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特色小鎮之東台安豐鎮

前文中為各位介紹了江蘇的幾個特色小鎮, 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 小編已經是心馳神往了, 那麼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這個特色小鎮一樣及其出色, 他就是鹽城市東台市安豐鎮。

安豐鎮始建于唐開元年間(西元713年), 位於宋代名相范仲淹建造的範公堤(今204國道)畔, 地處裡下河與沿海交接處。 古以商賈雲集而聞名, 今以經濟騰飛而獲譽。 是明代哲學家、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清代布衣詩人吳嘉紀的故鄉, 現為全國重點城鎮, 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科技示範鎮、江蘇省新型示範鎮。 安豐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區域優勢,

距城區17公里, 沿海高速公路、新長鐵路穿鎮而過。 204國道與352省道在此交匯, 串場河、通榆運河穿境而過, 距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大中城市僅兩小時左右車程。

安豐總面積71.2平方公里, 人口5.4萬人, 轄17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員會, 農產品資源豐富, 工業經濟具有較強的發展基礎。 種植業以高效、優質、高產為目標, 實行區域化生產, 是糧食、棉花、蠶繭、食用菌生產基地。 多種經營生產獨領風騷, 山羊、家禽、水產養殖富有特色。 工業生產形成了以名力、銀花、森森等多家紡織企業為骨幹的支柱產業。 第三產業十分發達, 有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山羊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裝飾城、鋼材市場等。 工業規劃區構成南、北兩園格局,

投資開發前景良好。 香港十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查濟民先生投資三億元人民幣興建的東台名力紡織有限公司及其他項目紛紛在園區落戶投產, 促進了地方經濟的騰飛。

2016年10月14日, 江蘇省東台市安豐鎮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文化背景

早在500多年前, 我國東南一帶崇尚“家有王氏之書, 人傳安豐之學”。 “王氏”——鹽民出身的明代哲學家王艮、“安豐”——王艮的故里, 蘇北通榆文化帶上的千年古鎮、“安豐之學”——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以百姓日用之道為本”的樸素唯物主義命題。 可見, 當時安豐經濟之繁榮, 文化之燦爛, 王艮思想影響範圍之廣大。

安豐這塊古老的地方, 有著悠久的歷史, 最早的文字記載起於距今1280年的唐開元元年(713年)。 據考, 安豐初名東淘, 地瀕滄海, 常遭海濤侵襲, 致使地方不寧, 民不聊生。 至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 西溪鹽倉監范仲淹率民夫, 修海堤, 以擋海潮, 方改名安豐。 “安”寓安居樂業之意, “豐”寄豐衣足食之願。 為實現安居樂業, 豐衣足食之願望,

安豐人民搏擊海濤, 燒囟煎鹽, 推動了歷史前進。 至清嘉慶年間, 安豐已有19694家灶戶, 48413名灶丁。 鹽業發達帶來集鎮繁榮、商業興旺, 形成了一條南北走向的七裡長街, 路面皆磚石鋪砌而成。 街道兩旁, 屋宇鱗疊, 商賈輻輳。 街道東側海河為水路鹽運要道;街西串場河直達長江。 街道兩側有東西貫能通巷道13條, 兩河之上架設16座橋樑, 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遠近商賈, 雲集於此, 店、行、坊、館遍設古鎮。 全鎮有純商業行業40多個, 店鋪800多家, 商販2300有餘, 經營棉布、酒醬、八鮮、南北貨、鮮肉、茶葉、傢俱、中西藥品、瓷器等幾千種商品, 收購棉布、糧食、草鞋、鮮蛋等農副土特產品, 生產食油、糧為、茶幹、茶食、糕點、旱煙、首飾等幾百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 安豐是宗教聖地,
宗教文化是安豐的又一特色。

經濟發展

農業生產

以科技為先導, 實行區域佈局, 產業化經營。 全鎮 30個村分部在204國道兩側:西部盛產優質糧棉, 大搞水產養殖;東部糧桑並茂, 發展食草畜禽;中部以蔬菜生產聞名, 廣植經濟林果。 棉花兩早晚移栽、麥田闊葉類雜草化除、水稻輕型栽培、優化配方施肥補鉀等新農業技術推廣獲省農林廳科技進步獎。

工業生產

在深化體制改革,面向市場後,激發了新的活圖片。以骨幹企業為龍頭,實行行業群體優勢互補,形成了紡織、建材、化工、機械四大群體。東台市色織五廠成為蘇中地區最大的拉絨坯布生產廠家,該廠“五松”牌拉絨坯布獲江蘇省鄉鎮企業第三同名牌產品稱號。東台市冷卻設備廠“台豐牌”冷卻塔塔芯系列產品,榮獲國家電力工業部、國家輕工部重大科技成果獎。

多種經營生產

多種經營生產形成了“市場——公司——農戶”一體化經營,產加銷一條龍的模式,從低水準養殖向適度規模經濟開掘,鞏固傳統項目與開發新品雙管齊下,建立商品生產基地與拓展外銷市場同步進行。 1992年11月,在204國道安豐鎮黃金地段建成了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提供特水、特禽苗種,指導養殖技術,組織產品銷售,成為全省農村黨員實用技術推廣的示範基地。田紀雲、薑春雲等中央領導同志和省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生產廠家專程來此考察,給予了很高評價。

