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不用去西藏,這裡距西安僅60公里,藏著30000㎡絕美稻田和格桑花海!再不去就晚了!

每年西安的夏天總讓人措手不及,

先抑後揚的氣溫步步緊逼,

現在已經到了37°C的地步。

而到了這個時候,

人們很少會提起賞花,

一來過去夏天除荷花外少有鮮花可賞。

二來春天百花爭豔也才剛剛過去。

加上最近太陽暴脾氣、雲朵不給力等客觀因素,

有此閒情逸致之人又少兩成。

其實夏天並非都是火爐,

也並不是只有荷花一家獨大。

西藏格桑花正值妙齡,

漫山遍野煞是好看。

但通向西藏之路何其遙遠,

沿途艱難險阻也不是常人可以承受。

開心的是,

我們在距離西安60公里的藍田,

發現這樣一處不為人知的小眾去處:

整整30000㎡絕美稻田+格桑花海!

這個夏天, 有的約了!

藍田玉山鎮

家門口的格桑花海

“格桑”為藏語,

意為好時光。

在每年春天和夏天的交接之時,

是雪域高原最為璀璨美好的季節。

而藍田玉山,

六十公里的距離相比起西藏,

簡直就像是出門左轉一般。

不但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不輸西藏,

還沒有強烈的紫外線和高原反應。

咱陝西人自己的地盤,

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科普一下:

格桑花並不是僅僅指的是一種花,

西藏之上的野花,

統統都被稱之為格桑花。

而藍天玉山格桑花多為紅色和白色,

紅色讓人覺得熱烈,

白色讓人覺得純潔。

兩色花混在一起時,

而遠遠望去,

混成了一抹粉色,

是一股子小仙女風格~

▼ 摘自太平洋攝影博客 流星先生作品《格桑花開》,拍攝地:藍田玉山鎮

不只格桑花

一望無際的絕美稻田

鮮花成海,綠苗相伴。

格桑花海旁邊,

接連著幾十畝的稻田。

夕陽西下,

方塊稻田陪著這片花海,

延到了天半邊。

禾苗搖擺,流水潺潺,

拼湊一個藍田小江南。

格桑花開還未盡,一片稻香隨風來。

父親的宅

來藍田必看的大師之作

花海稻田前浪漫一番過後,

這裡有一個“世界級”必須要看看。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

來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馬清運的建築作品就坐落於此。

點選連結可進行詳細閱讀:

距離西安30公里的藍田縣玉山鎮,不起眼的小村子裡竟然有這些洋玩意!

▼ 父親的宅

▼ 玉川酒莊(世界第一例眾籌酒莊)

▼ 井宇

來藍田必吃美食

沒個小一千年歷史都不敢拿出來

來藍田自然不能單單看花,

填飽肚子也是重要的事情。

雖然離西安不遠,

歷史悠久的特色美食小吃卻是不少~

桂花稠酒

李白鬥酒詩百篇傳說中,

就是此酒。

一般酒清澈,此酒粘稠,

一般酒辛辣,此酒綿甜。

此酒雖然可以健胃、活血,

卻還是酒勁強力。

所以古代文人來長安便飲桂花稠酒,

效仿李白,

卻醉倒不計其數。

飲上兩杯,

如今雖然學不了李白,

咱們還可以選個李白召喚師峽谷走一波呀~

金線油塔

提起來像金色的細線,

放下卻又像鬆軟的油塔,

所以取名為金線油塔。

唐朝時候,

這個還叫做“油塌”,

為唐丞相段文昌家中一女廚師所擅長,

是一種蒸餅。

流傳到民間後,

經由歷代廚師精心升級,

才有了現在這般模樣,

口感鬆軟溫潤,油而不膩。

藍田蔥花大餅

藍田本地大蔥就是一絕,

而蔥花大餅和麵方法也不簡單,

要做到不粘手、不粘盆、柔軟。

撒鹽、抹油、撒蔥花、幹麵粉,

一氣呵成。

雙面烙成金黃,

油潤酥脆,

可惜就是太頂飽了,

不然一定吃的停不下來。

樓祝手工空心掛麵

此面以藍田樓祝村命名,

此村位於玉山鎮北約2公里,

相傳戰國時期,

秦王嬴政為完成統一大業連年征戰。

一日行到秦嶺南麓,

見一老漢懸掛此面,

便令其煮食。

口感圓滑,香味四溢,

放入鍋中久煮不爛。

吃貨嬴政大喜,

地方官吏之後連年進貢,

也就流傳了下來。

再看看現在外面那些包裝妖豔的掛麵,

這才是是正經掛麵嘛!

