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麻省理工發佈科技公司排名,富士康比阿裡百度“聰明”

日前,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出爐“2017年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榜單”, 榜單不以公司的市值或名氣作為參考, 而是評估這些公司通過結合重要技術及商業頭腦所擁有的創新活力。

其中人工智慧技術是熱門關鍵字, 粗略計算有16家公司因為佈局AI上榜這份名單, 涉及深度學習、語音辨識、人臉識別技術、自動駕駛等方面;除此之外, 基因技術、大資料、雲計算、3D列印、新能源技術也受到較多關注。

去年排名第12位的英偉達, 今年躍居至第1位。 在《MIT科技評論》給出的評價是:“雖然該公司的產品最初是為遊戲而生, 但是目前已經成為驅動深度學習和自動駕駛等突破性技術的主力。 而他們在新晶片上所化的研發費用達到了30億美元。 ”

中國科技公司在這份榜單中的排名有些許耐人尋味, 科大訊飛高過BAT, 位列第6名。

科大訊飛此前就於2016年11月發佈了數項基於“訊飛超腦”的人工智慧領域技術, 並推出了全球第一個萬物互聯輸入解決方案。 而據Research Markets統計, 在目前的全球語音市場, 科大訊飛位列穀歌、微軟以及蘋果之後, 以6.7%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前四。

騰訊是BAT中唯一一家擠進前十的企業, 位於8位。

富士康上榜並且排在第33名, 高過阿裡巴巴、百度等科技公司, 據瞭解, 這是因為富士康近年來在大力推動的“聘用”機器人減少人工的戰略, 而在機器人的助力下, 一個工廠削減了6萬個崗位, 著實震撼。

自富士康公佈“百萬機器人大軍”計畫以來, 在深圳、鄭州、成都等地的工廠, 都已進入機器人部署的第二、甚至第三階段。

而富士康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也曾表示, 富士康每年將會生產大約1萬台用於自動化生產的機器人。

“科技發展有大幅提高生產力的潛力, 但這幾乎只能在頂級公司中實現, 絕大部分的公司並不能有效地使用新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編大衛•羅特曼(David Rotman)在其文章《智能的代價》中表示。

“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榜單完整排名如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