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水利工程無明顯進水 青島近20萬人臨時飲水有困難

原標題:全市近20萬人臨時飲水有困難

昨日, 市水利局通報了今年青島市旱情及抗旱工作情況, 目前我市降雨量偏少, 6座水庫低於死水位, 7座水庫庫幹, 供水形勢十分嚴峻。 水利部門號召廣大市民行動起來, 節約用水。 據介紹, 我市是嚴重的缺水城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用水量還將進一步增加, 缺水是常態, 這就決定了我市的節水工作必須常抓不懈。

全市主要河道乾涸或斷流

據介紹, 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不含棘洪灘水庫)蓄水2238.4萬立方米, 比歷年同期少蓄17735.6萬立方米, 比去年同期少蓄762.6萬立方米。 目前,

6座水庫低於死水位, 7座水庫庫幹, 全市主要河道乾涸或處於斷流狀態。 受益於上週末的降雨, 全市旱情得到了部分緩解, 截至目前, 在田作物受旱面積約200萬畝, 比雨前減少了近40%, 大中型水利工程蓄水量增加了10萬立方米, 小型水利工程蓄水增加了120萬立方米。 儘管土壤墒情得到改善, 旱情得到部分緩解, 但因水利工程無明顯進水, 全市因旱臨時性飲水困難人數近20萬人, 供水形勢仍十分嚴峻。

因青島本地水源嚴重不足, 全域城市供水量的95%以上來源客水, 部分農村規模化供水設施實行限時供水, 少數偏遠村莊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

確保居民飲水安全放首位

按照“先生活, 後生產”的原則, 各級各部門把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放在第一位。

市水利局就客水調引工作, 與省水利廳、省南水北調局、省膠東調水局反復協調, 在全省客水緊張的情況下, 加大了對我市的客水調引量, 今年截至6月26日8時, 我市共調引客水2.31億立方米,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 對部分鄉鎮集中供水工程, 採取定時定量供水方式, 暫時緩解供水壓力。

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抗旱資金1.34億元, 採取抽取死庫容、庫中挖塘、塘中挖井、增打新井等辦法, 增加應急供水量;投入抗旱勞力42.61萬人, 機電井3.9萬眼、泵站80處,抗旱設備24.4萬台套, 抗旱用電178.5萬度, 完成抗旱澆灌168.13萬畝次;投入機動運水車輛6000餘輛, 有效解決了20.89萬人、0.5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有效降低了因乾旱影響帶來的損失。

各區市都用上引黃引江水

水利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 已先後完成了一批應急水源和調水工程建設, “主客聯調, 庫河連通, 多源互濟, 優化調度”的大水網工程體系初具規模, 提高了水源統籌調配能力, 在本地水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 通過水網聯調, 各區市都用上了引黃和引江水。 同時, 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大了非常規水利用力度, 彌補我市淡水資源的不足。 同時, 水利部門適時公佈旱情, 發佈致全體市民的節水倡議書, 播放節水廣告片, 宣傳節水常識, 教授節水竅門, 營造了科學用水、節約用水的良好社會氛圍。 啟動了城區節水應急方案, 對非居民用戶實行限量供水, 對用水量較大的企業採取緊急限水措施, 對城市綠化、道路清潔等行業禁用自來水。

通過一系列節水措施, 淡水使用量明顯下降。

把保吃水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下一步, 我市將按照“先生活、後生產, 先地表、後地下, 先用客水、後用本地水”的原則, 妥善處理好群眾生活、農業灌溉、工業生產等用水關係。 積極協調省水利廳等部門, 爭取加大對我市的客水調引量。 統籌安排好引水、引江水和當地水源, 統籌安排好跨區域調水水量。 水利部門將繼續把保吃水作為抗旱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 在保障基本供水的同時, 全面排查農村人畜吃水情況, 按照困難程度, 細化供水措施。 對有水源而無供水工程的區域, 利用附近已建成的農村飲水工程, 通過延伸管網的方式, 擴大供水範圍;對水源緊缺的地區, 採取跨區域應急調水的方法解決飲水問題;對地處山區、海島等一時缺乏條件解決水源問題的地區,

落實好送水隊伍和設備, 滿足群眾飲水需要。

島城上週末平均降水量27.1毫米

據水利部門發佈的消息, 6月23日上午8時至25日上午8時, 全市平均降水量27.1毫米, 最大點黃島區長江路84毫米。 各區市平均降水量分別為:膠州市40.9毫米、黃島區38.2毫米、平度市24.6毫米、即墨市22.5毫米、城陽區20.6毫米、萊西市19.7毫米、市區12.2毫米、嶗山區8.2毫米。 截至目前, 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降水量150.7毫米, 比去年同期偏少18毫米, 比歷年同期偏少26.2毫米;入汛以來全市累計降雨量49.3毫米, 比去年同期偏少5.4毫米, 比歷年同期偏少8.5毫米。 受本次降雨影響, 僅部分水庫水面及周邊較小區域匯水, 其中小珠山水庫6萬立方米、陡崖子水庫1萬立方米、吉利河水庫1萬立方米、黃同水庫1萬立方米, 總共進水9萬立方米。全市河流仍處於乾涸或斷流狀態。

即墨供水告急限制工業用水

對用水量排前50名的企業壓減供水

記者昨天瞭解到,即墨市水利局正式啟動工業用水限水令,用水量排前50名的企業壓減供水,洗浴、洗車用水也將限制或禁止。據介紹,自2011年以來,即墨市持續乾旱少雨,連續6年無有效強降水。今年以來,旱情進一步加重,到目前即墨市累計降雨僅108.9毫米,比去年同期減少27.6毫米,塘壩、河流、水庫等水源地基本乾涸,地下水位也嚴重下降,很多地下水工程已無水可取,全即墨市供水全面告急。

