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Google 的設計美學從他開始──馬提亞斯·杜阿提

設計在科技產品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 只要看看蘋果的崛起之路便能輕易瞭解。 不過看看如今與蘋果並列的科技巨頭 Google, 在 2014 年以前和“設計”一詞還距離很遠,

從工程師起家的 Google, 崇尚的是資料和技術。 而用設計將 Google 從手機、網站、品牌甚至到整個生態系重新翻修的男子, 就是馬提亞斯·杜阿提(Matias Duarte)。

花襯衫是他的注冊商標

比起 Google 工程師, 杜阿提的外表更像一位常出席時尚派對的玩咖。 花襯衫、緊身色褲、微卷的深棕色短髮、掛在頭上的太陽眼鏡, 從內而外透露出他來自智利的熱情氣息。 杜阿提畢業于馬里蘭大學的電腦科學系, 輔修藝術和藝術史, 就和大部分 Googler 一樣,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寫程式, 不過, 他替軟體產業帶來最大影響的, 是在用戶體驗設計。

馬蒂亞斯·杜阿爾特, 1973 年 12 月生, 智利人, 畢業于馬里蘭大學電腦科學系, 現任 Google 設計部門負責人。 曾任 Danger 設計總監、在 Palm 帶領 webOS 開發團隊、Android 設計總監。 (Source:Twitter)

曾打造出唯一可和 iPhone 媲美的手機作業系統

2009 年, 智慧手機公司 Palm 推出的行動作業系統 webOS, 以流暢的操作和介面設計在當時成為焦點, 更被許多開發者譽為“唯一可和 iPhone 相提並論的作業系統”, 而 webOS 背後的靈魂人物正是杜阿提。 與此同時,

Android 雖然以開放平臺走入市場, 但在使用體驗上卻一直為人詬病。 為打破“重技術、輕設計”的印象, Google CEO賴利·佩奇找上杜阿提, 希望由他重整 Android 的使用體驗和介面。

“多數人認為 Google 在設計這塊簡直就是破壞王。 ”杜阿提回憶, 而 Google 以資料和技術至上的企業文化, 也讓他一度感到卻步, 懷疑自己是否能適應。 不過, 在和賴利·佩奇談過後, 發現 Google 終於開始重視美觀和設計, 只是不知該如何起頭。 杜阿提決定接下這個任務。 而這項直接由最上級下達的指令, 也開啟 Google 改頭換面的第一步。

用設計重新打造 Google

“過去 20 年來, 我們大量生產軟體, 讓更多人可以接觸軟體。 但就像第一批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在工業革命中一樣, 它們不是最好的設計。 ”杜阿提說。 2010 年加入 Google 後,

杜阿提第一個任務就是開發 Android 3.0“蜂巢”, 替平板電腦設計出更直觀的介面。

不過, 杜阿提是那種忍不住將手機 App 和衣服按照顏色排序的人, 而對美感近乎偏執的態度, 也讓他剛加入 Google 時看很多事情都不順眼。 “看到 Gmail 長這樣讓我很痛苦。 但這並不表示人們沒發現這很糟糕, 而是 Google 不知如何著手設計。 ”很快的, 他的任務變多了。

2012 年, 杜阿提在 Google 啟動“甘乃迪”計畫, 集結搜索、流覽器、信箱、地圖等設計負責人, 試圖建立一套統一、美觀的設計語言, 讓所有產品部門在顏色和使用體驗等所有細節取得共識。 這項專案在最後演化成材料設計(Material Design), 在 2014 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發佈, 也是從那時起, Android 才真正與設計一詞有正面相關。

這套設計語言, 套用在所有 Google 產品, 形塑出統一鮮明的品牌形象,

用了 17 年的 Logo, 也在隔年按照材料設計的原則大幅修改。 直到現在, 材料設計不止影響 Google 產品, Android 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行動設備應用程式, 延展到所有 Android 生態系的產品。

好的設計是什麼?體驗至上

對杜阿提而言, 融合設計和技術是困難的, 設計的改善必須集結審美、情感、社會和歷史因素。 他舉例, 作為一名傢俱設計師, 除了要瞭解材料和製造等工藝面, 還要瞭解傢俱設計的歷史、人體工學、流行趨勢等。 不過在軟體設計上, 同時具備這些背景的人仍相當少。

從這看出, 他所信奉的設計, 並不只是美觀, 使用體驗才是首要。 某次採訪分享對設計的領悟, 設計不只是關於創作產品, 而是思考如何創作的過程。 “設計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 直到表現出完美的效果。”而這種精神也適用於設計軟體和使用者體驗:是否好用、是否易用、是否照顧用戶的情感需求。

材料設計也已在 2016 年底開源,讓開發者免費用。最近,Google 流出最新跨平臺作業系統 Fuchsia,完全承襲了材料設計的特色,是材料設計的再進化。雖然在最近一次 Google I/O 大會上,杜阿提不像 3 年前那樣風光在臺上展示新產品,但另一方面,其實也意味著杜阿提對 Google 帶來的設計靈魂已經深植在 Google 企業中,體現在每部分,而不再只是一樣產品。

創刊於 1999 年 7 月,是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個以網路和科技為報導核心的媒體。長期聚焦全球、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綠能、數碼行銷、品牌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

Latest posts by 數碼時代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直到表現出完美的效果。”而這種精神也適用於設計軟體和使用者體驗:是否好用、是否易用、是否照顧用戶的情感需求。

材料設計也已在 2016 年底開源,讓開發者免費用。最近,Google 流出最新跨平臺作業系統 Fuchsia,完全承襲了材料設計的特色,是材料設計的再進化。雖然在最近一次 Google I/O 大會上,杜阿提不像 3 年前那樣風光在臺上展示新產品,但另一方面,其實也意味著杜阿提對 Google 帶來的設計靈魂已經深植在 Google 企業中,體現在每部分,而不再只是一樣產品。

創刊於 1999 年 7 月,是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個以網路和科技為報導核心的媒體。長期聚焦全球、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綠能、數碼行銷、品牌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

Latest posts by 數碼時代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