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利用人的潛意識,行銷商品、行銷自己

如果你是商家、創業者,

這些知識可以幫你製造消費衝動, 實現行銷目標;

即使是普通人,

也能幫助你更好地行銷自己, 從求職到求助,

打造品牌, 提高身價。

整理出以下幾個要點, 相信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1. 76秒衝動視窗

有研究表明:

一個人的購買衝動, 只會持續76秒, 如果在這段時間內不能完成購買, 衝動就會消失。

你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時間視窗, 壓縮購買流程, 説明顧客完成下單動作。

你也可以嘗試用這個時間視窗, 向他人表達觀點, 或是在求職中推銷自己。

2. 亮度的“閾下意識”

我們每個人的感覺都有一個“閾值”。 以視覺為例, 亮度低於“閾值”, 肉眼就無法看見。

但在“閾下”, 我們的潛意識仍然可以察覺, 稱為“閾下意識”, 並且影響我們的判斷。

聰明的商家會合理利用這點, 比如, 樂之餅乾的包裝圖案隱藏著“SEX”的字樣, 從潛意識層面促進顧客購買。

3. 時間的“閾下意識”

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 同樣擁有“閾下意識”。

一幅畫面, 如果在我們眼前閃爍的時間很短, 肉眼無法看見, 但“閾下意識”可以感知。

比如, 如果你希望你的產品能傳遞“關愛”的感覺, 就可以在廣告片的空隙處加入淺淺的“LOVE”字樣。

4. “情緒啟動效應”

“我們先行產生一種情緒後, 後面的行為也容易蒙上同樣的情緒色彩。 ”

因此, 你可以在行銷時先進行情緒渲染, 給顧客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同樣, 當你與別人交流時, 也可以先進行必要的情緒鋪墊, 這樣別人會更樂意接受你的觀點。

5. “蔡格尼克”效應

意思是說, “人有一種完成完整加工的本能”, 也就是說我們趨向於把碎片自動拼合。

“蔡格尼克”效應可以與“閾下意識”捆綁打組合拳:

比如, 在“閾下”印上嘴唇的圖形,

“閾上”用語言暗示, 假設是“吃爆米花”, 那麼看的人就會自動把資訊補全:你家的爆米花吃起來很可口。

以上只是利用管理心理學知識, 進行行銷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並不是全部。

不論是行銷產品, 還是行銷自己, 首先要瞭解人的行為機制, 這也是管理組織、自我管理的前提。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