“遊戲”、“股票”等相關網站接入,或是直接通過網址對網頁進行遮罩,對網路流覽許可權進行管理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網頁引誘的惡意入侵。

系統管理

RT-AC53支援多種操作模式,比如無線路由模式、無線橋接模式、無線訪問點模式,以滿足不同需求,家庭使用的話一般都是第一種。在系統管理介面下可對路由系統進行設置,對固件進行升級等,默認設定即可,一般不需要對此進行更改。

系統記錄

非常實用、安全的一個功能,類似一個後臺即時log記錄,對登錄的使用者、進行的操作、接入的網路、接入的終端等,以時間為節點進行記錄,需要查詢時也比較方便,別的品牌很少由此功能,華碩的這個功能由來已久,筆者的第一台華碩路由WL500G已有此功能。

以上,僅對部分功能進行了介紹及體驗,這款路由器後臺還有很多未介紹的,比如埠轉發、訪客網路、遠端喚醒、網路診斷等等,篇幅關係就不一一介紹。總體來說,RT-AC53的後臺操作上手簡單,小白可進行嚮導設置即可,發燒友可對高級設置進行更改,但部分功能表內容嵌套層數有點多、雖然比較全面,但給人的感覺略微複雜,再一個視覺上缺少了點美感。

四、移動APP體驗:ASUS Router

發現很多同學不知道ASUS Router,吐槽此款399元的路由器居然沒有手機APP用戶端,這著實冤枉了華碩,ASUS Router是華碩的一款通用路由移動端APP,下面結合ASUS Router與RT-AC53進行介紹。

啟動APP,自動搜尋ASUS路由設備。

ASUS Router主介面,簡潔又不缺少動感元素。

中間的圓形介面動感十足,左右滑動可切換即時流量、用戶端連接數量、系統CPU記憶體佔用情況。

點擊“設備”可流覽已連接設備清單,可自動識別設備類別是移動設備、還是PC,並可對其進行限制、帶寬限速等。

無線網路狀態、以及使用的功能,圖示、配色都很漂亮,比PC端後臺美了不知道多少倍。

系統監控、流量統計。手機端CPU佔用率比PC後臺略為大一些,記憶體佔用基本無差異。

WIFI節能模式。

網路安全監測、網路診斷。

DNS設置,內置多個DNS伺服器可選。

相關外掛程式,攝像機和網路電臺的APP。USB介面都沒了,還想毛線的外掛程式。。。

手機關閉WIFI、使用4G網路遠端登陸ASUS Router未能找到RT-AC53,比較遺憾。

智慧時代,移動端開發是趨勢,華碩的ASUS Router還是比較全面的,可查看路由的即時流量、接入路由器的終端,還可進行一些複雜的設置,比如備份、DNS設置、安全見監測等。最大的感觸,就是介面比PC端後臺好太多了。

五、性能測試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對於無線路由器來講,無線信號能力越強,輻射越大,如何在輻射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覆蓋範圍廣、穩定的無線信號,是對路由器的最大考驗。

RT-AC53採用聯發科MT7620A+MT7610E晶片組合,搭載256M超大記憶體,三根5db的天線,支援AC雙頻(2.4/5G)無線網路,同時以2.4GHz和5GHz兩個頻段傳輸資料,可以實現最大750Mbps速度,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下它的實際表現如何。

測試環境示意圖

選取A、B、C、D、E五個具有代表性的測試點,路由器放置在A點,在B點、C點、D點、E點分別在手機和筆記本終端,使用軟體對測試點在2.4G、5G兩個頻段上進行信號測量,取得穩定值,測試前將無線狀態保持預設出廠狀態。

測試終端說明

測試軟體:WirelessMon專業版、WIFI分析儀

終端平臺(PC端):SONY Fit 11A

終端平臺(手機端):OPPO R9s

SSID:ASUS_98_2G、ASUS_98_5G

由於測試選取家庭應用場景,無線信號干擾較多,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測得的資料也會存在一定差異,測試所得資料僅供參考。

PC端無線性能測試

B點

C點

D點

E點

從PC端實際測得的資料來看,B點(-59dBm)、C點(-57dBm)兩點的信號都還不錯,相差也不大,D點(-71dBm)E點(-73dBm)點由於距離最遠,且中間隔離有牆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兩點的信號強度,總體來說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移動端無線性能測試

手機端2.4GHz頻段測試

B點

C點

D點

E點

在2.4G頻段上的表現不錯,B、C兩點的信號強度最強,D、E隔了兩堵牆,信號相對有所縮減,但信號波動較為平緩,此時連接路由器上網、網路視頻、網路遊戲基本無壓力,王者榮耀延遲約60ms左右。

手機端5GHz頻段測試

B點

C點

D點

E點

在5G頻段上,B、C點相對好一些,信號基本衰減至-63dBm~-67dBm,而D、E兩點隨著距離、隔牆的增加信號衰減較大,信號強度僅有-80dBm,信號波動性比2.4G頻段略大。

總結篇

對於華碩RT-AC53這款路由器,運行的穩定性首先是被值得肯定的,連續幾天的不間斷運行未出現過短線、斷網的現象,機身散熱也比較優秀,手感僅是溫熱;其次其棱角分明的造型、獨特的表面工藝處理,擺在書桌上能較好的融入;圖形化顯示介面的今天,華碩的PC後臺居然還是“大而全”,有些不太美觀,但移動端ASUS Router起到了較好的彌補作用。

最後來說下它的信號,筆者第一感覺是成也蕭何敗蕭何,SRRC低輻射安全認證就是把雙刃劍,既是該款路由的一大賣點,同時也限制了信號的發射功率,尤其是5G信號,有些差強人意,但為了全家人的身體健康,相信沒人會在乎這點差別吧。

華碩RT-AC53雙頻AC千兆無線路由器 ¥359 購買

首發于智能幫社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