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國醫正骨:“根治”腰椎,如何用好三伏貼與康復鍛煉

平樂郭氏正骨

中醫藥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洛陽歷代名醫層出不窮, 是中醫藥學的主要發祥地, 在中醫藥學的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龍門石窟, 平樂正骨, 國花牡丹, 水席古都”並稱為洛陽四絕。

平樂正骨即洛陽平樂郭氏正骨, 醫術源於河南省洛陽市平樂村。 自郭祥泰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在平樂村創立平樂郭氏正骨醫術以來, 其後的幾代傳人都秉承祖訓, 致力於中醫骨傷醫學的發展、創新, 使得源遠流長的平樂正骨, 由治病救人的民間樸素醫技上升為造福人類的中華骨傷科學。

平樂郭氏正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套保健操動作簡單, 容易掌握, 具有放鬆腰肌, 軟化韌帶, 促使腰椎生理彎曲度恢復, 降低椎間盤內壓等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一

1. 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 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 同時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鬆。

起身運動

2. 單膝牽伸

牽拉一側膝關節直至感覺到下腰部及臀部適度的牽伸, 另側膝關節重複相同動作。

單膝牽伸

3. 中腰段牽伸

胸部朝地面, 盡可能的前伸上體。

中腰段牽伸

4. 仰臥起坐

將足置於高位, 手臂放於頸後或胸前, 整個骨盆放平, 抬高頭部和肩關節。

仰臥起坐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二

1. 骨盆提升

通過腹部和臀部肌肉, 使背部貼進床面。

骨盆提升

2. 後伸運動

手置於後背, 使上半身離開床面, 同時保持下巴收緊。

後伸運動

3. 俯臥髖關節後伸

保持膝關節鎖緊, 同時使下肢離開床面8-10釐米。

俯臥髖關節後伸

4. 異側肢體伸展

保持一側膝關節鎖緊, 同時使下肢離開床面8-10釐米, 同時另側上肢抬高。

異側肢體伸展

腰椎間盤突出保健操三

1. 靠牆牽伸

一側上肢支撐牆面, 另側上肢輔助髖關節緩慢下牆面活動。

靠牆牽伸

2. 坐位下腰部牽伸

坐位膝關節分開, 身體前彎, 保持對下腰部舒適的牽伸。

坐位下腰部牽伸

3. 下身軀幹旋轉

雙膝併攏至於胸前, 從身體一側向另一側活動, 下落至床面。

下身軀幹旋轉

4. 股四頭肌牽伸

使小腿靠近臀部, 直至感到合適的牽伸在大腿前側。

股四頭肌牽伸

中醫保守治療:“三伏貼”黑膏藥外敷

中醫學理論說:“三伏貼可疏通經絡, 調理氣血, 寬胸降氣, 健脾和胃, 鼓舞陽氣, 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 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

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迴圈、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治則治法:活血化瘀, 消腫止痛。 平樂郭氏正骨膏藥源自正骨世家, 專注骨病300年,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精選三十餘味藥材, 舒筋活血, 消腫止痛。 使用後, 藥物不經過消化道, 不經過血液迴圈, 透過皮膚快速直達病灶, 省去消化吸收、血液迴圈兩大環節, 既不傷五臟六腑, 又提高了治療速度, 堅持使用治療頸椎、腰椎、肩周炎等骨病效果顯著。

貼敷方法:膏藥分別貼敷

黑膏藥特性

膏藥遇溫則烊化而具有粘性, 能粘住患處, 應用方便, 藥效持久, 便於收藏攜帶, 經濟節約。 膏藥有較多的藥物組成, 適合治療多種疾患。 平樂郭氏正骨外用膏藥有郭祖紅方痛可帖、太乙膏、活血止疼膏、接骨止疼膏、活血接骨止痛膏幾種。 閃扭筋傷或關節脫位可用活血止疼膏;創傷骨折、筋傷,勞損性疼痛可用接骨止痛膏;惡瘡節腫,癰疽可應用太乙膏。目前臨床中廣泛應用活血止疼膏和接骨止疼膏合方活血接骨止痛膏。科技的發展,在活血接骨止痛膏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研製出橡皮膏製劑舒筋活血祛痛膏。

傳統膏藥的配製。是將藥物浸入純真芝麻油中,通過加熱熬煉後,再加入鉛丹。經過“下丹收膏”製成膏藥,以老嫩合度、富有粘性、烊化後能固定於患處,貼之即粘、揭之易落者為佳。膏藥熬成後浸入水缸中浸泡數天,再藏於地下三尺以去火毒,可減少對皮膚的刺激,防止發生接觸性皮炎。攤膏藥時,將已熬成的膏藥置於小鍋中用文化加熱烊化,然後攤在膏藥皮紙或布上備用。一次儘量攤完,以免多次加熱有效揮發成分散失,影響療效。

黑膏藥

三伏貼貼敷操作規範

貼敷三伏貼

1、貼敷時機一般在每年夏季,農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在三伏天期間也可進行貼敷,每5天貼敷一次。

2、貼敷時間

(1)成人每次貼藥時間為2—6 小時,兒科患者貼藥時間為0.5—2小時。(2)具體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同時考慮患者的個人體質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病人如自覺貼藥處有明顯不適感,可自行取下。

3、療程連續貼敷3年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後,患者可以繼續進行貼敷,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4、貼敷部位 貼敷的部位一般以腰椎大穴為主。

黑膏藥的使用加熱方法:

