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職場孕媽咪外食小心機

對忙碌的在職孕媽咪來說, 因為外食方便, 有時難以避免經常外食, 然而一旦腹中多了新生命, 外出攝食即希望能儘量顧及胎兒需求, 不過外食選擇雖然多, 卻還是容易有營養偏頗的陷阱, 孕媽咪應該更要聰明選擇。

孕期飲食.重質不重量

傳統認為懷孕期間「一人吃兩人補」的意義在於增加食物分量, 實際上, 孕期體重的控制已被證實有利於降低孕期不適與促進順產, 營養師認為,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李盈靜表示, 在現代, 「一人吃兩人補」的意義應著重於均衡營養素的全面攝取, 且必須避免分量過多所造成的孕期體重失控, 例如:懷孕體重控制在12公斤左右, 但在各種食材所提供的營養素上, 應該更挑剔, 拒絕空熱量以及精緻食物的飲食。

以孕前體重60公斤正常體位的媽咪而言, 1公斤需求熱量30大卡, 一日需求共1,800大卡的熱量, 懷孕後,

初期飲食熱量攝取無需增加, 中期與後期也只需各增加300大卡的熱量即可, 而這300大卡的熱量換算成食物, 也只需于每日增加半碗主食、1杯240c.c.的牛奶、半碗青菜與1份拳頭大的水果即可。

白米飯「差一點」.差很多

孕媽咪經常聽說「不要攝取精緻類食品」, 但許多孕媽咪以為精緻類食品指的是只有餅乾、蛋糕或西點,

其實一日三餐中, 白米飯、白麵條、白麵包與白饅頭都算精緻類的主食, 精製過後的營養價值遠不如全穀根莖類。

全穀根莖類中的五穀未去除米糠、麩皮或胚芽, 營養成分較齊全, 包含:糙米、五穀米、玉米、全穀燕麥、全麥等;其他根莖類如:馬鈴薯、芋頭、地瓜、南瓜、蓮子、山藥等;雜糧類如:紅豆、綠豆、豌豆等, 皆富含多種營養素與膳食纖維, 以相同分量的糙米和白米做比較, 糙米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E含量是白米的4.8倍、維生素B6是白米的8.5倍、鐵質是白米的3倍、鈣質是白米的2.6倍, 其他營養素的含量亦遠遠超過白米飯。 因此, 根據衛生福利部所公佈的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 建議全穀根莖類應佔每日主食的1/3,

以確保完整的營養攝取。

主動加點蔬菜

以全穀根莖類取代精緻米食, 可讓同樣份量的主食為胎兒帶進更多營養素, 除此之外, 外食的困難常在於蔬菜量太少, 建議孕媽咪外食時, 多點1~2份的蔬菜, 如果中餐少吃了一些蔬菜, 晚餐就多點一樣蔬菜。 營養師提醒:蔬菜與水果的營養素不相同, 無法各自取代, 建議一天飲食中, 蔬菜要有3~5碟的份量、水果則每日2份即可, 多吃水果反而會攝取過多糖分不益健康。

外食族通常少吃蔬果, 膳食纖維也因此攝取不足, 但足量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增強腸胃道的免疫能力, 並能促進孕期排便順暢、控制血糖與降低膽固醇, 惟膳食纖維多存在於蔬果與全榖根莖類,

奶類、蛋類和魚肉類中並無膳食纖維, 因此若想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 建議儘量於每日飲食中都加入蔬果與全榖根莖類的飲食, 以促進腸道健康。

油脂攝取.聰明搭配

除了蔬菜量在外食選擇較少之外, 油脂也是外食孕媽咪較容易過量攝取的營養素, 建議媽咪以燉煮、清蒸與紅燒的菜餚為主要選擇。 如果吃的是便當或自助餐, 選菜色運用一些技巧以降低油脂攝取, 例如:主菜選擇清蒸魚, 其他配菜有點油脂就沒關係;主菜若選擇炸雞腿, 除將外皮剝除, 還可以將配菜稍微過水, 讓油脂量減少;或主菜是煎牛排, 配菜就選擇燙青菜或非濃湯的清湯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