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頂級心臟專家霍勇:高血壓患者吃它,竟可防中風,它本是孕婦吃的

本文指導專家☞

霍勇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心臟學院院士, 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

朱鑫璞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腦血管病診療中心副主任

霍勇

以下為正文☞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得高血壓?大部分和葉酸缺乏有關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全球範圍內最危險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 多項研究表明, 中國腦卒中發病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特別是歐美國家。

值得幸慶的是, 在2016年第18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 霍勇介紹了中國特色預防腦卒中的方法:補充葉酸。 該名為“補充葉酸防治腦卒中療效”的研究, 結果曾刊登在英國《柳葉刀》雜誌上。

霍勇解釋, 中國有3億高血壓患者, 其中約75%的患者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即H型高血壓(霍勇教授團隊提出, 將伴有血漿 Hcy 升高(Hcy≥10μmol/L)高血壓定義為“H 型高血壓”。 )

H型高血壓和我國整體的環境因素(葉酸缺乏)和遺傳因素(TT基因攜帶者)有關。

這也可能部分地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人容易得高血壓”。

葉酸是迄今已知降低 Hcy 水準最有效的藥物之一, 霍勇教授團隊于 2007 發表在柳葉刀的薈萃分析結果確認, 長期服用葉酸能夠顯著降低腦卒中風險。 因此霍勇教授大膽推測, 中國高血壓患者預防腦卒中發生的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是適當的將降壓藥物和葉酸進行組合。

怎麼補充葉酸最好?補多少最合適?

霍勇在2015年接受《中國社區醫師雜誌》採訪時表示, 葉酸0.8 mg/d, 或者依葉10.8 mg/d, 是目前降低血Hcy與腦卒中風險的最適宜劑量。 依葉是唯一具有治療伴有血Hcy升高高血壓適應證的藥物。

葉酸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

可否通過調整飲食的方式補充葉酸治療H型高血壓呢?通過膳食補充是最理想的狀態。 但是, 中國傳統的煎炸炒等烹飪方式, 大大破壞了食物中的葉酸, 影響吸收, 每天大量生吃新鮮水果蔬菜的人還是占極少數。

此外, 還有一種基因突變的存在, 使1/4的亞洲人群血漿Hcy升高且對食物添加葉酸不敏感。 因此, 如果已經確診為H型高血壓, 還是建議採取規範的藥物治療。

這些水果蔬菜的葉酸含量較高

吃葉酸的關鍵在於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但這麼多品種到底選哪個呢?

推薦一些高葉酸含量的食物如下:

①蘆薈:85~120微克/100克;

②西蘭花:120微克/100克;

③肝臟:80微克/100克;

④蛋黃:121微克/100克;

⑤胡蘿蔔:67微克/100克;

⑥奇異果:30微克/100克;

⑦燕麥:190微克/100克;

⑧牛奶:20微克/100毫升。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 葉酸富含於新鮮的水果、蔬菜中, 但它很不穩定, 如果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加熱就可損失大半。 如:蔬菜冷藏3天后將損失70%的葉酸, 食物經過煲東加熱後可損失95%的葉酸。

特別提醒:盲目補充有隱患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腦血管病診療中心副主任朱鑫璞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腦血管病診療中心副主任朱鑫璞提醒, 過量補充葉酸可能帶來三大副作用

1、消化道反應。 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 食欲下降, 腹痛腹脹。 這也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2、如果超量補充葉酸, 不僅可以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症狀, 還會加劇因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神經損害。

3、影響鋅元素的吸收。正常人口服葉酸達到350微克/日就可能影響鋅元素的吸收,長期過量服用葉酸,將會導致人體“鋅元素缺乏”。

葉酸與孕婦的故事:“葉酸之母”的貢獻

其實,葉酸本來應用最廣的不是針對高血壓患者。而是這句話——女人懷孕需要補充葉酸。

這得益於我國著名婦產科、婦女保健學專家嚴仁英,她是中國婦產科泰斗林巧稚教授。正是嚴仁英的科研成果,促成了孕婦口服葉酸提升為國家宣導的行為,成就了無數家庭健康的下一代。

青年嚴仁英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80多歲的嚴仁英教授發現,神經管畸形是當時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位死因(3.4‰)。她隨即開始對神經管畸形(主要指的是無腦兒、脊柱裂畸形)的防治展開研究,並鎖定了孕期葉酸不足的病因,這便是著名的“中美預防神經管畸形合作項目”。

得益于嚴仁英教授的大力爭取,宣導女性增補葉酸已經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使我國神經管畸形兒發生率下降了50%!而後,中美科學家對25萬例新婚婦女及其妊娠的追蹤隨訪,驗證了這一結論。

目前,此項科技成果被全球50多個國家廣泛應用,嚴仁英教授也被認為是中國的“葉酸之母”。☯

還會加劇因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神經損害。

3、影響鋅元素的吸收。正常人口服葉酸達到350微克/日就可能影響鋅元素的吸收,長期過量服用葉酸,將會導致人體“鋅元素缺乏”。

葉酸與孕婦的故事:“葉酸之母”的貢獻

其實,葉酸本來應用最廣的不是針對高血壓患者。而是這句話——女人懷孕需要補充葉酸。

這得益於我國著名婦產科、婦女保健學專家嚴仁英,她是中國婦產科泰斗林巧稚教授。正是嚴仁英的科研成果,促成了孕婦口服葉酸提升為國家宣導的行為,成就了無數家庭健康的下一代。

青年嚴仁英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80多歲的嚴仁英教授發現,神經管畸形是當時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位死因(3.4‰)。她隨即開始對神經管畸形(主要指的是無腦兒、脊柱裂畸形)的防治展開研究,並鎖定了孕期葉酸不足的病因,這便是著名的“中美預防神經管畸形合作項目”。

得益于嚴仁英教授的大力爭取,宣導女性增補葉酸已經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使我國神經管畸形兒發生率下降了50%!而後,中美科學家對25萬例新婚婦女及其妊娠的追蹤隨訪,驗證了這一結論。

目前,此項科技成果被全球50多個國家廣泛應用,嚴仁英教授也被認為是中國的“葉酸之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