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H7N9流感危重孕產婦康復出院

6月19日下午, 歷經生死劫難的小珍(化名)終於出院了。 小珍的丈夫和母親手捧鮮花和錦旗, 感謝地壇醫院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

兩個多月來, 這位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正是醫護人員的日夜守護和她家人的不離不棄, 才讓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鴿子”惹來大麻煩

兩個多月前, 36歲的小珍已經懷孕5個月了, 閒暇中她不經意間走進了自由市場, “咕、咕、咕、咕”鴿子的叫聲讓她駐足。 就是這次閒逛讓她惹禍上身。 幾天之後, 小珍開始高熱、咳嗽, 輾轉多家醫院診治, 病情逐漸加重, 她開始咯血水樣痰, 並且出現呼吸困難。 她被初步診斷為甲型H7N9流感、急性呼吸衰竭, 緊急氣管插管和呼吸機治療一天, 但氧合狀況仍不能改善, 生命垂危, 需要轉院救治。

生命垂危時來“地壇”

小珍被緊急轉到地壇醫院ICU。 當夜接診醫生是蒲琳副主任醫師, 她發現小珍全身紫紺、休克、急性腎功能不全, 在呼吸機支持下血氧飽和度才30%-40%, 這是H7N9流感肺炎引起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蒲琳一刻都不敢離開病房, 和同事們投入搶救。 血管活性藥物升壓, 進行肺複張和提高呼吸末正壓, 但血氧飽和度緩慢上升至60%左右, 就再也不見起色。

蒲大夫意識到小珍情況危急, 如果不儘快上體外膜氧合支持(ECMO), 恐怕患者很難堅持到天亮。

緊急啟用ECMO 首度闖關成功

淩晨1:00睡意正濃的病房主任劉景院接到病房的緊急電話, 劉景院做了指示後, 撂下電話便沖進夜幕。 蒲琳大夫、尹甯甯大夫和值班護士們一邊竭力想法設法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

一邊準備ECMO(體外生命支援)設備和預沖管路。

匆匆趕到的劉景院來到病房後, 立即同蒲琳、尹甯甯一起為患者創建EMCO通路。 暗紅色的血液從患者的股靜脈引出, 經過ECMO氧合器後瞬間變成鮮紅, 源源不斷地流入患者的頸內靜脈, 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開始迅速升到98%, 口唇和皮膚逐漸紅潤起來, 心率改善, 血壓逐漸穩定。

此時, 東方初現的晨曦並不能讓一夜忙碌的的醫護人員感到一絲歡喜, 而患者尿管中黃色清亮的尿液流出, 卻讓他們興奮不已。 “看來小珍闖過了第一關!”

團隊作戰, 助力闖關

第二天一大早, 醫院就組織感染科、婦產科、呼吸科進行會診, 發揮團隊的力量。 每天小珍的名字被不斷提起,

來自各路的“神仙”在每一個關鍵點都會和ICU的醫生進行討論和指導。 作為重症醫學科專家和一院之長的李昂不僅在協調組織醫療資源上作出指示, 並對具體救治措施、用藥給出意見;王融冰老主任帶著張偉大夫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 為小珍辯證施治;小珍需要緊急CT, 放射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 謝汝明主任親自現場指揮並當場給出精確診斷;小珍必須終止妊娠, 婦產科劉軍主任值守在床旁, 防止產後大出血發生;醫務處、護理部、院感處、醫學工程處和輸血科都為小珍的救治提供保障。 小珍經歷了17天ECMO支持、50天的呼吸機支持, 先後闖過了出血關、繼發感染關、分娩關、嚴重肝損傷關, 每一關都可以稱得上是“鬼門關”, 而這道道難關始終如一與小珍並肩作戰的當屬ICU的醫生和護士們。

地壇醫院ICU自2009年開展ECMO救治急性呼吸衰竭以來,技術逐漸走向成熟。2017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為5名危重H7N9流感實施ECMO救治,3名患者已經成功脫離ECMO。

祝小珍大難之後有大福!祝北京地壇醫院ICU發展壯大!

北京地壇醫院

而這道道難關始終如一與小珍並肩作戰的當屬ICU的醫生和護士們。

地壇醫院ICU自2009年開展ECMO救治急性呼吸衰竭以來,技術逐漸走向成熟。2017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為5名危重H7N9流感實施ECMO救治,3名患者已經成功脫離ECMO。

祝小珍大難之後有大福!祝北京地壇醫院ICU發展壯大!

北京地壇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