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海南一位急救醫生的醫師節:24小時他都在救人的路上

一位急救醫生的醫師節

24小時他都在救人的路上

救護車到了醫院, 孔令興(右)幫忙將患者抬到病床上。

6月26日下午4點50分, 出診回來剛坐下不到5分鐘,

孔令興就接到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的資訊:“海口市海運路寶島花園, 有人求救, 心臟病。 ”他起身沖向救護車。 這是他在醫師節當天的第6次出診救人。

6月26日是第七屆中國醫師節。 像所有醫師一樣, 孔令興沒有休息, 忙著救人。 由於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醫生緊缺, 孔令興要值班24小時, 後半夜是出診的高峰期, 他要時刻準備著, 去拯救每一個緊急求助的生命。

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洪旭文/圖

急救令:

一女子胸悶呼吸困難

“你家在寶島花園嗎?你叫一個人到樓下等, 我們馬上到。 ”26日下午, 上了救護車, 孔令興就給患者家屬打了電話, 確認患者所在位置。 南國都市報記者也跟著救護車一同前往患者家裡。

求助患者是一名女子,

求助時說是心臟病犯了, 胸悶一口氣上不來, 家屬十分焦急。 路上, 患者的丈夫又打了電話來催促, 救護車一路狂奔, 13分鐘後抵達寶島花園。

患者家在8樓, 患者黃女士坐在沙發上, 身體狀態很差, 孔令興立即給黃女士吸氧, 檢測心律, 護士給患者測血壓、輸液。

看著妻子吸上氧, 黃女士的丈夫長舒一口氣, 他說:“當時打電話時, 情況特別危急, 妻子胸悶, 一口氣上不來, 差點就昏過去了。 ”

經瞭解, 黃女士患有慢性腎衰竭, 沒有心臟病, 已經預約26日下午到醫院做血液透析治療。 經詢問得知, 黃女士還患糖尿病、高血壓病。

經簡單治療後, 孔令興和護士黃美菊、司機等一起, 用輪椅擔架將患者推下樓。 這時正值下班高峰期, 家屬有些焦急,

孔令興不停地安撫患者及家屬。

責任心:

帶傷出診, 連值24小時

孔令興在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工作已經有7年, 作為一名院前急救醫生, 他時刻緊繃著神經, 要緊急處理每一個傷者和病人。

6月26日, 他值班。 早上6點多出門, 趕到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取車, 然後到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值班。 截至下午6點, 他出車6次, 上午下午各3次。

由於急救醫生緊缺, 他要值班24小時。 白天搭檔的護士在下午5點半下班, 換了另一個護士, 而他還要繼續值班。 “後半夜才是出診高峰, 經常是一些喝酒的、打架的, 有的喝醉了酒還打醫生, 我們最怕醉酒的患者。 ”

護士黃梅菊說, 孔醫生特別有責任感, 人緣也很好, 大家都喜歡他, 一起工作也很默契, 搭檔出去救人,

遇到特殊病例, 也會給護士詳細講解處理方法。

在爬樓梯時, 記者發現孔醫生感到有些吃力。 經瞭解, 他的右腳在一個月前受傷了, 但只休整了10天, 他就帶傷參加急救工作, 目前右腳還有一點腫。 “大家實在是忙不過來, 我只能忍痛上陣。 像我們這樣的出診醫生, 走動較多, 爬樓梯也是常有的事。 ”

微心願:

希望社會多一些理解

“叫了救護車, 這麼久了, 怎麼還不到?”作為院前急救醫生, 孔令興經常要面對這樣的抱怨和投訴, 但他都任勞任怨, 永遠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孔令興說, 救護車經常是在路上, 有時遇到堵車, 在車上也要抓緊時間做好儀器、藥品等各種準備, 到了現場就可以立刻救人, 希望眾多患者能多些理解。

在做急救醫生之前,

孔令興是海南大學的一名校醫, 在學校裡做醫生, 幾乎沒有危急重症的病人, 做了4年後, 他選擇更有挑戰性的院前急救醫生。 如今已經做了7年急診, 落下了一身病, 但他依然無怨無悔。

“經常要參與抬病人, 3年前不小心扭傷了腰, 至今腰傷仍是個問題, 有腰椎間盤突出, 但我還是要堅持。 ”孔令興說, 自己會一直做急診, 直到幹不動了, 再去當門診醫生。

據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由於急救醫生緊缺, 才把有腳傷的孔令興安排出診, 急救工作強度大, 老的急救醫生流失, 今年新招聘的3名急救醫生, 參加完2個月的跟班學習後, 剛好可以獨立出診, 卻又走人了。

記者手記

我們和生命的距離

只差一個急救醫生

6月26日下午, 這是記者第3次坐上救護車,跟著急救醫生去救人。一上車,急救醫生孔令興就戴上口罩、手套,做“打硬仗”的準備,時不時地透過車窗眺望前路,看得出他和患者家人一樣,內心焦急。

救護車一路飛馳,一些醫療儀器哐哐作響。孔令興說,第一次坐救護車,很多人會暈車,因為要救命,車開得飛快。孔令興告訴記者,這是一輛新的救護車,配備有氧氣、除顫儀、心電監測儀等,危急重症急救都可以在車上實施緊急救護,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到救人時的自信。

在出現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時,我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撥打120求助。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聲,就像聽到了生命的召喚。這個時刻的我們,與生命的距離,只差一個急救醫生。

請善待每一位醫生,尊重每一位醫生。6月26日是醫師節,它不像護士節那樣被眾人所熟知,如果我們能給醫生多一些理解,就是對他們工作的支持。

這是記者第3次坐上救護車,跟著急救醫生去救人。一上車,急救醫生孔令興就戴上口罩、手套,做“打硬仗”的準備,時不時地透過車窗眺望前路,看得出他和患者家人一樣,內心焦急。

救護車一路飛馳,一些醫療儀器哐哐作響。孔令興說,第一次坐救護車,很多人會暈車,因為要救命,車開得飛快。孔令興告訴記者,這是一輛新的救護車,配備有氧氣、除顫儀、心電監測儀等,危急重症急救都可以在車上實施緊急救護,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到救人時的自信。

在出現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時,我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撥打120求助。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聲,就像聽到了生命的召喚。這個時刻的我們,與生命的距離,只差一個急救醫生。

請善待每一位醫生,尊重每一位醫生。6月26日是醫師節,它不像護士節那樣被眾人所熟知,如果我們能給醫生多一些理解,就是對他們工作的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