近些年,即墨市相繼實施了產芝水庫向即墨和城陽調水工程、棘洪灘水庫向即墨應急調水工程、城區調水東西水源連通工程以及四座中型水庫清淤擴容等一大批水源配置工程,構建起“蓄引結合、主客聯調、東西貫通、兼顧青島”的城市水源配置工程網路體系,正常年份日供水能力可達30萬立方米,具備了較高的水資源保障能力。因此,在旱情持續加重、各水源地基本乾涸無水可供的情況下,即墨市依託完善的供水網路,成功調入了引黃(江)水,保證了即墨經濟社會生產生活基本用水需求。目前,即墨市城區用水主要依靠引黃(江)水,供水水源單一、客水依賴程度高的問題,嚴重影響著即墨市的供水安全。

受旱情影響,即墨市已有70餘個村莊出現水源不足問題,相關部門、鎮村紛紛行動起來,打響了供水保衛戰。即墨市水利局組建抗旱服務隊開展上門送水,將開挖應急抗旱井作為關鍵措施,集中開挖了一批投資少、建設快的抗旱井,及時解決了水源不足村莊用水難;相關鎮街根據水源現狀、人口分佈、工程條件等制定了應急供水保障方案,同時自籌資金,採取河中挖塘、塘中挖井的方式,新建了一批抗旱應急小型水源工程;部分村莊、村民積極籌集資金、尋找水源,開闢了部分水源基地。截至目前,即墨市投資350萬元新建小水源專案11處,群眾自籌投入抗旱資金1500余萬元,較好保障了群眾生活用水問題。

日前,受客水引水能力限制和當前青島供水水源現狀的影響,省膠東調水局對使用引黃(江)水的單位的用水指標相應壓減,使即墨市供水保障壓力進一步加劇。為最大限度保障城鄉供水,即墨市啟用了應急供水預案,多方挖掘水源,日補充供水3萬立方米,有效應對了城區供水短期內壓力較大的局面。即墨市政府將投資450萬元清淤擴容塘壩30座,緩解東部山丘區水源不足問題。供水企業已啟動了工業用水限水方案,對用水量排前50名的企業壓減供水,對綠化、基建、洗浴、洗車用水將進行限制或禁止,優先保證居民生活用水。

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呂棟

[編輯:亞麥]

總共進水9萬立方米。全市河流仍處於乾涸或斷流狀態。

即墨供水告急限制工業用水

對用水量排前50名的企業壓減供水

記者昨天瞭解到,即墨市水利局正式啟動工業用水限水令,用水量排前50名的企業壓減供水,洗浴、洗車用水也將限制或禁止。據介紹,自2011年以來,即墨市持續乾旱少雨,連續6年無有效強降水。今年以來,旱情進一步加重,到目前即墨市累計降雨僅108.9毫米,比去年同期減少27.6毫米,塘壩、河流、水庫等水源地基本乾涸,地下水位也嚴重下降,很多地下水工程已無水可取,全即墨市供水全面告急。

近些年,即墨市相繼實施了產芝水庫向即墨和城陽調水工程、棘洪灘水庫向即墨應急調水工程、城區調水東西水源連通工程以及四座中型水庫清淤擴容等一大批水源配置工程,構建起“蓄引結合、主客聯調、東西貫通、兼顧青島”的城市水源配置工程網路體系,正常年份日供水能力可達30萬立方米,具備了較高的水資源保障能力。因此,在旱情持續加重、各水源地基本乾涸無水可供的情況下,即墨市依託完善的供水網路,成功調入了引黃(江)水,保證了即墨經濟社會生產生活基本用水需求。目前,即墨市城區用水主要依靠引黃(江)水,供水水源單一、客水依賴程度高的問題,嚴重影響著即墨市的供水安全。

受旱情影響,即墨市已有70餘個村莊出現水源不足問題,相關部門、鎮村紛紛行動起來,打響了供水保衛戰。即墨市水利局組建抗旱服務隊開展上門送水,將開挖應急抗旱井作為關鍵措施,集中開挖了一批投資少、建設快的抗旱井,及時解決了水源不足村莊用水難;相關鎮街根據水源現狀、人口分佈、工程條件等制定了應急供水保障方案,同時自籌資金,採取河中挖塘、塘中挖井的方式,新建了一批抗旱應急小型水源工程;部分村莊、村民積極籌集資金、尋找水源,開闢了部分水源基地。截至目前,即墨市投資350萬元新建小水源專案11處,群眾自籌投入抗旱資金1500余萬元,較好保障了群眾生活用水問題。

日前,受客水引水能力限制和當前青島供水水源現狀的影響,省膠東調水局對使用引黃(江)水的單位的用水指標相應壓減,使即墨市供水保障壓力進一步加劇。為最大限度保障城鄉供水,即墨市啟用了應急供水預案,多方挖掘水源,日補充供水3萬立方米,有效應對了城區供水短期內壓力較大的局面。即墨市政府將投資450萬元清淤擴容塘壩30座,緩解東部山丘區水源不足問題。供水企業已啟動了工業用水限水方案,對用水量排前50名的企業壓減供水,對綠化、基建、洗浴、洗車用水將進行限制或禁止,優先保證居民生活用水。

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呂棟

[編輯:亞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