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韶山“路長制”管理成效初顯

湘潭線上6月29日訊管好一條路, 帶動一大片。 今年5月, 韶山創新推出“路長制”管理機制, 市區22條主次幹道實現“一路一長”全覆蓋。 “路長制”的實施, 帶來了轄區主次幹道的順暢無阻, 帶來道路周邊市容環境的整潔美觀, 帶來道路輻射片區的綜合環境大提升。

全方位聯動 實現制度化

韶山市推出責任路段“路長制”管理模式, 對韶山城市管理、文明城市創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7名市級領導牽頭認領城市主次幹道, 成為“路長”, 分別對全市22條主次幹道和94家責任單位, 實行督查巡視和組織協調工作, 形成領導引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路長”以上率下, 促使市容市貌得到提升。 針對每條主次幹道的衛生清潔、文明經營、環境秩序等內容, 37名“路長”深入一線, 定期或不定期在責任路段現場辦公, 督查巡視責任單位主體責任, 及時發現問題, 當場開出“不文明清單”, 並組織協調處理問題。 職能部門配合“路長”的指揮調度, 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 遇到無法當場處理的問題, 巡查人員將問題回饋至“路長制”QQ群, 韶山市創建辦則以交辦函的形式交由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處理。 每個路段責任單位則積極落實“六包”(包市民勸導、包衛生整治、包良好秩序、包文明經營、包督查落實、包宣傳氛圍)責任, 確保文明城市創建長效化。

韶山市韶山路周邊環境整治任務繁重,

韶山市委書記楊曉軍主動認領這條路。 日前, 楊曉軍實地察看了韶山路附近車站農貿市場, 對市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並啟動“路長制”工作機制, 組織協調, 責任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 6月20日, 我們來到車站農貿市場發現, 市場明亮寬敞、攤位整齊規範、地面乾淨整潔。 值得一提的是, 為了進一步改善市場環境, 提升管理水準, 商務部門、市場方新劃了電動車停車位, 滿足市民停車需求, 市場內外停車更有序, 安裝電子屏滾動播放經營戶“紅黑榜”, 促使經營戶規範經營。

為了促使“路長制”落實到位, 韶山市強化考核, 通過“帽子”、面子制約, 採取督查問責機制, 考核排名末位元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在講評會上表態發言的視頻,

將在本地媒體上滾動播放, 促進問題整改到位, 任務落到實處。 通過進一步壓實市級領導“指揮長”的政治責任, 職能部門“戰鬥員”的主體責任, 責任單位“排頭兵”的帶領責任, “路長制”實現制度化, 助力城市治理向縱深發展。

党幹群聯合 實現常態化

韶山市城區延安路長約200米, 處於城區與農村的“插花”地帶, 城市管理問題突出。 寬窄不一、“高低錯落”的人行道不便行走, 遭市民詬病。 自“路長制”實施以來, 延安路的“路長”從市民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 協調有關職能部門改造道路兩側人行道, 方便過往行人。 延安路也是一條商業老街, 基礎設施陳舊, 尤其是延安路附近社區路面坑窪不平, 雨天積水, 市民反映強烈。 人行道暢通後,

“路長”組織相關部門著手改造周邊社區的道路、污水管網, 清洗街面立面, 施劃停車位等, 城市管理範圍得到擴展延伸, 使路暢、環境美、人心順。

“路長制”實施一個多月來, 韶山市共收集整改問題300多個, 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等影響市容市貌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通過領導幹部與責任路段“全方位”對接, 市民群眾與文明創建“零距離”接觸, 創建辦協調各部門將矛盾問題“一時間” 解決, 韶山市形成了全民共建共用的常態化管理格局。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