1、可以用吹風機加熱。

2、可以把開水灌入塑膠瓶中,把膏藥放在瓶子外面加熱。

3、應用蠟燭或廚房天然氣上加熱,一定要稍遠距離加熱,有被點燃危險。

第1、2種加熱方法危險性較低,溫度也適中。

黑膏藥粘貼。

1、黑膏藥粘貼前最好用生薑講貼敷部位擦拭下,再粘貼。

2、粘貼黑膏藥時,請勿穿貴重衣物,一旦被黑膏藥污染,清洗困難,可以用蘇打粉對水後浸泡。後再用一般清潔產品清洗。

3、治療一般軟組織疾病,建議粘貼8-12小時後,將膏藥取下,休息8-12小時後,再次將膏藥加熱後粘貼,可降低皮膚過敏風險。

皮膚上遺留黑膏藥的清洗

可以選擇蘇打粉兌水後輕輕擦拭皮膚清洗,或風油精、花露水、卸妝油、植物油等也可用於清洗。

夏季貼敷後,有可能會出現以下的正常反應:

1、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2、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3、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就醫。

凡事都有其兩面性,什麼事兒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所以中醫特別講究辨證。我們都應本著客觀、理智、公正的態度,來評價中醫裡很多祖傳的治療方法,既不要誇大了它的治療作用和範圍,但也不要用“封建迷信”來定義它。

它能傳承這麼多年,一定有它的道理。

寫在最後

保守療法,需要患者本身理清治療思路,不要盲目嘗試、更換。最重要的,保守療法持續時間比較長,貴在堅持二字。平樂郭氏正骨:lyajsw01。請記住,天熱是治療頸椎、腰椎、肩周炎、滑膜炎等骨病問題的最佳時期!

醫患合作,動靜結合是中醫骨傷科治療的重要措施,平樂郭氏正骨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四自療法”,自捏、自撾、自拿、自摩。我們平樂郭氏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每一位元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自我鍛煉方法,通過醫生與患者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堅持練習,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閃扭筋傷或關節脫位可用活血止疼膏;創傷骨折、筋傷,勞損性疼痛可用接骨止痛膏;惡瘡節腫,癰疽可應用太乙膏。目前臨床中廣泛應用活血止疼膏和接骨止疼膏合方活血接骨止痛膏。科技的發展,在活血接骨止痛膏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研製出橡皮膏製劑舒筋活血祛痛膏。

傳統膏藥的配製。是將藥物浸入純真芝麻油中,通過加熱熬煉後,再加入鉛丹。經過“下丹收膏”製成膏藥,以老嫩合度、富有粘性、烊化後能固定於患處,貼之即粘、揭之易落者為佳。膏藥熬成後浸入水缸中浸泡數天,再藏於地下三尺以去火毒,可減少對皮膚的刺激,防止發生接觸性皮炎。攤膏藥時,將已熬成的膏藥置於小鍋中用文化加熱烊化,然後攤在膏藥皮紙或布上備用。一次儘量攤完,以免多次加熱有效揮發成分散失,影響療效。

黑膏藥

三伏貼貼敷操作規範

貼敷三伏貼

1、貼敷時機一般在每年夏季,農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在三伏天期間也可進行貼敷,每5天貼敷一次。

2、貼敷時間

(1)成人每次貼藥時間為2—6 小時,兒科患者貼藥時間為0.5—2小時。(2)具體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同時考慮患者的個人體質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病人如自覺貼藥處有明顯不適感,可自行取下。

3、療程連續貼敷3年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後,患者可以繼續進行貼敷,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4、貼敷部位 貼敷的部位一般以腰椎大穴為主。

黑膏藥的使用加熱方法:

1、可以用吹風機加熱。

2、可以把開水灌入塑膠瓶中,把膏藥放在瓶子外面加熱。

3、應用蠟燭或廚房天然氣上加熱,一定要稍遠距離加熱,有被點燃危險。

第1、2種加熱方法危險性較低,溫度也適中。

黑膏藥粘貼。

1、黑膏藥粘貼前最好用生薑講貼敷部位擦拭下,再粘貼。

2、粘貼黑膏藥時,請勿穿貴重衣物,一旦被黑膏藥污染,清洗困難,可以用蘇打粉對水後浸泡。後再用一般清潔產品清洗。

3、治療一般軟組織疾病,建議粘貼8-12小時後,將膏藥取下,休息8-12小時後,再次將膏藥加熱後粘貼,可降低皮膚過敏風險。

皮膚上遺留黑膏藥的清洗

可以選擇蘇打粉兌水後輕輕擦拭皮膚清洗,或風油精、花露水、卸妝油、植物油等也可用於清洗。

夏季貼敷後,有可能會出現以下的正常反應:

1、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2、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3、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就醫。

凡事都有其兩面性,什麼事兒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所以中醫特別講究辨證。我們都應本著客觀、理智、公正的態度,來評價中醫裡很多祖傳的治療方法,既不要誇大了它的治療作用和範圍,但也不要用“封建迷信”來定義它。

它能傳承這麼多年,一定有它的道理。

寫在最後

保守療法,需要患者本身理清治療思路,不要盲目嘗試、更換。最重要的,保守療法持續時間比較長,貴在堅持二字。平樂郭氏正骨:lyajsw01。請記住,天熱是治療頸椎、腰椎、肩周炎、滑膜炎等骨病問題的最佳時期!

醫患合作,動靜結合是中醫骨傷科治療的重要措施,平樂郭氏正骨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四自療法”,自捏、自撾、自拿、自摩。我們平樂郭氏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每一位元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自我鍛煉方法,通過醫生與患者共同參與、密切合作,堅持練習,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