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尋訪成昆鐵路利子依達遺跡

利子依達事故遺跡

從烏斯河車站出來, 走上壯觀的大渡河大橋

大橋全長 483.6米, 兩岸共有9孔32米鋼板梁, 主跨為1孔144米。

橋下水流湍急

抬頭仰望橋頂

向著事故遺址方向, 曾經的鐵路路基變成了村民的中央大道

道路兩側已蓋起了許多民房

勤勞的人民在路邊開墾出了肥沃的梯田

誰能想到這條看似溫柔、清澈見底的小溪竟然是中國鐵路史上最大慘烈事故的罪魁禍首

輕鬆淌水而過

孤零零的橋墩屹立在滿目蒼夷的亂石堆中,好像在述說著那個淒慘的夜晚發生的故事。

1981年7月9日,成昆線尼日至烏斯河間的利子依達鐵路大橋被泥石流沖塌,正在通過的442次列車2台機車、1輛行李車和1輛客車墜入大渡河內,造成130人失蹤和死亡,146人受傷,線路中斷15天;

某度百科驚心動魄的描述:1981年7月9日淩晨1時30分許,大渡河支流利子依達溝爆發泥石流,把溝口的17米高、百多米長的利子依達大橋沖毀。

1時41分,由格裡坪開往成都的442次直快旅客列車在尼日站與成都開往金江站(今攀枝花站)的211次快車交會之後,由尼日站開出。然而一件不和諧的事件發生了,原來就在442次列車開出尼日車站僅僅一分鐘後,尼日站向前方烏斯河站為442次列車報點期間發現電話中斷,線路不通,無法聯絡,這也就是說前方鐵路出現山崩地裂的重大事故了,尼日車站的寧靜一去不復返,值班人員等待著442次列車隨時可能傳來的噩耗,此時442次列車什麼都不知道,正以疾快的速度奔向一個黑暗的山洞,此山洞名叫奶奶包隧道,名字聽上去溫暖而有趣,而這個夜晚,它即將殘忍的把442次列車引入死亡的包圍圈。1時45分,列車以時速40公里速度駛進奶奶包隧道,剛開始的時候一切正常,但是在轉過隧道曲線之後,一件令司機無法想像的事情發生了,原來按照正常的軌道,列車出隧道後就要開上利子依達鐵路大橋,穿過大橋繼續前行,毫無疑問轉過隧道曲線的時候,司機應該看的到一座堅固的大橋和一條平坦的鐵路,可是在那個時候列車司機王明儒發現的卻是一個無法解釋的可怕場面,那就是看不到前方利子依達大橋鐵軌的反光了,這也就意味著前方沒鐵路了,也沒大橋了,迎接442次列車的是一個巨大的,空蕩蕩的山谷,這時列車上醒著的人都驚呆了,司機應該是出於一種職業本能,便嘗試以緊急制動把列車刹停,車上的人尖叫著,不知發生了什麼,命運就開始倒計時了,只見列車距離隧道口越來越近,10米,5米,1米,由於從隧道通往大橋的路段是下坡段,坡度達14,列車未能在橋面中斷位置前停下。1時46分,兩輛機車、13號行李車、12號郵政車及3輛客車車廂(9至11號)從橋墜下,其中機車及11至13號車墜入大渡河中,9號和10號車則掉在岸邊,8號硬座車廂在橋頭的隧道內被強大的衝擊力撞出鋼軌,翻覆在隧道口外。但由於司機的果斷刹車,後面的七節車廂停在隧道裡,這之中有700多名乘客的生命終被得救。

同樣視角

站在橋墩上,極目四望,寂靜的深溝裡山風勁厲

一旁的大渡河翻卷咆哮

廢棄的奶奶包隧道,裡面堆放了許多村民的雜物

巨石也禁不住歲月的摧殘,風化開裂

站在離垮塌處5米位置,可以想像司機行到此處看見鋼軌沒有了的絕望心情

回望事故跡址,讓我們更加增添對大自然的敬畏,感受生命的可貴

大渡河鐵路橋已成為我鐵工人和附近村民的唯一通過。橋高風大水急,我恨不得扶著走。然而,村民們習以為常,騎著摩托車呼嘯而過,如同耍雜技。

三十多年過去,如今的小鎮已非昔比

(作者:行走成昆)

