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白領“過勞肥”,到底跟什麼有關

“每天從早忙到晚, 累得夠嗆, 本以為會變瘦, 結果體重反而一路飆升。 ”這是在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白領王晶的吐槽。 不過, 這是許多白領職場生活的一個縮影。 日前, 某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佈了一組白領健康資料。 在隨機調查的數千名白領中, 超過六成的白領認為自己“過勞肥”。 (見6月26日《北京晨報》)

在食物匱乏時代, 由於勞動所消耗的能量得不到有效補充, 入不敷出導致勞動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式的消瘦;物質充裕的時代, 情況恰恰相反, 越累越肥, “過勞肥”反而成為一個問題。

置於經濟水準提高、物質生活豐富導致人口肥胖率上升的大背景,

“過勞肥”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側影。 據6月12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篇研究報告顯示, 與1980年相比, 73個國家的人口肥胖率已經翻倍。 中國雖不是肥胖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 但由於人口基數較大, 已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另外一個研究課題通過對比1992年至2012年的全國營養調查資料發現, 在這20年間, 我國居民超重率增加了將近3倍, 肥胖率增加了將近4倍。 從收入與食物關係來看, 職場白領收入較高, 獲得高熱量物質的機會也較多, 肥胖率也相對較高。

從職業特點來看, “過勞肥”又有一定特殊性。 譬如, 職場白領壓力過大——長期壓力過大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水準升高, 從而使人對食物產生一種強烈而又莫名的渴望,

容易暴飲暴食;缺乏運動——運動有利於能量的消耗轉化, 還會直接影響身體的基礎代謝水準, 久坐不動, 能量消耗不足, 脂肪容易囤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人自身情緒調節的能力較差, 會讓人產生通過吃東西來發洩的意願, 使體重在不知不覺中升高;飲食不規律——很多上班族都有飲食不規律的問題, 比如早上不吃早餐, 隨便打發了事, 晚餐參加應酬則大吃大喝。 有的晚上加班之後還呼朋引伴吃夜宵, 鬧到半夜才睡覺。

由成因可見, “過勞肥”一半是職業所致, 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久坐不動等等都與工作有關。 因此, 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將“過勞肥”作為一種“職業病”進行干預, 是有一定道理的。

對此, 用人單位當重視“過勞肥”現象。 譬如, 時間上, 給職工預留一定的健身時間, 而不是除了工作還是工作;設施上, 適當增加一些體育、娛樂、休閒設施, 讓職工足不出戶可以進行健身、娛樂、放鬆;活動上, 通過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 鼓勵職工參加, 形成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管理上, 提供“事前預防型”的健康管理服務, 比如建立健康檔案、提供身心健康諮詢等等。

“過勞肥”另一半成因則與個人“任性”相關, 一些白領因為上班辛苦, 所以對自己放鬆要求, 甚至自我放縱。 以飲食為例, 許多白領晚上加完班之後吃夜宵, 就是一個導致惡性循環的壞習慣。 一方面, 除了對腸胃不利, 過剩營養還容易變成脂肪存儲體內;另一方面,

熬夜導致睡眠不足, 加劇“過勞肥”。 所以, 白領更應注重脂肪管理, 以更積極的姿態控制體重, 不讓“過勞肥”纏上自己。 比如, 對付工作壓力, 不妨用文體活動、與人交流等途徑來減壓, 而不是寄情於食物;對付久坐不動, 要有運動意識, 養成健身習慣。 比如, 工作時不要久坐不動, 每隔一段時間站起來活動一會兒;選擇一種可以長期堅持的運動項目, 每天堅持一定時間;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 譬如選擇爬樓梯而不坐電梯、騎共用自行車而不開私家車等等。

胖未必是病, 但胖起來可真要命。 對“過勞肥”, 當儘早採取干預措施, 讓職場白領養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的健康生活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