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西元素在時報金犢獎舞臺美麗綻放

隨著第26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圓滿落下帷幕, 熱鬧的場面逐漸消褪, 參加比賽的兩岸學子又重新回歸求學常態, 一切仿佛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 但廣西元素在時報金犢獎中的美麗綻放, 給具有26年歷史的“華人青年創意奧斯卡獎”這道美麗的風景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留下了永恆的經典瞬間, 將永載兩岸青年文創交流的歷史。

桂台合作互利雙贏

4月20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南寧中關村雙創示範基地視察時, 對創新創業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讓適宜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開花結果”。 本屆時報金犢獎就是“兩岸大學生創意比賽”這顆適宜的種子在“八桂大地”這片適宜的環境中開花結果的生動體現,

旺旺中時傳媒集團首次與省(區)級台辦合作攜手推進兩岸青年創新創意工作, 廣西也借助時報金犢獎的專家資源優勢, “引智入桂”助推廣西傳統產業轉型和旅遊產業升級, 實現了創意比賽模式的創新發展和互利雙贏。 正如廣西台辦主任李東興在時報金犢獎複決審致辭中所說的那樣, 雙方合作非常愉快, 實現了時報金犢獎第一次有廣西參賽命題、第一次在廣西舉辦校園分享會、第一次在廣西舉辦複決審, 第一次在廣西舉辦創意研討會, 達到了提升廣西城市形象宣傳、提升廣西高校創意創作水準的“雙提升”目的,
希望與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繼續合作, 攜手共進做桂台文化創意合作的“黃金搭檔”。 臺灣《旺報》6月21日以《時報金犢獎總決審首次走進廣西》為題, 用一個版面的篇幅報導了在廣西南寧舉辦時報金犢獎總決審的盛況, 其中在橫縣和桂林舉辦的兩場研討會佔據了大量的篇幅。

參加時報金犢獎複決審的25名專家, 包括了5家跨國公司和6家上市公司的創意總監, 10余位是創意公司的負責人, 通過在廣西的參訪, 他們找到了創意發展的新領地。 時報金犢獎創始人張金石表示, 目前臺灣的創意產業在島內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小, 應該到大陸發展, 大陸西部是臺灣創意產業投資的窪地, 是臺灣創意產業可以盡情發揮的新天地。

臺灣英賽品牌行銷顧問公司董事長曾百川表示, 近期將率從事創意民宿產業的團隊到南寧訪問, 尋找合作發展旅遊產業的商機。

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公司總經理林淑黛表示, 大陸西部與東部相比, 在創意產業上發展相對滯後, 但西部第一、第二產業發展蓬勃, 創意產業的融入, 將可大大提高傳統產業的品牌效應和產品附加值。 時報金犢獎組委會和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就開設金犢魔法學院問題進行了初步溝通, 達成了合作共識。 研討會的舉辦, 也讓廣西企業對時報金犢獎有了全面的認識, 正積極籌畫選送明年時報金犢獎命題, 橫縣巧恩茶業公司負責人梁巧恩表示, 這幾年一直在致力做茉莉花的文創產業,

今年剛接觸了時報金犢獎, 就吸引了我, 非常想依託這個平臺進行合作, 借此整合兩岸的創新創意資源。 我們團隊現在已開始在擬定命題, 希望參加2018年時報金犢獎活動, 收穫到好創意好作品, 助推企業發展。

廣西學子大放異彩

本屆時報金犢獎廣西有17所高校近1000件作品參賽, 盤點本屆時報金犢獎的獲獎者名單, 廣西籍學子在此次比賽中大放異彩, 取得了1個金獎、2個銀獎的優異成績。

目前就讀于吉林動畫學院的廣西北海籍學子胡錫銘在本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上, 憑藉其設計的“泉頭光電手環”產品設計, 獲得了金獎;憑藉其設計的“百瑞源24節氣枸杞”廣告設計, 獲得了銀獎。 他在頒獎典禮上身披超人的披風上臺領獎,

