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強權下的拆遷

對於大多的農民來說, 已幾十年不能建房甚至連翻修都不行。 在幾十年前以落後的建築水準建起來的房, 經過這麼多年當然是有些破敗。 雖說有些陣舊, 但以當時的物價水準及農民的收入來說, 建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今天的農民能翻修, 那麼一套別墅的建築成本不過三五十萬。 對於現在的農民來說, 算不上鉅款, 然而且能夠享受無物業費, 更無需去搶佔一個停車位, 然而現實是不能翻修, 不審批, 為何?國家等著農民們去解放那眾多的空置房地產。 為解放, 農民送糧送子上前線, 如今為了房地產泡沫不爆,

農民們再一次成為救國經濟的棟樑。

農村宅基地, 屬集體所有制土地, 即土地收益當歸集體所有。 一個村的拆遷, 基本上能多三分之二的土地出來, 然而這些土地被強權瓜分, 當私有的財產沒法被保護, 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權力的橫行霸道, 當一個大談特談法治文明之國視法于無物時, 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房子破舊沒法修, 只能看著倒下。 是可悲可歎還是可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