誰能想到這條看似溫柔、清澈見底的小溪竟然是中國鐵路史上最大慘烈事故的罪魁禍首

輕鬆淌水而過

孤零零的橋墩屹立在滿目蒼夷的亂石堆中,好像在述說著那個淒慘的夜晚發生的故事。

1981年7月9日,成昆線尼日至烏斯河間的利子依達鐵路大橋被泥石流沖塌,正在通過的442次列車2台機車、1輛行李車和1輛客車墜入大渡河內,造成130人失蹤和死亡,146人受傷,線路中斷15天;

某度百科驚心動魄的描述:1981年7月9日淩晨1時30分許,大渡河支流利子依達溝爆發泥石流,把溝口的17米高、百多米長的利子依達大橋沖毀。

1時41分,由格裡坪開往成都的442次直快旅客列車在尼日站與成都開往金江站(今攀枝花站)的211次快車交會之後,由尼日站開出。然而一件不和諧的事件發生了,原來就在442次列車開出尼日車站僅僅一分鐘後,尼日站向前方烏斯河站為442次列車報點期間發現電話中斷,線路不通,無法聯絡,這也就是說前方鐵路出現山崩地裂的重大事故了,尼日車站的寧靜一去不復返,值班人員等待著442次列車隨時可能傳來的噩耗,此時442次列車什麼都不知道,正以疾快的速度奔向一個黑暗的山洞,此山洞名叫奶奶包隧道,名字聽上去溫暖而有趣,而這個夜晚,它即將殘忍的把442次列車引入死亡的包圍圈。1時45分,列車以時速40公里速度駛進奶奶包隧道,剛開始的時候一切正常,但是在轉過隧道曲線之後,一件令司機無法想像的事情發生了,原來按照正常的軌道,列車出隧道後就要開上利子依達鐵路大橋,穿過大橋繼續前行,毫無疑問轉過隧道曲線的時候,司機應該看的到一座堅固的大橋和一條平坦的鐵路,可是在那個時候列車司機王明儒發現的卻是一個無法解釋的可怕場面,那就是看不到前方利子依達大橋鐵軌的反光了,這也就意味著前方沒鐵路了,也沒大橋了,迎接442次列車的是一個巨大的,空蕩蕩的山谷,這時列車上醒著的人都驚呆了,司機應該是出於一種職業本能,便嘗試以緊急制動把列車刹停,車上的人尖叫著,不知發生了什麼,命運就開始倒計時了,只見列車距離隧道口越來越近,10米,5米,1米,由於從隧道通往大橋的路段是下坡段,坡度達14,列車未能在橋面中斷位置前停下。1時46分,兩輛機車、13號行李車、12號郵政車及3輛客車車廂(9至11號)從橋墜下,其中機車及11至13號車墜入大渡河中,9號和10號車則掉在岸邊,8號硬座車廂在橋頭的隧道內被強大的衝擊力撞出鋼軌,翻覆在隧道口外。但由於司機的果斷刹車,後面的七節車廂停在隧道裡,這之中有700多名乘客的生命終被得救。

同樣視角

站在橋墩上,極目四望,寂靜的深溝裡山風勁厲

一旁的大渡河翻卷咆哮

廢棄的奶奶包隧道,裡面堆放了許多村民的雜物

巨石也禁不住歲月的摧殘,風化開裂

站在離垮塌處5米位置,可以想像司機行到此處看見鋼軌沒有了的絕望心情

回望事故跡址,讓我們更加增添對大自然的敬畏,感受生命的可貴

大渡河鐵路橋已成為我鐵工人和附近村民的唯一通過。橋高風大水急,我恨不得扶著走。然而,村民們習以為常,騎著摩托車呼嘯而過,如同耍雜技。

三十多年過去,如今的小鎮已非昔比

(作者:行走成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