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李沛帥:傳唱“後池百老”之歌,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年前, 涉縣後牧牛池(簡稱“後池”)的100多位留守老人硬是憑著自己的雙手劈山開路、鑿石壘堰, 用3個多月時間釺鑿錘擊修出6100米的“愚公路”, 唱響了盪氣迴腸的“脫貧志氣歌”。 如今, 後池老人們又為旅遊興村忙碌著, 讓這條路一路延伸, 越走越寬, 越走越美……(6月23日 河北日報)

脫貧攻堅, 是十八大以來党號召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協力, 扎實推進的重要工作。 這過程中有困難, 有收穫, 亦有感動。 後牧牛池村的脫貧歷程, 背後因有了百余位老人無私奉獻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而顯得尤為珍貴, 也為各地的脫貧工作提供了精神力量和寶貴經驗。

“寶劍鋒自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貧困地區的群眾若不轉變思想觀念、鼓足“幹勁兒”, 靠“補助”度日, 想要擺脫貧窮落後談何容易。 脫貧攻堅, 貴在主動出擊。 貧困地區群眾只有憑藉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團結一致的力量, 不畏艱難險阻, 克服重重障礙, 才能拼出一條共同致富的出路, 重拾地區因貧瘠落後而失去的生機與活力。

有的放矢, 方能“精准”發力。 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需要針對性強的“智慧錦囊”, 來指明發展道路。 政府為貧困地區群眾派遣技術人員指導, 説明群眾充分認識本地環境, 從而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是“扶智”的重要途徑。 通過產業扶貧, 説明地區形成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 為地區發展提供了源源動力。

變“輸血”為“造血”的扶貧方式, 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有了掌握發展“秘笈”的底氣, 也讓地區發展更加健康持久。

“老當益壯, 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志。 ”“後池百老”在保持堅定信念及昂揚鬥志的同時, 還在不斷探索發展新模式, 為子孫後代謀福利。 這種精神同樣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和發揚。 學習這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 多實際考察幫扶地區, 多為群眾探索致富的好出路, 啃下貧困這塊“硬骨頭”。 也只有“扶起”群眾的“志氣”, “扶出”群眾的“智慧”, 才能“扶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讓群眾真正享受到脫貧攻堅帶來的成果,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磚添瓦。

“只要有信心, 黃土變成金。 ”“後池百老”之歌唱響的是敢想敢幹的勇氣和魄力,

凝聚的是廣大幹部群眾的信心和力量, 讓脫貧攻堅這場戰役打得更加精彩漂亮, 也為後人發展建設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