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紹興東鑒湖要建國家濕地公園 昨舉行濕地公園評估會

水鄉紹興, 正在為再添一處國家級濕地公園而努力。 6月28日, 紹興申報創建鑒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評估會在紹舉行, 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嚴承高帶隊的國家評估組,

對紹興市創建情況進行了分析評估。 這也標誌著鑒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規劃區人文歷史悠久

籌建中的鑒湖國家濕地公園西起平水東江, 東至越城、上虞交界處, 主要涉及越城區皋埠鎮、陶堰鎮, 核心由洋湖泊、百家湖和白塔洋“三湖”及浙東古運河組成, 規劃總面積989公頃。 濕地面積約692公頃, 濕地率近70%。

作為“江南水鄉”的一個縮影, 這個東鑒湖核心區塊蘊含著我市悠久燦爛的人文歷史。 由東漢會稽太守馬臻修築、彙聚三十六源之水而成的鑒湖, 是紹興人民的“母親湖”。 經過上千年的演變, 大湖漸漸湮廢, 形成湖泊、河道等各種濕地類型。 位於陶堰和皋埠境內的百家湖、白塔洋、洋湖泊正是留存至今的3處最大的古鑒湖遺跡,

具有較高的水利和人文研究價值。 作為“大運河”文化遺產申請項目主體之一而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浙東古運河, 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 浙東古運河最初開鑿的部分——山陰故水道, 正是規劃中這個濕地公園北部境內的一段, 全長約16.7公里。

這裡的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 調查顯示, 區域內分佈有維管束植物91科、209屬、261種, 其中濕地植物占149種, 包括野菱、水蕨等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共記錄鳥類103種, 包括鴛鴦、鶚、赤腹鷹、紅隼、等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其他還記錄有魚類29種, 兩栖爬行類6種, 獸類12種。

去年開始啟動創建

據瞭解, 經紹興市委市政府專題會議確定,

紹興市於2016年7月開始啟動鑒湖國家濕地公園創建相關工作。 去年底, 紹興市成功創建鑒湖省級濕地公園。 今年4月28日, 通過省林業廳向國家林業局提交相關申報材料, 紹興市正式申報創建鑒湖國家濕地公園。

據《規劃》, 鑒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將以“保護提升鑒湖水質、打造平原水網濕地景觀、傳承水鄉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 共劃分為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五大區域進行分期分類建設管理。

6月28日, 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 評估組專家圍繞自然條件、管理基礎、申報材料等多方面, 對紹興市創建工作推進情況進行“把脈號診”, 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東鑒湖不但人文歷史積存豐厚, 而且生態區位重要, 是蕭紹平原和錢塘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 更重要的是, 其包含的‘湖泊-河流-稻田’複合生態系統和水網性濕地景觀結構, 在江南平原水網地區具有極強典型性和代表性。 ”專家們認為, 憑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紹興完全有條件建成一個國內有示範性和獨特性的國家濕地公園。

下一步, 紹興市將按照專家組提出的相關評估和指導意見, 對規劃進行修改完善, 並由省相關部門再次評審。 之後, 將形成最終申報材料, 接受國家專家組的考察和評審。

目前, 紹興市已創建成功兩處國家級濕地公園, 分別是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諸暨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

(原標題《紹興東鑒湖要建國家濕地公園了我市昨舉行申報創建鑒湖國家濕地公園評估會》), 原作者 周國勇。 編輯朱銀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