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我國首家腫瘤微創介入醫生集團成立,多點執業模式促進高端技術落地

昨日, 腫瘤微創介入論壇在京召開, 在本屆論壇上,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專家曹連元教授、中國醫師學會介入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介入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鄒英華教授、華醫英諾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趙修文、重山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魯東成, 共同宣佈我國首家腫瘤微創介入治療醫生集團正式成立, 並獲得重山資本醫療健康專項基金的天使輪投資。

華醫英諾醫生集團與重山資本簽約儀式

華醫英諾腫瘤微創介入醫生集團成立剪綵儀式

曹連元教授表示:“‘十三五’期間, 國家全面推動分級診療體系的建設。 隨著老百姓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 如何把醫生的潛力調動出來、發揮出來, 為社會服務, 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醫生集團的出現本質就是為老百姓提供醫療服務, 隨著醫生自由執業的政策逐步明朗, 醫生集團的成立和發展, 不僅有助於緩解我國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 讓醫療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患者也能接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同時也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發展方向, 對於提升我國整體醫療水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專家曹連元教授

微創介入療法開創腫瘤治療新局面

根據2017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公佈的最新癌症資料, 匯總了全國347家癌症登記點的資料顯示: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 相當於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得了癌症

在人類與惡性腫瘤鬥爭的歷程中,

手術、化療、放療是截止目前最有效的三大治療手段, 這三大治療手段在治療惡性腫瘤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傳統治療手段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不僅會對正常組織造成傷害, 還會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

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 腫瘤治療從“破壞性治療”逐漸向“建設性治療”的新模式轉變, 以微創與生物免疫治療為代表的新型綜合治療模式, 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發展方向。

鄒英華教授在發言中提到:“傳統外科手術認為腫瘤治療最優的選擇, 但是目前來看, 越來越多的手術, 是向微創發展。 為什麼呢?因為病人的獲益最大, 可以獲得同等的療效、更少的創傷、減少住院時間、增加門診治療,

使病人總體費用大大降低。 ”

中國醫師學會介入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介入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鄒英華教授

微創介入治療是在影像導引下進行的, 以最小的創傷(不用切皮, 僅有穿刺針眼)將器具或藥物置入到病變組織, 對其進行物理、機械或化學治療的微創技術。 在某些疾病領域,微創介入治療已經成為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案。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 NCCN)發佈的美國癌症治療指南,微創介入治療已經被公認為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治療。

《世界抗癌宣言》2020年目標:癌症患者能獲得及時準確的診斷、多種模式的優質治療、康復保健、支持和姑息治療,包括獲得必要的藥物和醫療技術服務。

鄒英華教授表示:“腫瘤微創介入治療借助現代化的影像設備,可以針對病灶進行精准治療,將藥物盡可能地控制在癌變區域。不動刀、不麻醉、直達病灶,保證療效最大化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身體正常組織的傷害。同時因為介入治療的創口很小,可以在反復進行治療的同時,不影響患者身體的恢復,副作用較小”。

醫生集團助推新技術,多點執業打造新模式

醫生集團主要源于歐美國家,是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組織機構。根據美國醫療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年的報告統計,在美國,僅有5.6%的執業醫師直接受雇于醫院,高達83%的執業醫師則加入醫生集團。2015年的統計報告顯示,全美約有28.43萬個醫生執業團體,其中56.06%僅有1名醫生坐診,超過20人以上的醫生集團達2936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這是政策層面,首次把“自由執業”和“醫生集團”納入頂層設計之中,規劃綱要的出臺為中國醫生執業體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7年4月1日,國家衛計委發佈的 《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醫師多點執業制度在法律層面不再存在任何阻礙。

針對目前醫療體系下醫療資源分別不均,地市下級醫院診治水準有待提高,80%的患者湧到大的三甲醫院的現狀。鄒英華教授表示:“按照國家目前已經開放的情況,給醫生‘鬆綁’,推動醫生多點執業。通過醫生集團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為基層醫院提供更好的技術,提高基層醫療的合作水準;另一方面,使患者能夠留在基層,得到高品質的診療服務,從而真正為我們國家的分級診療做出貢獻。”

