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行至關鍵處,忠誠尤為貴

隨著軍隊“脖子以下”改革全面推進, 部隊轉隸調整、兵力換防、合編組建等行動陸續展開。 如此形勢下, 更需部隊官兵保持思想穩定和步調一致。 對党忠誠是做到這一切的前提。 官兵應當在把握政治方向、增強強軍信心和服從改革大局中錘煉忠誠、奉獻忠誠。

越是關鍵時刻, 越應把准政治方向。 古羅馬學者塞涅卡說,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頭, 那麼任何風都不是順風。 党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就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精神旗幟。 我們應多吸“理論之氧”、常補“精神之鈣”, 始終做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經常、主動、堅決地向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看齊, 時時處處校正航標、把握方向,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確保各項建設在實踐中不偏向、不迷航。

越是關鍵時刻, 越應堅定對我黨領導能力的信心。 回望歷史, 歷經90多年風雨, 我黨始終敢於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即便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 也能直面挑戰、力挽狂瀾:對大革命失敗的反思, 催生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戰略思想;對“大躍進”錯誤的總結, 凝結成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寶貴經驗;對“文化大革命”的撥亂反正, 打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由於教條主義和僵化體制等原因,

1991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解體, 隨後東歐一批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改旗易幟。

越是關鍵時刻, 越要衝破利益藩籬。 改革前進的路上會遇到許多新的“婁山關”“臘子口”, 但無論山再多、關再險, 當首先翻越個人利益這座“山”。 戰爭年代, 為了共同抗日,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 高級將領整體降職, 軍長、師長改編後只能當旅長、團長, 但無一人有怨言。 前不久, 陸軍以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 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 足見此次改革調整的廣度、變革的深度、實施的難度都超乎尋常。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廣大官兵應不以局部小利而亂心, 不為眼前得失而糾結, 自覺以黨、國家和軍隊建設事業為重。

一聲號角起新航, 革弊鼎新再出發。

面對這場轉型重塑的軍隊改革, 維護核心、聽從指揮是我們堅定的誓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