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國際禁毒日特輯」防毒禁毒小知識,對毒☆禁☆品say no!

6.26國際禁毒日即將來臨

今天

我們來談一個嚴肅的話題——禁毒

防毒相關小知識

(1)國際禁毒日:6月26日

(2)聯合國禁毒宣傳的主題: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3)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海洛因50g可以判處死刑

(4)毒品成癮是一種反復發作的腦疾病, 一旦形成毒癮, 就會出現戒斷綜合征和強迫性覓藥行為, 戒斷非常困難。

1

什麼是毒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定,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列明瞭121種麻醉藥品和130種精神藥品。 毒品通常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兩大類。 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麻醉藥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可卡因類。

2

吸毒為什麼會成癮?

毒品進入人體後, 會使機體發生生理變化, 產生一種新的機能。 隨著毒品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加快而降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

使之作用減弱, 有效時間縮短, 從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數和毒品數量, 以求得欣快感。 同時, 神經細胞已適應吸毒後的生理、生化變化。 毒品在體內濃度不高時, 會出現精神、身體上的不適, 這就造成人體對毒品的依賴性, 而且越吸越多, 越吸需要量越大。

3

吸毒對人的身心危害主要有哪些?

(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 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 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 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戒斷反應。 它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 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藥或減少用藥劑量後發生。

戒斷反應引起的症狀主要有:全身疼痛、頑固性失眼、焦慮和內心渴求等。 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 或死於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種種併發症, 或由於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 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礙與變態。 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 他們的行為特點完全轉圍繞毒品轉, 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了正常的倫理觀念、道德觀念甚至人性。

(4)感染各種疾病。 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併症, 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擔憂的愛滋病。 此外, 還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

4

《刑法》規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

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

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

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

強迫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

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

5

《刑法》對毒品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已滿16周歲的人實施毒品犯罪, 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 犯販賣毒品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毒品犯罪, 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6

我國主要有哪幾種戒毒模式?

(1)“四禁”並舉。 “四禁”, 即禁止吸食毒品、禁止販運毒品、禁止種植毒品、禁止製造毒品。

(2)堵源截流。 “源”指毒源, 即境外的毒品。 “堵”就是堵住境外毒品進入我國境內的通道。 “流”是指毒品在我國境外流動的過程, “截”就是將經過我國境內的毒品流通管道截斷, 不讓毒品擴散到國內其他地區或過境後危害國際社會。

(3)嚴格執法。 “嚴格執法”是我國政府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基本原則。

(4)標本兼治。 禁毒工作必須堅持“治標”、“治本”兩手抓。 我國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 在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同時, 增強全民禁毒意識, 形成自覺抵制毒品的社會氛圍, 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毒品問題。

7

如何防毒禁毒?

接受毒品相關法律法規教育, 瞭解毒品的危害

不聽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脫煩惱和痛苦、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的騙局

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

樹立正確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

面對誘惑,心靈發生扭曲

面對毒癮,肉體遭致摧殘

在此呼籲大家:

遠離毒品

遠離那讓生命之花凋謝的源頭

呼喚每一個蓬勃的靈魂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對毒品say no

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

樹立正確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

面對誘惑,心靈發生扭曲

面對毒癮,肉體遭致摧殘

在此呼籲大家:

遠離毒品

遠離那讓生命之花凋謝的源頭

呼喚每一個蓬勃的靈魂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對毒品say n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