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 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發〔2017〕15號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司法部

印發《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

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國家安全廳(局)、司法廳(局), 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國家安全局、司法局:

2017年4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4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現予以印發, 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在執行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探索的新經驗、新做法, 請分別及時報告中央主管部門。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司法部

2017年6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司法部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為準確懲罰犯罪, 切實保障人權, 規範司法行為, 促進司法公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等規定, 結合司法實際, 制定如下規定。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 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 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 重調查研究, 不輕信口供。

第二條採取毆打、違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變相肉刑的惡劣手段,

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而違背意願作出的供述, 應當予以排除。

第三條採用以暴力或者嚴重損害本人及其近親屬合法權益等進行威脅的方法, 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而違背意願作出的供述, 應當予以排除。

第四條採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應當予以排除。

第五條採用刑訊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 之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該刑訊逼供行為影響而作出的與該供述相同的重複性供述, 應當一併排除, 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偵查期間, 根據控告、舉報或者自己發現等,

偵查機關確認或者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而更換偵查人員, 其他偵查人員再次訊問時告知訴訟權利和認罪的法律後果, 犯罪嫌疑人自願供述的;

(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和審判期間, 檢察人員、審判人員訊問時告知訴訟權利和認罪的法律後果,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供述的。

第六條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 應當予以排除。

第七條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式, 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 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 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二、偵查

第八條偵查機關應當依照法定程式開展偵查,

收集、調取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材料。

第九條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後, 應當按照法律規定送看守所羈押。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後, 訊問應當在看守所訊問室進行。 因客觀原因偵查機關在看守所訊問室以外的場所進行訊問的, 應當作出合理解釋。

第十條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 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影;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影。

偵查人員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對訊問過程錄音錄影, 並在訊問筆錄中寫明。

第十一條對訊問過程錄音錄影, 應當不間斷進行, 保持完整性, 不得選擇性地錄製,

不得剪接、刪改。

第十二條偵查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 應當依法製作訊問筆錄。 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 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 應當向他宣讀。 對訊問筆錄中有遺漏或者差錯等情形, 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

第十三條看守所應當對提訊進行登記, 寫明提訊單位、人員、事由、起止時間以及犯罪嫌疑人姓名等情況。

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 應當進行身體檢查。 檢查時, 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人員可以在場。 檢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有傷或者身體異常的, 看守所應當拍照或者錄影, 分別由送押人員、犯罪嫌疑人說明原因, 並在體檢記錄中寫明, 由送押人員、收押人員和犯罪嫌疑人簽字確認。

第十四條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排除非法證據。 對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調查核實。調查結論應當書面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對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偵查機關提出糾正意見。

偵查機關對審查認定的非法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對重大案件,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人員應當在偵查終結前詢問犯罪嫌疑人,核查是否存在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並同步錄音錄影。經核查,確有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第十五條對偵查終結的案件,偵查機關應當全面審查證明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證據材料,依法排除非法證據。排除非法證據後,證據不足的,不得移送審查起訴。

偵查機關發現辦案人員非法取證的,應當依法作出處理,並可另行指派偵查人員重新調查取證。

三、審查逮捕、審查起訴

第十六條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期間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告知其有權申請排除非法證據,並告知訴訟權利和認罪的法律後果。

第十七條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期間,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並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調查核實。調查結論應當書面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期間發現偵查人員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依法排除相關證據並提出糾正意見,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自行調查取證。

人民檢察院對審查認定的非法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得作為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提起公訴的根據。被排除的非法證據應當隨案移送,並寫明為依法排除的非法證據。

第十八條人民檢察院依法排除非法證據後,證據不足,不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不得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提起公訴。

對於人民檢察院排除有關證據導致對涉嫌的重要犯罪事實未予認定,從而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訴決定,或者對涉嫌的部分重要犯罪事實決定不起訴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可要求覆議、提請覆核。

四、辯護

第十九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提供法律援助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指派法律援助律師。

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對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代理申訴、控告。

第二十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應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第二十一條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複製訊問筆錄、提訊登記、採取強制措施或者偵查措施的法律文書等證據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複製上述證據材料。

第二十二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申請調取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但未提交的訊問錄音錄影、體檢記錄等證據材料,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調取的證據材料與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聯繫的,應當予以調取;認為與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沒有聯繫的,應當決定不予調取並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說明理由。

