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復興號”首發!聽中車首席專家講述我國高鐵創新發展歷程

6月25日,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為“復興號”, 今天在京滬高鐵首發。 為此, “科協改革進行時”日前走進中車長客股份公司, 採訪中車首席專家鄧海, 聽他講述了我國高鐵的創新發展歷程。

如今的中車長客股份, 已成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的亮麗名片, 更是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的一面鮮豔旗幟。 從吉林工業大學畢業後, 鄧海已經在這裡工作了將近20個年頭, 參與了我國高鐵發展的許多重要時刻。

“我應該是從2002年開始跟動車組打交道, 那時候跟著師傅設計‘中華之星’。 ”鄧海介紹說, 很多人認為中國高速鐵路起源於2004年以來的技術引進, 其實第一條高鐵是1999年開工的秦沈客專, 而中國最早的動車組是東風型摩托動車組, 1958年由四方機車廠製造。

2002年11月27日, 2動3拖的短編組“中華之星”在秦沈客專進行高速試驗,

其最高速度創造了當時的“中國鐵路第一速”——321.5公里, 轟動一時。 這個紀錄直到2008年4月24日, 才由和諧號CRH2C型動車組打破。

如今, 作為中車長客高鐵技術平臺負責人的鄧海, 先後擔任過CRH380BL動車組專案車型主管、CRH380CL動車組項目設計經理, 現任中國標準動車組CR400BF的設計經理。 其中, 中國標準動車組專案將是中國高鐵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專案。

目前,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有“CR400AF”和“CR400BF”兩種型號。 據介紹, CR400BF實現了不同動車組互聯互通, 及九大關鍵和十大配套等核心技術的軟、硬體的自主化, 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為中國裝備製造“走出去”打下堅實基礎。

“僅在車頭的選擇上, 我們就做了45個方案!”採訪中瞭解到, 通過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多次評審, 中車長客最終選定的車頭頭型, 試驗資料顯示各項技術指標均表現優異, 氣動阻力較目前最先進的動車組CRH380B降低了6%。

在確定車輛輪廓的過程中, 大家有一個共識:輪廓要大斷面, 客室空間要寬敞, 給乘客最舒適的乘車體驗!但是,

車寬敞了, 穩定性卻成了問題。 鐵總要求, 風速低於每秒15米時, 要保持車輛正常運行。

為此, 鄧海帶領研發團隊對動車組做了大量優化設計:車頂採取平順化設計, 空調都是封閉的, 受電弓安裝、高壓設備都做了特殊處理;兩車連接處採用全包外風擋, 底部結構採用導流設計;還依據特殊環境, 增加了防霧霾設計。

“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國鐵路總公司企業標準等技術標準, 是‘復興號’最突出的特點。 ”據鄧海介紹, “復興號”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路等關鍵技術都是中國自主研發, 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對此, 鄧海及其團隊功不可沒:牽頭完成車體輪廓和斷面、平面佈置、設備佈置等設計方案,

形成車輛總成設計方案;牽頭承擔長客股份與四方股份中國標準動車組部件統型工作, 實現11大系統96個部件的統型工作;牽頭主持減振降噪工作。 2014年3月至12月間, 為確保設計方案、設計圖紙、技術條件等文檔均按期歸檔, 鄧海及其團隊連續加班1323小時。

“復興號”2012年開始研發, 2014年完成方案設計, 2015年下線, 實驗時速破400公里。 據官方資料顯示, 其主要結構部件能承受設計壽命30年、運行里程1500萬公里的最高等級考核, 整車運行里程能承受60萬公里的考核, 比歐洲足足多了20萬公里。

回顧歷史,中國在解放初期都還沒有自己的機車,而如今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和地區,都運行著中國的機車產品。從“解放”型、“建設”型蒸汽機車,到“東風”型內燃機車到“韶山”型電力機車,再到“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每個名字中都凝聚著中國人對國家的感情和期待。

最讓鄧海感到激動的是,從無到有,從引進吸收到創新發展,中國高鐵建設以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發展為依託,憑藉在工程建造、裝備製造、系統集成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正成為展示改革發展新成果的“國家名片”。

採訪中,對於中國高鐵的未來,鄧海充滿期待:“復興號”系列動車組的成功研製和投入運用,將對促進中國高鐵可持續發展,全面系統掌握高鐵核心技術,加快中國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溫遠灝)

回顧歷史,中國在解放初期都還沒有自己的機車,而如今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和地區,都運行著中國的機車產品。從“解放”型、“建設”型蒸汽機車,到“東風”型內燃機車到“韶山”型電力機車,再到“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每個名字中都凝聚著中國人對國家的感情和期待。

最讓鄧海感到激動的是,從無到有,從引進吸收到創新發展,中國高鐵建設以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發展為依託,憑藉在工程建造、裝備製造、系統集成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正成為展示改革發展新成果的“國家名片”。

採訪中,對於中國高鐵的未來,鄧海充滿期待:“復興號”系列動車組的成功研製和投入運用,將對促進中國高鐵可持續發展,全面系統掌握高鐵核心技術,加快中國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溫遠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