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目露”(菌兒),易門人舌尖上的那一絲鄉愁!

易門“目露”牽鄉愁

文/普兆進

別問我烈日炎炎的六月、七月怎麼過?別問我陰雨濛濛的八月、九月怎麼過?其實, 在這些多彩的月份裡, 我最想的還是回易門找“目露”。 因為那是易門人心底抹不去的一份牽掛, 是易門遊子時時滾燙的一份鄉愁。

“目露”, 易門彝家人對菌子的稱呼。 它生長在密林中的松針下、草叢裡, 迸發在山野裡的小道上、田地間, 每一朵都是自然造就的精靈, 每一簇都是大山饋贈的瑰寶, 每一窩都是秘境孕育的珍奇。 何為“野生”?那是一種難以強求的少數, 是一種難以複製的味道, 更是一種難以封存的鮮美。

“目露”, 易門人心底抹不去的牽掛。 它鐫刻在找菌人曾經過往的記憶裡, 跳躍在吃菌人品嘗美味的舌尖上。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季節, 總會讓找菌人時常想起曾經在那山那林那樹下找到的那窩菌子, 並期待著找菌的季節再去同樣的地點撿起相同模樣的菌子。 無論吃過多少的山珍海味, 總還是會讓吃菌人時常回味起那盤辣子炒乾巴菌的清香、那碗蔥煮雞樅菌的清甜、那盆菌子火鍋的濃香……, 並等待著來年菌季再次吃遍那些吃不夠的美味精靈。

“目露”, 易門遊子時時滾燙的鄉愁。 它濃縮在遊子離別易門時的依依不捨中, 飽含在遊子歸向易門時的迫不及待裡。 一說起菌, 腦海裡滿是孩童時代翻山越嶺找菌的無憂無慮, 滿是與親朋好友穿梭密林尋菌的濃情厚意。 一說起菌子, 腦海裡滿是家鄉親人盼著兒女回去的深深呼喚,

滿是異鄉遊子因生活牽絆想回回不去的濃濃鄉愁。

出菌的季節, 還是去易門吧!從昆楚高速的安豐營站下去, 一路賓士在寬敞的二級公路, 一路感受淳樸的鄉村氣息, 一路看看道路兩旁的玉米、稻穀、烤煙、葡萄、梨子、桃子……, 然後到易門城的野生菌交易市場, 看看菌子的千奇百怪, 到野生菌食管, 嘗嘗菌子的美味濃香。 如果還覺得不過癮, 還可以帶上相機, 到彝家村寨找個嚮導, 去山裡的密林中尋找“目露”的芳蹤, 與菌精靈們來一次親密的邂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