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感恩 圓了“安居夢”

黃岡新視窗網(通訊員 夏全勇)碧瓦白牆, 排列有序, 走近方高坪董壋集中安置點, 就被那徽派風格的農村新居所吸引。

安置點前面建成了文化活動小廣場,

廣場正前方和右邊各有一排二層的房屋, 左邊和中間是五排一層的房屋, 右邊是一排二層的房屋, 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 門前都掛起了成對的紅燈籠, 房前屋後都統一規劃了綠化帶, 已經入住的老人悠閒地在門前樹蔭下小憩, 附近的孩童在門前的草坪裡捉蟲子, 好一片安詳的新村生活畫卷!

“目前, 一期已經建成, 董壋等10個村的37戶90人順利集中入住;二期正在建設, 計畫今年再安置12戶24人, 2017年全面完成49戶114人的總安置目標。 ”隨行的方高坪鎮黨委副書記胡民介紹, “嚴格按照國家政策, 設計時既落實每人25平方米面積控制標準, 又考慮生活設施齊全、結構佈局合理, 同時確保房屋及配套設施品質,

讓國家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真正把好事辦好!”

走近五保戶詹華仙老人家門口, 門前的易地扶貧搬遷明白卡清楚地顯示, 家裡兩口人, 房屋面積50平方米。 走進家裡, 進門是客廳, 裡面有一間房, 廚房、衛生間配套齊全。 看到家裡面有四位老人正在打橋牌, 我們不忍過於打擾很快便離開了。

在一戶二層樓的安置房前,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走了出來, 老人穿著很休閒得體, 我們上前與老人拉起了家常。 老人介紹, 自己姓汪, 今年72歲, 是來給女兒看家的, 女婿前些年意外死亡, 女兒帶著兩個外孫女生活, 現在大外孫女在外地讀大學, 小外孫女在縣城讀高中, 女兒經駐村幹部介紹到縣殘聯食堂做飯, 支持兩個孩子上學。 “原來女兒一家住的是土坯方,

下大雨、起大風就擔驚受怕。 後來為了孩子讀書, 到外面打工, 房子每人照看就垮了, 一家人到處租房子住, 過著流浪的生活。 如今党的政策好, 農發行提供資金支援, 給女兒建了房安了家。 ”老人帶領我們參觀了女兒的新家, 介紹了房屋格局, 一樓有一廳一室一廚一衛50平方米、二樓有一室一衛一陽臺25平方米, 對房子的佈局很滿意。 得知我們就要離開, 老人一再挽留在家裡喝口水, 一再地感謝黨和政府, 感謝農發行!在離開的那一刻, 我們被老人的感謝感動了, 內心滿是暖意。

胡民介紹, 按照5.7萬元/人的標準控制建房成本, 去年建成的一期工程已經按照合同約定支付80%的工程款, 全鎮去年搬遷安置118戶196人, 累計支付了近900萬元,

縣農發行提供全部建設資金, 根本上保證了搬遷扶貧工作。

在離開董壋安置點的路上, 團風支行行長徐亞軍介紹, 近兩年來, 該行累計支付精准扶貧易地搬遷資金5800余萬元, 支持全縣1200多貧困群眾搬進新房;此外, 還對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投放1.7億元, 對縣城周邊村搬遷的安置房建設給予1.5億元的信貸支持, 支持農戶住進了新房圓了“安居夢”, 也為城市發展拓展了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