做出了“一飛沖天”的超能力造型, 展現了廣西籍大學生的青春活力和風采, 成為頒獎典禮上的明星。 6月28日, 他將參加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兩岸大學生創客營活動。 他表示, 金犢獎是廣告屆的奧斯卡, 能拿到金獎是對自己專業最大的認可!作為土生土長的八桂子弟, 對家鄉的一草一木有太深的感情, 參與家鄉的命題創作有極大的先天優勢, 今後有廣西參賽命題時將積極創作, 通過時報金犢獎宣傳家鄉, 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2017年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學院廣告系的廣西平南籍學子覃詩雯的畢業設計《你很文創》參賽作品, 被評為2017年最佳畢業設計作品銀獎, 該作品是以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學院為物件所拍攝的學院宣傳推廣視頻, 視頻的背景音樂也是她本人的原創歌曲。覃詩雯表示,已經第4次參加時報金犢獎的創作比賽,之前僅得過初審二等獎和佳作獎,但都沒在複審拿過名次,這次獲得了銀獎,是送給自己畢業的最好禮物。她目前在台資文創企業廈門奧美廣告公司工作,到這單位工作的原因就是非常喜歡這家公司的作品,覺得這裡的發展空間很大。

壯鄉風情華麗現身

在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上林縣渡河公和唱山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年近80歲的“壯族阿婆”韋青媛,給頒獎典禮帶去了極富壯族民族特色的原生態山歌,在廣西秀美風景畫面的襯托下,現場刮起了一股強勁的“最炫廣西民族風”,把頒獎典禮的氣氛推向最高潮。韋青媛還親手給到場的重要嘉賓獻上了上林渡河公香囊和壯鄉人民的吉祥祝福,受到在場嘉賓的追捧和稱讚,廣西元素在時報金犢獎頒獎現場爆棚滿滿。4位網紅實況轉播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的盛況,將廣西風情傳達給兩岸的萬千網友。網紅“Cataleya”表示,廣西原生態風光和淳樸民風十分吸引網友,在映客直播和花椒直播中,線上人數最高時達到4萬,大家對廣西的評價很高,都希望找機會去體驗一把廣西風情。

嘉賓對廣西養生文化嘖嘖稱奇。頒獎典禮上,當主持人介紹廣西上林縣2012年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目前健在的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116歲,80歲以上的老人達11500多人時,大家都表示難以置信。當瞭解到上林縣自古尊崇“子孝家和、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傳統美德,造就了上林人平和豁達、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百姓生活自由、自在、自然,自然環境原生態,再看到年近80歲的韋青媛老人的精力充沛的表演後,對上林縣長壽之鄉的奇跡不再懷疑,對長壽之鄉充滿嚮往。

嘉賓對廣西山水青睞有加。在第26屆“時報金犢獎”複決審期間,創意評審專家一行先後到橫縣參觀了廣西順來茶業公司、北京張一元茶業公司、橫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中華茉莉園、橫縣茉莉花交易市場,品嘗了橫縣特色菜肴;實地考察桂林山水文化——灕江、陽朔西街“地球村”文化和台資企業——世外桃源文創理念,觀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對廣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深刻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名不虛傳。

南寧題材深受關注

南寧市台辦和上林縣政府共同推出的“廣西南寧市‘後花園’——上林縣旅遊形象廣告設計”命題共收到參賽作品653件,其中大陸作品400多件,臺灣作品200多件。初審入圍獲獎作品168件,複審獲獎作品數量22件,最終有5件作品獲獎。獲得上林命題金獎的是由魯迅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院長趙璐指導,王超義、王炳懿倆同學創作的《上林益壽圖》;銅獎由華中農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院老師楊豔君指導、張薇同學創作的《民族篇、風光篇、養生篇》;銀獎空缺。由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王超月創作的《上林養成生之地》、《上林長壽之地》、《連它們都想過去住》等三幅作品獲是指定品牌類/2017華人十大青年設計師佳作獎。廣西台辦和上林縣“壯族阿婆”韋青媛給獲得金獎和銅獎的同學頒發了獎盃。