五、審判

第二十三條人民法院向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送達起訴書副本時,應當告知其有權申請排除非法證據。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提出,但在庭審期間發現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等情形除外。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審理前將申請書和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複製件送交人民檢察院。

第二十四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未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申請條件的,人民法院對申請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按照法律規定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召開庭前會議。人民檢察院應當通過出示有關證據材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人民法院可以核實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檢察院可以決定撤回有關證據,撤回的證據,沒有新的理由,不得在庭審中出示。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撤回排除非法證據的申請。撤回申請後,沒有新的線索或者材料,不得再次對有關證據提出排除申請。

第二十六條公訴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庭前會議中對證據收集是否合法未達成一致意見,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的,應當在庭審中進行調查;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沒有疑問,且沒有新的線索或者材料表明可能存在非法取證的,可以決定不再進行調查。

第二十七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人民法院通知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人民法院認為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確有必要通知上述人員出庭作證或者說明情況的,可以通知上述人員出庭。

第二十八條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後,法庭應當宣佈開庭審理前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及處理情況。

第二十九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未申請排除非法證據,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提出申請的,應當說明理由。

對前述情形,法庭經審查,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的,應當進行調查;沒有疑問的,應當駁回申請。

法庭駁回排除非法證據申請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沒有新的線索或者材料,以相同理由再次提出申請的,法庭不再審查。

第三十條庭審期間,法庭決定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調查的,應當先行當庭調查。但為防止庭審過分遲延,也可以在法庭調查結束前進行調查。

第三十一條 公訴人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可以出示訊問筆錄、提訊登記、體檢記錄、採取強制措施或者偵查措施的法律文書、偵查終結前對訊問合法性的核查材料等證據材料,有針對性地播放訊問錄音錄影,提請法庭通知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出示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並申請法庭播放特定時段的訊問錄音錄影。

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應當向法庭說明證據收集過程,並就相關情況接受發問。對發問方式不當或者內容與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無關的,法庭應當制止。

公訴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質證、辯論。

第三十二條法庭對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佈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可以通知公訴人、辯護人到場。

第三十三條 法庭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調查後,應當當庭作出是否排除有關證據的決定。必要時,可以宣佈休庭,由合議庭評議或者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再次開庭時宣佈決定。

在法庭作出是否排除有關證據的決定前,不得對有關證據宣讀、質證。

第三十四條 經法庭審理,確認存在本規定所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法庭根據相關線索或者材料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而人民檢察院未提供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不能排除存在本規定所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對依法予以排除的證據,不得宣讀、質證,不得作為判決的根據。

第三十五條人民法院排除非法證據後,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案件部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依法認定該部分事實。

第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結論,應當在裁判文書中寫明,並說明理由。

第三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等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參照上述規定。

第三十八條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抗訴、上訴,對第一審人民法院有關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結論提出異議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第一審程式中未申請排除非法證據,在第二審程式中提出申請的,應當說明理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

人民檢察院在第一審程式中未出示證據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第一審人民法院依法排除有關證據的,人民檢察院在第二審程式中不得出示之前未出示的證據,但在第一審程式後發現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調查,參照上述第一審程式的規定。

第四十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排除非法證據的申請未予審查,並以有關證據作為定案根據,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一審人民法院對依法應當排除的非法證據未予排除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排除非法證據。排除非法證據後,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四十一條審判監督程式、死刑覆核程式中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參照上述規定。

第四十二條本規定自2017年6月27日起施行。

(據新華社6月27日電)

對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調查核實。調查結論應當書面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對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偵查機關提出糾正意見。

偵查機關對審查認定的非法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對重大案件,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人員應當在偵查終結前詢問犯罪嫌疑人,核查是否存在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並同步錄音錄影。經核查,確有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第十五條對偵查終結的案件,偵查機關應當全面審查證明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證據材料,依法排除非法證據。排除非法證據後,證據不足的,不得移送審查起訴。

偵查機關發現辦案人員非法取證的,應當依法作出處理,並可另行指派偵查人員重新調查取證。

三、審查逮捕、審查起訴

第十六條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期間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告知其有權申請排除非法證據,並告知訴訟權利和認罪的法律後果。

第十七條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期間,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並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調查核實。調查結論應當書面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期間發現偵查人員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依法排除相關證據並提出糾正意見,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自行調查取證。

人民檢察院對審查認定的非法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得作為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提起公訴的根據。被排除的非法證據應當隨案移送,並寫明為依法排除的非法證據。

