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6:23:00 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

遙感技術將廣泛應用交通運輸領域 16:23:00 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喬雪峰) 農村公路核查,它讓每條路纖毫畢現;災害應急決策,雖隔千里如在眼前;監測大橋形變,毫米位移盡收眼底……遙感衛星,業內俗稱為“天眼”,平時看似遙遠的高科技,如今已經來到你我身邊,正在融入交通運輸行業各個領域。

3月3日,交通運輸部軍民融合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會議要求,要推進交通運輸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發展邁進。

“遙感是軍民兩用技術,通過軍民融合示範項目的牽引,現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領域,特別是精准化交通扶貧、計畫執行情況評估、建設監管和災害應急等方面,是“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抓手,是交通運輸行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交通運輸軍民深度融合的直接體現。

”中國交通通信資訊中心(簡稱通信資訊中心)主任曹德勝表示。

“天眼”助力交通精准扶貧

“湖南的扶貧地區大多是地形複雜的山區,核查、統計這些地區的道路通達情況一直是我們的短板,有了衛星遙感技術,這塊短板補上了。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舒行鋼告訴記者,技術創新應用帶動了農村公路和交通扶貧的管理、機制創新,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生動地詮釋了什麼是“智慧交通”。 農村公路建好後的安全運營,依然需要衛星遙感技術支援,所以下一步,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將根據需求,繼續發現和挖掘衛星遙感技術在公路養護、運營方面的功能。

據介紹,“十三五”期,通信資訊中心將配合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進一步完善高解析度衛星遙感資料獲取和更新保障機制,研發相關核心技術,實現對農村公路的規劃、計畫審批及建管養全過程監管等功能。

同時,湖南還將研究完善遙感核查系統與相關業務系統的整合,確保關鍵資料的準確性,實現資訊資料定期更新。 湖南還計畫通過建立公路基礎資料獲取和更新的創新機制,進一步推動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及三維地形建模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層次應用。

“千里眼”勘察災情

每當災害發生,人們最關心的是受災地區的情況如何,道路是否通暢,保障救災物資和受災群眾的運輸與轉移,遙感技術可以第一時間讓這些疑問得到解答。

據介紹,通過遙感技術生成的有關災害專題資訊、救援前線輔助資訊,可為領導指揮提供決策支援。 通信資訊中心在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以及甘肅定西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中利用遙感技術開展了相關交通應急監測工作。

2016年8月初,通信中心應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要求,先後開展了河北省、湖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基於遙感技術的重點道路災毀評估工作。 其中在河北省道路水毀調查方面,形成了6類災毀調查結果、24份專題成果和1套公路水毀影像特徵庫。

在湖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道路水毀調查與核查方面,監測了18條國省幹線,對46個災毀路段的位置、規模、類型等進行調查與分析,經交通運輸部公路水毀調研組現場比對,結果真實可靠。

利用遙感技術還可一次性對近千平方公里範圍內的交通基礎設施進行形變監測,精度可達到毫米級,能有效監測公路、鐵路、高邊坡、橋涵、隧道等變化狀態,分析變化趨勢,實現災害預警,為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援。

多技術融合 提供多元化服務

據瞭解,交通運輸部將高分遙感應用示範作為“十三五”重點工作進行推動,目前正在開展行業應用的全域規劃和頂層設計,指導相關標準和技術研究。

通信資訊中心正在開展農村公路調查與核查等10多個標準研究工作,力爭通過標準規範技術使用規程,引導行業用戶逐步接受認可遙感技術手段。

同時,交通遙感示範應用範圍和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 “十三五”期間,將繼續擴大應用範圍,開展中央投資資金執行效率評估、災害監測和路網資料動態更新等遙感應用,並積極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選擇“一帶一路”戰略通道和沿邊大通道開展遙感應用。

“多技術的融合,是今後交通遙感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 ”通信資訊中心遙感創新團隊負責人羅倫介紹,遙感技術與衛星導航技術、BIM(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的融合,可滿足用戶對於交通基礎設施大範圍、精細化的即時動態監測管理需求,大幅提升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服務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