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年營改增房地產業減1000億?專家稱資料有誤

營改增減稅是否主要減在房地產行業引發爭議。

有媒體報導,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奇帆認為, 去年減稅主要體現在房地產, 大概為1000億元。 但是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表示, 營改增去年5月推開到房地產行業後, 減稅規模大概為200億元。

近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2016年中央決算報告時,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奇帆表示“營改增”減稅的重點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

他主要對比了房地產行業與工業製造業的減稅規模, 並指出房產商“營改增”減稅相當於減少了四分之一,

而製造業只有千分之一。 製造業減負不多, 如果營業稅“營改增”, 重點結構性傾斜在房產上, 這跟我們“治理脫實就虛, 轉向脫虛就實, 傾斜製造業、傾斜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或者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服務業”的初衷是相悖的。

在國務院關於2016年中央決算的報告中, 去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 去年5~-12月減稅4889億元, 包括新增試點的建築、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減稅1747億元。

據新京報, 黃奇帆表示營改增總的來看效果不錯, 但具體分析在房地產業、建築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的1700多億減稅中, 房地產要占1000多億。 據此黃奇帆認為減稅主要體現在房地產。

黃奇帆說:“我瞭解過一些房地產商, 從小到大, 大的一年銷售幾百億房產的,

小的十幾億的, 跟他們的經理聊這件事, 他們一般都表達了差不多的情況, 房產商過去營業稅收占銷售額的5%~6%, ‘營改增’以後這一項減了1.5%, 也就是房產商‘營改增’減稅相當於減少了四分之一”。

去年5~12月房地產業減稅真的超過1000多億元嗎?營改增專家、上海財經大學胡怡建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房地產業在全面營改增推開一周年減稅規模大概200多億元, 官方資料也證實去年減稅規模沒有這麼大。

在去年12月27日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召開的營改增媒體吹風會上, 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王陸進介紹, 去年5~11月份, 四大試點行業減稅1105億元, 其中房地產業減稅111億元。 生活服務業、金融業和建築業減稅額分別是562億元、367億元和65億元。

胡怡建表示, 從這些資料來看, 四大納入營改增試點的行業減稅力度最大的是生活服務業, 其次是金融業。

胡怡建說, 作為重大的稅制改革, 營改增核心目標就是消除營業稅稅制存在的重複徵稅, 這也就帶來了直接減稅效應。 由於四大行業納入營改增, 也帶來了產業鏈間接減稅效應, 所以前期納入試點的行業和原增值稅行業(主要是製造業)也實現了大規模減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