獲得上林命題金獎的王超義和王炳懿同學都是魯迅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的二年級研究生,他們是時報金犢獎的常客,獲得過2016年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三等獎和25屆時報金犢獎花果山美猴王形象設計的金獎,可以說是實力不俗、聲名顯赫。主創王超義表示, 我們主要圍繞上林養生的特色展開設計,“上林益壽”的主題十分貼切上林的特色,我們又分析了上林為什麼會益壽的三方面原因,分別是“山水益壽”、“綠林益壽”、“人文益壽”。海報的整體視覺設計為一個“壽”字,突出主題;三幅海報分別提取“上林松樹”“上林山水”和“上林寺廟”,將這些圖形抽象簡化為具有現代設計感的圖形與“壽”字結合,海報風格清雅簡潔,高山流水,林木蔥郁,寺院幽靜,頗有南寧“後花園”之韻味。他們的指導老師趙璐對她的這兩個得意弟子也是讚賞有加,趙璐在獲獎感言中用去年的網路熱詞來激勵兩岸學子,不要貪圖安逸,如果天天“葛優躺”,吃瓜吃餅吃烤魚片當可樂群眾,最後只能換來“藍瘦香菇”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結果;如果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如參加時報金犢獎等,以此煥發出洪荒之力,發揮出創意超能力,持續發揚工匠精神,持之以恆去探索,一定能創造出靚麗多姿的青春畫卷。

獲得上林命題銅獎的張薇同學表示,我看到比賽命題的時候,第一眼就選中了上林的命題,因為一直很嚮往去廣西旅遊,在做這個作品的時候,我對廣西做了很多的功課,也瞭解了壯族的文化,我的創作目的很純粹,所以也採用比較樸實的表達手法,現在的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少都會有些浮躁,我希望通過我的創作,能讓我們以更純粹的目的來面對生活,找到一個能放鬆身心的後花園,上林之所以是長壽之鄉,我想也是因為人心的純粹,我也希望能以此來弘揚傳統民族文化,讓更多人看到我們中國一些還不廣為人知的好地方。對我的創作,我覺得還有很多能提升的空間,我也會繼續努力,流覽了上林旅遊的官網,覺得上林真的很美,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到上林實地看看。(黃旭升)

視頻的背景音樂也是她本人的原創歌曲。覃詩雯表示,已經第4次參加時報金犢獎的創作比賽,之前僅得過初審二等獎和佳作獎,但都沒在複審拿過名次,這次獲得了銀獎,是送給自己畢業的最好禮物。她目前在台資文創企業廈門奧美廣告公司工作,到這單位工作的原因就是非常喜歡這家公司的作品,覺得這裡的發展空間很大。

壯鄉風情華麗現身

在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上林縣渡河公和唱山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年近80歲的“壯族阿婆”韋青媛,給頒獎典禮帶去了極富壯族民族特色的原生態山歌,在廣西秀美風景畫面的襯托下,現場刮起了一股強勁的“最炫廣西民族風”,把頒獎典禮的氣氛推向最高潮。韋青媛還親手給到場的重要嘉賓獻上了上林渡河公香囊和壯鄉人民的吉祥祝福,受到在場嘉賓的追捧和稱讚,廣西元素在時報金犢獎頒獎現場爆棚滿滿。4位網紅實況轉播了時報金犢獎頒獎典禮的盛況,將廣西風情傳達給兩岸的萬千網友。網紅“Cataleya”表示,廣西原生態風光和淳樸民風十分吸引網友,在映客直播和花椒直播中,線上人數最高時達到4萬,大家對廣西的評價很高,都希望找機會去體驗一把廣西風情。

