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都在說創業O2O跑腿,到底怎麼跑才是正確的姿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們的收入水準不斷提高, 同樣也促進了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和服務類行業的興起。 尤其是隨著“懶人經濟”的興起, 越來越多的事情都不用自己親自動手。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 “你出錢, 我跑腿”的經濟現象應運而生, 這種似乎只在一線城市才有的新興業務, 也猶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個小城市興起。

多年專注O2O軟體產品研發, 小咖科技在這裡願為新經濟模式下註冊跑腿公司的創業者們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見解, 供參考、討論。

首先我們來看看究竟什麼是“互聯網跑腿”?“跑腿”, 本意就是幫人辦事。 現在是指通過幫助別人而收取一定報酬的一種職業, 跑腿公司也成為一個便民式服務行業。 而所謂“互聯網跑腿”, 就是將原本就存在的各種傳統服務形式, 如社區綜合平臺、家政護理、生鮮配送、社區外賣、便利零售、維修維護、上門送洗、廢品回收等,

利用大資料和移動互聯網技術, 將購買行為和消費行為分離, 實現更高效、更便捷的一種O2O服務模式。

單一O2O跑腿模式

說到單一跑腿模式, 也是現在大部分跑腿公司採取的模式。 由於跑腿市場的硬性需求, 和移動互聯技術的成熟, 大量基於代買、代辦、代辦事、同城送取等勞務性的跑腿服務公司開始逐力市場。 作為傳統跑腿公司來說, 其主要利潤收入來自于跑腿服務費, 然而由於運輸成本高, 再加上一些行業運輸的特殊性, 比如生鮮配送, 運輸環節需冷鏈保鮮, 以及其他人工費, 使得跑腿利潤微乎其微。 因此, 按照傳統思路來說, 想要增加盈利收入, 就不得不盡可能多的增加跑腿業務量, 踐行“薄利多銷”的商業邏輯來做大自己的跑腿蛋糕。

但他們逐漸會發現, 好像10個人跑腿和50個人跑腿似乎是差不多的, 雖然單子提上去了, 但隨之而來的成本也提上去了, 並不能找到一個有效的溢價突破口。 單獨的靠增加業務量, 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出路。

眾包+借力跑腿新風向標

其實以這些年流行起來的網約車企業作參考和對比, 比如滴滴, 對於跑腿公司來說, 眾包模式將是未來趨勢。 只要條件符合, 人人都可以接單, 成為跑腿的從業人員。 雖然這種模式下, 省去一大筆全職開支, 跑腿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 只留部分維護人員便能運轉起數以百萬使用者的龐大系統。 然而, 這種模式一旦徹底成型, 又會像滴滴一樣, 外邊的人想進來,

裡邊的人想出去, 每個人都想分得一杯羹, 結果最後只是費力不討好。 難道跑腿公司就沒有新的出路了嗎?

當然有, 視野決定格局, 格局決定高度。 對於跑腿公司而言, 或許也應該轉換下思路, 只有試著將自己從傳統跑腿模式中解放出來, 尋求新方式, 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這種方式就是借助大平臺資源, 將自己本身的業務進行擴大化發展。

平臺式跑腿模式

去年底, 湖北武漢一客戶, 從小咖科技購買了一套軟咖跑腿系統。 在為公司持續服務的過程中, 我們同客戶一起就當前的跑腿服務市場進行了調研, 並就下一輪市場動向進行了嚴密分析。 大家一致認同, 跑腿服務要突破現有盈利瓶頸, 需要進一步拓寬業務範圍,

升級盈利模式, 尋找新的增長點。

跑腿行業想做強大就必須學會借力, 共贏, 最大程度上將現有資源進行利用, 未來將會有更多跑腿公司步入上述跑腿公司的節奏, 將當地跑腿業務進行升級, 將當地生活服務進行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結合跑腿服務本身特點, 做平臺化的跑腿運營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