第十八條人民檢察院依法排除非法證據後,證據不足,不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不得批准或者決定逮捕、提起公訴。

對於人民檢察院排除有關證據導致對涉嫌的重要犯罪事實未予認定,從而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訴決定,或者對涉嫌的部分重要犯罪事實決定不起訴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可要求覆議、提請覆核。

四、辯護

第十九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請提供法律援助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指派法律援助律師。

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對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代理申訴、控告。

第二十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應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第二十一條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複製訊問筆錄、提訊登記、採取強制措施或者偵查措施的法律文書等證據材料。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複製上述證據材料。

第二十二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申請調取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但未提交的訊問錄音錄影、體檢記錄等證據材料,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調取的證據材料與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聯繫的,應當予以調取;認為與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沒有聯繫的,應當決定不予調取並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說明理由。

五、審判

第二十三條人民法院向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送達起訴書副本時,應當告知其有權申請排除非法證據。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提出,但在庭審期間發現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等情形除外。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審理前將申請書和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複製件送交人民檢察院。

第二十四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未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申請條件的,人民法院對申請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申請排除非法證據,按照法律規定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召開庭前會議。人民檢察院應當通過出示有關證據材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人民法院可以核實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檢察院可以決定撤回有關證據,撤回的證據,沒有新的理由,不得在庭審中出示。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撤回排除非法證據的申請。撤回申請後,沒有新的線索或者材料,不得再次對有關證據提出排除申請。

第二十六條公訴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庭前會議中對證據收集是否合法未達成一致意見,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的,應當在庭審中進行調查;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沒有疑問,且沒有新的線索或者材料表明可能存在非法取證的,可以決定不再進行調查。

第二十七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人民法院通知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人民法院認為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確有必要通知上述人員出庭作證或者說明情況的,可以通知上述人員出庭。

第二十八條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後,法庭應當宣佈開庭審理前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及處理情況。

第二十九條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未申請排除非法證據,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提出申請的,應當說明理由。

對前述情形,法庭經審查,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的,應當進行調查;沒有疑問的,應當駁回申請。

法庭駁回排除非法證據申請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沒有新的線索或者材料,以相同理由再次提出申請的,法庭不再審查。

第三十條庭審期間,法庭決定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調查的,應當先行當庭調查。但為防止庭審過分遲延,也可以在法庭調查結束前進行調查。

第三十一條 公訴人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可以出示訊問筆錄、提訊登記、體檢記錄、採取強制措施或者偵查措施的法律文書、偵查終結前對訊問合法性的核查材料等證據材料,有針對性地播放訊問錄音錄影,提請法庭通知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出示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並申請法庭播放特定時段的訊問錄音錄影。

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應當向法庭說明證據收集過程,並就相關情況接受發問。對發問方式不當或者內容與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無關的,法庭應當制止。

公訴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質證、辯論。

第三十二條法庭對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佈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可以通知公訴人、辯護人到場。

第三十三條 法庭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調查後,應當當庭作出是否排除有關證據的決定。必要時,可以宣佈休庭,由合議庭評議或者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再次開庭時宣佈決定。

在法庭作出是否排除有關證據的決定前,不得對有關證據宣讀、質證。

第三十四條 經法庭審理,確認存在本規定所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法庭根據相關線索或者材料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有疑問,而人民檢察院未提供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不能排除存在本規定所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對依法予以排除的證據,不得宣讀、質證,不得作為判決的根據。

第三十五條人民法院排除非法證據後,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案件部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依法認定該部分事實。

第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結論,應當在裁判文書中寫明,並說明理由。

第三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等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參照上述規定。

第三十八條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抗訴、上訴,對第一審人民法院有關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結論提出異議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第一審程式中未申請排除非法證據,在第二審程式中提出申請的,應當說明理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

人民檢察院在第一審程式中未出示證據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第一審人民法院依法排除有關證據的,人民檢察院在第二審程式中不得出示之前未出示的證據,但在第一審程式後發現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調查,參照上述第一審程式的規定。

第四十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排除非法證據的申請未予審查,並以有關證據作為定案根據,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一審人民法院對依法應當排除的非法證據未予排除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排除非法證據。排除非法證據後,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四十一條審判監督程式、死刑覆核程式中對證據收集合法性的審查、調查,參照上述規定。

第四十二條本規定自2017年6月27日起施行。

(據新華社6月27日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