嘉賓對廣西養生文化嘖嘖稱奇。頒獎典禮上,當主持人介紹廣西上林縣2012年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目前健在的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116歲,80歲以上的老人達11500多人時,大家都表示難以置信。當瞭解到上林縣自古尊崇“子孝家和、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傳統美德,造就了上林人平和豁達、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百姓生活自由、自在、自然,自然環境原生態,再看到年近80歲的韋青媛老人的精力充沛的表演後,對上林縣長壽之鄉的奇跡不再懷疑,對長壽之鄉充滿嚮往。

嘉賓對廣西山水青睞有加。在第26屆“時報金犢獎”複決審期間,創意評審專家一行先後到橫縣參觀了廣西順來茶業公司、北京張一元茶業公司、橫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中華茉莉園、橫縣茉莉花交易市場,品嘗了橫縣特色菜肴;實地考察桂林山水文化——灕江、陽朔西街“地球村”文化和台資企業——世外桃源文創理念,觀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對廣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深刻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名不虛傳。

南寧題材深受關注

南寧市台辦和上林縣政府共同推出的“廣西南寧市‘後花園’——上林縣旅遊形象廣告設計”命題共收到參賽作品653件,其中大陸作品400多件,臺灣作品200多件。初審入圍獲獎作品168件,複審獲獎作品數量22件,最終有5件作品獲獎。獲得上林命題金獎的是由魯迅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院長趙璐指導,王超義、王炳懿倆同學創作的《上林益壽圖》;銅獎由華中農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院老師楊豔君指導、張薇同學創作的《民族篇、風光篇、養生篇》;銀獎空缺。由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王超月創作的《上林養成生之地》、《上林長壽之地》、《連它們都想過去住》等三幅作品獲是指定品牌類/2017華人十大青年設計師佳作獎。廣西台辦和上林縣“壯族阿婆”韋青媛給獲得金獎和銅獎的同學頒發了獎盃。

獲得上林命題金獎的王超義和王炳懿同學都是魯迅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的二年級研究生,他們是時報金犢獎的常客,獲得過2016年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三等獎和25屆時報金犢獎花果山美猴王形象設計的金獎,可以說是實力不俗、聲名顯赫。主創王超義表示, 我們主要圍繞上林養生的特色展開設計,“上林益壽”的主題十分貼切上林的特色,我們又分析了上林為什麼會益壽的三方面原因,分別是“山水益壽”、“綠林益壽”、“人文益壽”。海報的整體視覺設計為一個“壽”字,突出主題;三幅海報分別提取“上林松樹”“上林山水”和“上林寺廟”,將這些圖形抽象簡化為具有現代設計感的圖形與“壽”字結合,海報風格清雅簡潔,高山流水,林木蔥郁,寺院幽靜,頗有南寧“後花園”之韻味。他們的指導老師趙璐對她的這兩個得意弟子也是讚賞有加,趙璐在獲獎感言中用去年的網路熱詞來激勵兩岸學子,不要貪圖安逸,如果天天“葛優躺”,吃瓜吃餅吃烤魚片當可樂群眾,最後只能換來“藍瘦香菇”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結果;如果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如參加時報金犢獎等,以此煥發出洪荒之力,發揮出創意超能力,持續發揚工匠精神,持之以恆去探索,一定能創造出靚麗多姿的青春畫卷。

獲得上林命題銅獎的張薇同學表示,我看到比賽命題的時候,第一眼就選中了上林的命題,因為一直很嚮往去廣西旅遊,在做這個作品的時候,我對廣西做了很多的功課,也瞭解了壯族的文化,我的創作目的很純粹,所以也採用比較樸實的表達手法,現在的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少都會有些浮躁,我希望通過我的創作,能讓我們以更純粹的目的來面對生活,找到一個能放鬆身心的後花園,上林之所以是長壽之鄉,我想也是因為人心的純粹,我也希望能以此來弘揚傳統民族文化,讓更多人看到我們中國一些還不廣為人知的好地方。對我的創作,我覺得還有很多能提升的空間,我也會繼續努力,流覽了上林旅遊的官網,覺得上林真的很美,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到上林實地看看。(黃旭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