藍田高饌 (zhuàn) 蒸饃

用麥面製成的高饌蒸饃,

相傳為漢高祖劉邦所創,

在藍田白鹿原廣為流傳。

饃想四溢,

筋道耐嚼,

男女老少皆喜之。

看到這裡,

老司機們,

最近週末天氣不錯,

看看花海、聞聞稻香,

吃一份金線油塔,

帶一壇桂花稠酒。

前方路況也十分良好,

小心做好中暑防曬準備~

向著藍田玉山發車吧!

科普一下:

格桑花並不是僅僅指的是一種花,

西藏之上的野花,

統統都被稱之為格桑花。

而藍天玉山格桑花多為紅色和白色,

紅色讓人覺得熱烈,

白色讓人覺得純潔。

兩色花混在一起時,

而遠遠望去,

混成了一抹粉色,

是一股子小仙女風格~

▼ 摘自太平洋攝影博客 流星先生作品《格桑花開》,拍攝地:藍田玉山鎮

不只格桑花

一望無際的絕美稻田

鮮花成海,綠苗相伴。

格桑花海旁邊,

接連著幾十畝的稻田。

夕陽西下,

方塊稻田陪著這片花海,

延到了天半邊。

禾苗搖擺,流水潺潺,

拼湊一個藍田小江南。

格桑花開還未盡,一片稻香隨風來。

父親的宅

來藍田必看的大師之作

花海稻田前浪漫一番過後,

這裡有一個“世界級”必須要看看。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

來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馬清運的建築作品就坐落於此。

點選連結可進行詳細閱讀:

距離西安30公里的藍田縣玉山鎮,不起眼的小村子裡竟然有這些洋玩意!

▼ 父親的宅

▼ 玉川酒莊(世界第一例眾籌酒莊)

▼ 井宇

來藍田必吃美食

沒個小一千年歷史都不敢拿出來

來藍田自然不能單單看花,

填飽肚子也是重要的事情。

雖然離西安不遠,

歷史悠久的特色美食小吃卻是不少~

桂花稠酒

李白鬥酒詩百篇傳說中,

就是此酒。

一般酒清澈,此酒粘稠,

一般酒辛辣,此酒綿甜。

此酒雖然可以健胃、活血,

卻還是酒勁強力。

所以古代文人來長安便飲桂花稠酒,

效仿李白,

卻醉倒不計其數。

飲上兩杯,

如今雖然學不了李白,

咱們還可以選個李白召喚師峽谷走一波呀~

金線油塔

提起來像金色的細線,

放下卻又像鬆軟的油塔,

所以取名為金線油塔。

唐朝時候,

這個還叫做“油塌”,

為唐丞相段文昌家中一女廚師所擅長,

是一種蒸餅。

流傳到民間後,

經由歷代廚師精心升級,

才有了現在這般模樣,

口感鬆軟溫潤,油而不膩。

藍田蔥花大餅

藍田本地大蔥就是一絕,

而蔥花大餅和麵方法也不簡單,

要做到不粘手、不粘盆、柔軟。

撒鹽、抹油、撒蔥花、幹麵粉,

一氣呵成。

雙面烙成金黃,

油潤酥脆,

可惜就是太頂飽了,

不然一定吃的停不下來。

樓祝手工空心掛麵

此面以藍田樓祝村命名,

此村位於玉山鎮北約2公里,

相傳戰國時期,

秦王嬴政為完成統一大業連年征戰。

一日行到秦嶺南麓,

見一老漢懸掛此面,

便令其煮食。

口感圓滑,香味四溢,

放入鍋中久煮不爛。

吃貨嬴政大喜,

地方官吏之後連年進貢,

也就流傳了下來。

再看看現在外面那些包裝妖豔的掛麵,

這才是是正經掛麵嘛!

藍田高饌 (zhuàn) 蒸饃

用麥面製成的高饌蒸饃,

相傳為漢高祖劉邦所創,

在藍田白鹿原廣為流傳。

饃想四溢,

筋道耐嚼,

男女老少皆喜之。

看到這裡,

老司機們,

最近週末天氣不錯,

看看花海、聞聞稻香,

吃一份金線油塔,

帶一壇桂花稠酒。

前方路況也十分良好,

小心做好中暑防曬準備~

向著藍田玉山發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