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恩來與“兩彈一星”

《黨史文匯》曾刊發胡新民署名文章《今日中國與周恩來的願望》,其中提到周恩來總理親自指揮“兩彈一星”研製,在他的高效組織指揮下,生產科研和建設中的100多個重大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現將原文摘編如下:

“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在回憶研製“兩彈一星”的艱苦歷程時說:“100多年來外虜侵略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心中結下了太深的國防情結,過去那個有國無防的中國給中國人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憶。 執政後的中國共產黨人深深懂得,若不想叫那樣的歷史重演,就不能只打造自家的圍欄,而必須掌握具有威懾力的戰略武器,並且越早越好,因為沒有人會等你填飽肚子後再來打你”。

他還說:“我想,對這一點體會最深刻的莫過於毛澤東了,所以毛澤東才深有感觸地說出這樣的話:實踐證明原子彈還是要有一點的,有一點就比一點沒有好!”

而最能理解毛澤東的也莫過於周恩來了。 196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下達了加快原子彈研製的《關於成立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中央專委由周恩來總理、7位副總理和7位部長組成,周任主任。 在他的高效組織指揮下,生產科研和建設中的100多個重大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1964年9月16至17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九次會議,根據對國際形勢的估計,提出早試和晚試兩個方案。 會後,報請毛澤東批准。

毛澤東說:原子彈是嚇人的,不一定用。 既然是嚇人,就早試。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終於在10月16日實驗成功。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周恩來指示氫彈研製要加快。 1967年5月9日,他主持召開第十八次專委會,全面審查了氫彈試驗的準備工作。 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中國人民和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再一次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在國際上又引起巨大反響。 國際輿論認為“這是中國核武器發展中的一個質的飛躍”,公認中國已進入核先進國家行列。

“兩彈一星”,惠澤中華。 在改革開放30多年後,88歲的“氫彈之父”于敏獲得了2014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還是在人民大會堂,習近平於2015年1月9日親自為於敏頒獎。 歷史證明,如果沒有當年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沒有周恩來的親自組織指揮,沒有以于敏為代表的那代人的偉大付出,我們的改革開放歷史還不知道會怎樣書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