華醫英諾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趙修文表示:“華醫英諾醫生集團的特點可以用‘領域專注、目標專一、運營專業’來概括。華醫英諾醫生集團聚焦腫瘤微創介入領域,聚集了國內權威的專家及醫生,集團內部專家全部為來自於大型教學類三甲醫院的副主任以上級醫師,其中核心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均為主任醫師,具備豐富的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經驗。”

華醫英諾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趙修文

重山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魯東成表示:“重山資本專注于醫療大健康投資,先後在醫療垂直領域投資了數十家公司,本次投資也標著資本對醫生集團模式的認可。醫生集團符合當前國家醫療衛生改革的政策方針,醫生集團這一醫療服務模式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狀況充分證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重山資本很榮幸能以資本的力量推動中國腫瘤微創介入治療事業的發展,助力醫生集團模式進一步的探索與實踐。”


重山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魯東成

近些年來,醫生集團正在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以專科技術為重點業務的企業,華醫英諾未來的發展規劃也備受各界的關注,趙修文表示:“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目前在國內仍處於發展階段,我們希望將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最權威的經驗進行分享,回應國家分級診療的號召,通過與合作醫院的科室共建,幫助合作醫院提升專科品牌影響力,持續發展醫院學術、診療水準、優化分級診療,最終使廣大患者獲益。”

在某些疾病領域,微創介入治療已經成為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案。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 NCCN)發佈的美國癌症治療指南,微創介入治療已經被公認為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治療。

《世界抗癌宣言》2020年目標:癌症患者能獲得及時準確的診斷、多種模式的優質治療、康復保健、支持和姑息治療,包括獲得必要的藥物和醫療技術服務。

鄒英華教授表示:“腫瘤微創介入治療借助現代化的影像設備,可以針對病灶進行精准治療,將藥物盡可能地控制在癌變區域。不動刀、不麻醉、直達病灶,保證療效最大化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身體正常組織的傷害。同時因為介入治療的創口很小,可以在反復進行治療的同時,不影響患者身體的恢復,副作用較小”。

醫生集團助推新技術,多點執業打造新模式

醫生集團主要源于歐美國家,是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組織機構。根據美國醫療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年的報告統計,在美國,僅有5.6%的執業醫師直接受雇于醫院,高達83%的執業醫師則加入醫生集團。2015年的統計報告顯示,全美約有28.43萬個醫生執業團體,其中56.06%僅有1名醫生坐診,超過20人以上的醫生集團達2936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這是政策層面,首次把“自由執業”和“醫生集團”納入頂層設計之中,規劃綱要的出臺為中國醫生執業體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7年4月1日,國家衛計委發佈的 《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醫師多點執業制度在法律層面不再存在任何阻礙。

針對目前醫療體系下醫療資源分別不均,地市下級醫院診治水準有待提高,80%的患者湧到大的三甲醫院的現狀。鄒英華教授表示:“按照國家目前已經開放的情況,給醫生‘鬆綁’,推動醫生多點執業。通過醫生集團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為基層醫院提供更好的技術,提高基層醫療的合作水準;另一方面,使患者能夠留在基層,得到高品質的診療服務,從而真正為我們國家的分級診療做出貢獻。”

華醫英諾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趙修文表示:“華醫英諾醫生集團的特點可以用‘領域專注、目標專一、運營專業’來概括。華醫英諾醫生集團聚焦腫瘤微創介入領域,聚集了國內權威的專家及醫生,集團內部專家全部為來自於大型教學類三甲醫院的副主任以上級醫師,其中核心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均為主任醫師,具備豐富的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經驗。”

華醫英諾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趙修文

重山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魯東成表示:“重山資本專注于醫療大健康投資,先後在醫療垂直領域投資了數十家公司,本次投資也標著資本對醫生集團模式的認可。醫生集團符合當前國家醫療衛生改革的政策方針,醫生集團這一醫療服務模式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狀況充分證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重山資本很榮幸能以資本的力量推動中國腫瘤微創介入治療事業的發展,助力醫生集團模式進一步的探索與實踐。”


重山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魯東成

近些年來,醫生集團正在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以專科技術為重點業務的企業,華醫英諾未來的發展規劃也備受各界的關注,趙修文表示:“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目前在國內仍處於發展階段,我們希望將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最權威的經驗進行分享,回應國家分級診療的號召,通過與合作醫院的科室共建,幫助合作醫院提升專科品牌影響力,持續發展醫院學術、診療水準、優化分級診療,最終使廣大患者獲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