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國平應邀為“林同棪國際大講堂”授課

6月16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浙江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杭州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導師王國平應邀赴林同棪國際集團中國公司調研,並為“林同棪國際大講堂”授課。 林同棪國際集團中國公司董事長鄧文中院士,重慶市大渡口區、銅梁區、城鄉建設委員會、規劃局等城區部門,以及城市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公共住房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西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市屬企業負責同志近200人參加報告會。

報告由林同棪國際集團中國公司總裁楊進主持。

在報告會上,王國平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新常態下城市發輾轉型、城市化發展品質提升的重要時期。 要使城鎮化真正成為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經濟增長發動機”,關鍵在於做到“十個堅持”:即堅持“一個主體形態、兩輪驅動發展、三大效益統一、實現四化同步、統籌五大規劃、突出六高方針、推進環境立市、發展樓宇經濟、強化城市治理、提升生活品質”。

王國平強調,堅持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重慶要處理好“自轉”與“公轉”的關係。 “自轉”是內因、是基礎,“公轉”是外因、是保障。 所謂“自轉”,是指以構建重慶全域“1小時交通圈”為載體,形成“一區兩群”城鎮發展格局,加快構築城鄉區域統籌發展的多層次、多節點、開放型的網路化格局。

所謂“公轉”,是指重慶要通過規劃共繪、設施共聯、市場共構、產業共興、品牌共推、環境共建、土地共謀、社會共用、機制共創,深化與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合作交流,主動參與構建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務實推進與四川省合作構建成渝經濟區和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制,加強與周邊其他省(區、市)聯動,走出符合重慶特點、具有重慶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王國平認為,進入21世紀,在以傳統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汽(電)車站、地鐵站、輕軌站等)為導向的TOD模式基礎上,開始出現向以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節點、高鐵站等高速交通為導向的新型TOD模式(大TOD模式)。

重慶要充分利用TOD模式的集聚效應,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優化佈局,一攬子研究並解決高鐵線、高鐵站、高鐵樞紐、高鐵組團、高鐵經濟、高鐵時代等6個方面的問題。

王國平指出,產業發展與城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呈現趨同性。 只有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城鎮發展方式轉變緊密結合起來,以城鎮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才能突破兩者各自面臨的瓶頸。 重慶要堅持兩輪驅動發展,就要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突出的交通區位優勢,圍繞建設“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核心,不斷擴大經濟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成為帶動中西部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在重慶新型城鎮化2.0推進過程中, 要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水準、中國特色,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把握好戰略定位、空間格局、要素配置。 特別是要以空間規劃為龍頭,整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形成五大規劃相互支撐、相互牽制、相互融合的格局。 要著眼於今後15年的發展趨勢,按照建設“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創新中心和內陸開放高地”的思路和標準,來設計、編制重要功能區的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城市設計等,實現“產”與“城”的高度融合。

楊進總裁在主持報告會時說,王國平理事長長期從事城市管理和研究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理論積澱深厚。

報告立意高、站位高,既從城鎮化規律的角度提出了對新常態下城市發展新特點、新問題的獨到見解,又從歷史的、科技的發展高度提出了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新理念、新思路,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指導性。 希望今後能與杭州城研中心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為打造新型城鎮化2.0作出貢獻。

下午,鄧文中院士、楊進總裁陪同王國平一行參觀了林同棪國際集團中國公司,雙方圍繞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