興三產之利,變交通優勢為流通優勢,安豐已成為蘇中地區的商貿強鎮。近幾年,在204國道和省道瓊溱 公路十字交叉帶上了興建了山羊市場、農副產品批發、貿易市場、鋼材市場、裝飾品市場和東淘小商品市場。其中華東山羊市場、農 副產品批發市場、鋼材市場年成交額均達億元,誠信待客,文明經營 ,被評為省級文明市場,華東山羊市場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年成交山羊近 100萬隻,輻射10多個省市。個體私營園區辦得紅紅火火,總量超過2000戶,從業人員3000多,年上交國家稅費近400萬元。

安豐鎮老街

文物古跡

鮑氏大樓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街南王家巷內。建于清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現存三進十八間,面積約814.5平方米。其中第二進為草架結構(俗稱雙層頂),第三進為內四界梁構二層樓,上下各有一南側門通右側方廳。整個住宅佈局井然,營造精巧,具有舒適且緊湊,朴質而華麗的特點。磚雕木飾等構件尢美,構成獨具風格的徽州民間建築裝飾藝術,在蘇中、蘇北地區罕見。此樓原為清末秀才鮑蘊皋先祖營造作錢莊用。

王艮畫像碑 ,碑呈園首形,規格為135×52×12(釐米),碑額刻有贊辭凡80字,碑面刻有心齋全身畫像,均為陰刻,系明萬曆四十年(西元1612年)泰州儒學訓導郝幾可立於勉仁堂後壁,堂毀碑存。

王艮家族墓碑 墓地位於原賈家橋東,距通榆公路(即204國道線)東側約150米處,俗稱“賢人山”,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葬有王艮及其父、兄弟和子襞計9空穴,墓毀碑存。

袁承業故居:位於街南,3進8間,占地面積220平方米。袁承業字伯勤,晚號硯壽老人。民間出版家。生前對本邑三百年地方文獻的挖掘整理作出貢獻,影響海內外。

安豐丁公館

安豐朱氏宅

還有哪些有特色的地方我們沒曬出來嗎?歡迎安豐鎮鄉里鄉親評論互動。

本文內容參考網路,感謝原作者及發佈者為此文付出的辛勞,如有版權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工業生產

在深化體制改革,面向市場後,激發了新的活圖片。以骨幹企業為龍頭,實行行業群體優勢互補,形成了紡織、建材、化工、機械四大群體。東台市色織五廠成為蘇中地區最大的拉絨坯布生產廠家,該廠“五松”牌拉絨坯布獲江蘇省鄉鎮企業第三同名牌產品稱號。東台市冷卻設備廠“台豐牌”冷卻塔塔芯系列產品,榮獲國家電力工業部、國家輕工部重大科技成果獎。

多種經營生產

多種經營生產形成了“市場——公司——農戶”一體化經營,產加銷一條龍的模式,從低水準養殖向適度規模經濟開掘,鞏固傳統項目與開發新品雙管齊下,建立商品生產基地與拓展外銷市場同步進行。 1992年11月,在204國道安豐鎮黃金地段建成了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提供特水、特禽苗種,指導養殖技術,組織產品銷售,成為全省農村黨員實用技術推廣的示範基地。田紀雲、薑春雲等中央領導同志和省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生產廠家專程來此考察,給予了很高評價。

興三產之利,變交通優勢為流通優勢,安豐已成為蘇中地區的商貿強鎮。近幾年,在204國道和省道瓊溱 公路十字交叉帶上了興建了山羊市場、農副產品批發、貿易市場、鋼材市場、裝飾品市場和東淘小商品市場。其中華東山羊市場、農 副產品批發市場、鋼材市場年成交額均達億元,誠信待客,文明經營 ,被評為省級文明市場,華東山羊市場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年成交山羊近 100萬隻,輻射10多個省市。個體私營園區辦得紅紅火火,總量超過2000戶,從業人員3000多,年上交國家稅費近400萬元。

安豐鎮老街

文物古跡

鮑氏大樓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街南王家巷內。建于清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現存三進十八間,面積約814.5平方米。其中第二進為草架結構(俗稱雙層頂),第三進為內四界梁構二層樓,上下各有一南側門通右側方廳。整個住宅佈局井然,營造精巧,具有舒適且緊湊,朴質而華麗的特點。磚雕木飾等構件尢美,構成獨具風格的徽州民間建築裝飾藝術,在蘇中、蘇北地區罕見。此樓原為清末秀才鮑蘊皋先祖營造作錢莊用。

王艮畫像碑 ,碑呈園首形,規格為135×52×12(釐米),碑額刻有贊辭凡80字,碑面刻有心齋全身畫像,均為陰刻,系明萬曆四十年(西元1612年)泰州儒學訓導郝幾可立於勉仁堂後壁,堂毀碑存。

王艮家族墓碑 墓地位於原賈家橋東,距通榆公路(即204國道線)東側約150米處,俗稱“賢人山”,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葬有王艮及其父、兄弟和子襞計9空穴,墓毀碑存。

袁承業故居:位於街南,3進8間,占地面積220平方米。袁承業字伯勤,晚號硯壽老人。民間出版家。生前對本邑三百年地方文獻的挖掘整理作出貢獻,影響海內外。

安豐丁公館

安豐朱氏宅

還有哪些有特色的地方我們沒曬出來嗎?歡迎安豐鎮鄉里鄉親評論互動。

本文內容參考網路,感謝原作者及發佈者為此文付出的辛勞,如有版權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