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4點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知道這3點可救命!

相信大家經常可以聽到某某某突然去世的消息。 感覺之前還很健康的一個人, 轉眼竟成了永別。 這部分人中大多數是因為急性心肌梗死而去世的。 曾有一句話來形容此病的兇險:“時間就是心肌, 時間就是生命”。 可見時間的爭取對於這個病來說有多麼重要。 小編的一個鄰居就是因為心梗去世了, 過程很短, 時間很快。 所以大家一定要瞭解心梗來臨前夕有什麼“暴風雨”!

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前往往都有徵兆, 主要表現為胸悶或胸痛較之前加重, 或起病前1~2周出現新發生的心絞痛。 心絞痛的特點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 可伴有其他症狀, 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 也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部位。 多在勞動或情緒激動時發生, 每次發作持續3~5分鐘, 可數日一次, 也可一日數次。 休息或用硝酸酯類製劑後症狀可以消失。

下列情況出現時, 應高度懷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1. 運動量較前減少

原來就有穩定型或是初發心絞痛的患者, 運動耐量突然下降, 稍作勞作就深感疲勞、乏力。

2. 心絞痛發作頻率增加

心絞痛發作的次數較以前增多, 頻率增加, 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增加。 或沒有明顯的誘因而發作, 或以往服用硝酸甘油的劑量, 再次服用變為無效, 無法緩解。

3. 出現新的症狀

當心絞痛發作時, 出現一些新的表現, 比如噁心、嘔吐、出汗, 疼痛放射到新的部位, 不再局限于左肩, 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

4. 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可出現新的變化, 比如T波高聳、T波倒置加深、ST段一過性明顯抬高或壓低等。

這些先兆症狀對及時發現、診斷心肌梗死及早期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醫學上診斷患者為心肌梗死一般有以下依據:有典型的臨床表現, 如胸痛或胸部不適持續較長時間, 常大於30分鐘;特徵性的心電圖改變。 心電圖呈急性心肌梗死樣改變, 比如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出現寬而深的Q波和T波倒置;實驗室檢查可發現心肌酶及肌鈣蛋白升高。 心肌酶及肌鈣蛋白檢查對判斷心肌梗死有一定的價值。

“時間就是心肌, 時間就是生命”。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 早期的識別與症狀發生後的處理都是治療的關鍵。 在症狀發生後, 為減少患者的時間耽擱, 應採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

因為在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有50%死於症狀出現後的1小時,而多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後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尚未到達醫院,相當一部分患者超過了12小時。超過12小時後,多數患者已喪失進行“再灌注”治療(如溶栓和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時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狀發生後應怎樣處理?

1.有心臟病史的患者,在外出時,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和寫有自己姓名、家庭住址、聯繫電話及既往病史的卡片。症狀出現後,及時服用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2.及時與當地的急救中心或心臟中心聯繫,或求助他人,由他人儘快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3.患者身邊應常備一份基礎(發病前做過的)心電圖,以利於醫生診斷。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因為在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有50%死於症狀出現後的1小時,而多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後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尚未到達醫院,相當一部分患者超過了12小時。超過12小時後,多數患者已喪失進行“再灌注”治療(如溶栓和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時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狀發生後應怎樣處理?

1.有心臟病史的患者,在外出時,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和寫有自己姓名、家庭住址、聯繫電話及既往病史的卡片。症狀出現後,及時服用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2.及時與當地的急救中心或心臟中心聯繫,或求助他人,由他人儘快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3.患者身邊應常備一份基礎(發病前做過的)心電圖,以利於醫生診斷。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