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日本成為單身大國 專家支招改變家庭觀念

荒川和久介紹日本的“單身大國”現狀

國際線上報導:時下, 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不婚, 日本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單身大國”。

6月28日, 日本外國記者中心邀請單身問題專家荒川和久介紹造成單身人口驟增的原因, 並嘗試尋找解決對策。 荒川和久認為, 日本人單身主要是出於經濟因素考量, 而最好的對策就是改變固有的家庭觀念, 讓所有人都能更自由地選擇生活方式。

荒川和久是日本為數不多的專門研究單身問題的社會學家。 日本的單身問題到底有嚴重?荒川介紹說:“到2035年, 日本將有一半的人口是單身者。 屆時, 有配偶人口將有5200萬人, 而單身人口將達到4800萬人。 所謂單身者, 並不僅僅是沒有結婚的人, 也包括離婚和喪偶的人。 人們總說高齡化是日本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並沒有錯, 但事實上, 單身的人比老年人的數量還要多。 根據2015年的統計, 一輩子不結婚的男性大約為23%,

而女性則有14%。 到了2035年, 預計每三名男性就有一人終身不娶, 而女性則五人中就有一人終身不嫁。 ”

日本之所以成為“單身大國”, 原因是多方面的, 荒川和久說:“男女比例失調也是個問題。 日本的未婚人口中, 男性比女性多出300萬人。 此外, 日本的離婚率也在增加, 同時一人一戶的情況也在增加。 日本夫婦加孩子的構成被認為是‘標準家庭’。 到了2035年, 這樣的‘標準家庭’將僅占全部家庭總數的23%, 而一人一戶的情況將占到總數的近四成。 事實上, 從2010年開始, 日本的一人一戶家庭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了‘標準家庭’。 ”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 統計顯示, 自1991年後日本的單身人口出現了迅猛增長的勢頭, 恰與泡沫經濟崩潰時間點重合。

荒川和久經過研究發現, 原來日本的單身率居高不下和經濟因素直接掛鉤。 他說:“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後, 工薪族的工資就一直在下降。 其實, 年收入和未婚率有非常緊密的聯繫——男性的收入越少越容易單身, 而女性則收入越高越容易單身。 我認為, 這體現了日本男性更願意娶比自己收入低的女性, 而女性則更願意嫁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 從明治時代開始的家庭觀念, 讓大家認為男人就應該養家, 在日本無論男女都被這種觀念牢牢束縛。 在考慮結婚與否的時候, 這種傾向也十分明顯。 絕大多數女性都認為結婚的好處主要來自經濟上, 以前也有不少女性是為了愛情結婚, 但這一數位年年都在下跌。
與女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男性為了經濟上更寬裕而選擇單身的比例占絕大多數。 簡單說就是, 女性是為了錢而結婚, 而男性則是為了錢而不結婚。 在結婚與否這件事情上, 男女因為金錢因素而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根據荒川和久研究, 年收入能否達到300萬日元(約合18.2萬元人民幣)是日本男性能否順利成婚的一個指標性資料。 統計顯示, 年收入不足300萬日元的日本男性在尋找伴侶時會十分困難。

不過, 在荒川和久看來, 單身率一路走高並不一定是壞事。 他以300年前的江戶時代舉例, 當時, 生活在江戶(今天的東京)的男性大約是女性人口的兩倍, 因此近半數男性終身未娶, 而當時的離婚率更高達今天的3倍。 但是, 人數龐大的單身人群卻催生了不少今天被認為是日本標誌性的文化:為了讓單身男性吃飽,

江戶人發明了壽司、天婦羅;為了給單身男性提供去處, 江戶有了屋台店、居酒屋;為了滿足單身男性的精神需求, 江戶時代發明了浮世繪、cosplay和漫畫前身的黃表紙……。 荒川和久最後說:“今後, 無論是不婚者還是單身者, 都一定會越來越多。 我認為, 應該不拘泥於‘婚姻’這種形式而組成新模式的家庭。 不生孩子也可以養孩子, 生了孩子也可以給別人養, 讓全社會的成人來撫養孩子, 我們需要導入這樣‘擴張家庭’的概念。 人生於世, 總要盡一些社會責任。 單身的人也不能說顧好了自己就不管別人了。 不管單身還是結婚, 成年人應該在共同撫養未成年人的過程中, 建立關係鬆懈的新形式的‘擴張家庭’,這就是我的提議。”

需要強調的是,組建“擴張家庭”的建議僅僅是荒川和久的一家之言,在日本並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少子高齡化仍然是日本政府致力解決的社會問題,而單身人群不斷增加顯然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如何激發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不讓經濟因素成為組建家庭的障礙,這才是今後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

建立關係鬆懈的新形式的‘擴張家庭’,這就是我的提議。”

需要強調的是,組建“擴張家庭”的建議僅僅是荒川和久的一家之言,在日本並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少子高齡化仍然是日本政府致力解決的社會問題,而單身人群不斷增加顯然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如何激發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不讓經濟因素成為組建家庭的障礙,這才是今後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