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親愛的外婆,你不要傷心

傷害

小恬恬2歲, 是我妹妹的女兒, 她自出生, 便由我母親照料。

但因為母親這輩子內心創傷極深, 她對小恬恬總是喜怒無常。 母親出生在山區,

家窮, 加上外公重男輕女, 她從小就活在被嫌棄、被毆打的陰影中。 18歲, 母親出嫁。 父親不僅家窮而且脾氣暴躁, 時不時對母親實施家暴。 因為沒有念過書, 又缺乏自省能力, 母親無法改變現狀, 導致這一生對人對事都充滿怨氣。

我和弟妹都是在打罵聲中長大的, 但因為我們都受了良好的教育, 所以後來在長大離家後, 都漸漸療愈了家庭帶來的傷害。 但是, 誰能想到, 母親將傷害轉嫁給了小外孫。

有一次, 小恬恬在床上尿了兩次, 加上拒絕吃飯, 母親怒不可遏, 對孩子破口大駡:“死孩子, 我要打死你……”她罵了很久都不願停下, 小恬恬一直在哭, 並試圖靠近她, 拉她的手, 哭喊著:“外婆, 外婆, 抱抱……”母親卻粗暴地甩開她, “死孩子,

滾開……”

在這個過程中, 我一直試圖制止母親, 沒想到反而加劇了她的憤怒與指責。 聽著小恬恬撕心裂肺地喊著“外婆抱抱”, 我趕緊抱起她:“小恬恬不哭, 阿姨抱你。 外婆現在心情不好, 讓外婆自己待著好嗎?”

小恬恬卻完全聽不進我的勸慰, 滿臉淚水地喊著:“我要外婆。 ”她掙脫我的懷抱, 重新跑到母親身邊。 小恬恬內心是恐懼的, 她知道是自己讓外婆生氣了, 她一定要得到外婆寬恕的擁抱, 才會心安。

我都快流淚了, 母親卻一直沒有停止怒駡。 那一刻, 我在想, 有多少孩子, 正在以弱小的身心, 替不快樂的大人承擔創傷呢?

痛苦

不知何時起, 我們才意識到, 小恬恬對大人的玩笑話, 變得越來越敏感。 有一次, 妹妹帶她出去玩。 天色已晚,

小傢伙玩興正濃, 不想回家, 妹妹就隨口說:“再不聽話, 媽媽就丟了崽崽。 ”小恬恬頓時大驚失色, 瞪大眼睛, 說:“不要丟, 媽媽不要丟……”

心理學一直在反復重申:在人世間所有的關係中, 最大的恐懼就是被拋棄。 妹妹當時意識到自己犯了個錯, 急忙說:“好的, 媽媽不丟, 媽媽說著玩兒的。 ”

我想, 作為大人, 最可怕的一面, 就是認為自己很愛孩子, 卻永遠在做傷害孩子的事。 有人說:“不要太把孩子當回事, 不打不罵, 會無法無天。 ”可有多少人知道, 孩子因為在打罵聲中成長, 而對這個社會充滿敵意, 難以產生快樂的情緒?甚至有的孩子在長大後, 總是跟父母針鋒相對, 因為她們的內心永遠都在恐懼、不安。 而這些恐懼、不安, 來自於童年。 當她們長大,

就會將這種痛苦、傷害, 繼續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如何才能終結呢?只能通過自省去改變。

接納

我決定和母親聊聊。 一天午後, 家裡只有我、小恬恬和她。 我和她坐在沙發上, 看著小傢伙追一個球, 她笑著跑來跑去, 歡騰不已。 我知道, 不能指責母親, 要包容和接納她, 這樣, 她才會願意去改變。

我看著她的眼睛, 輕聲說:“媽, 我懂你, 想想你這一生, 什麼苦都受盡了, 累出一身病。 現在, 你幫妹妹帶孩子, 腰疼得都站不起來, 頭髮也全都白了, 還是吃力不討好……所以, 你有時候發脾氣, 我能理解你。 不管你怎麼樣, 我愛你, 媽……”

母親的眼淚, 一點點地湧出眼眶。 這是因為她的苦難被人懂得。 她說:“我知道我脾氣不好, 但是, 我就是心裡苦啊……”

小恬恬跑過來,

奶聲奶氣地說:“外婆哭了。 ”她從紙盒裡抽出紙, 抬起頭, 舉著手, 幫外婆擦拭眼淚。 母親哭得更傷心了。

那天下午, 我們聊了很多, 聊往事, 聊現在, 聊孩子, 聊未來。 母親終於肯低頭:“對孩子發火, 我曉得是不對的。 但有時候, 我是控制不住啊, 你說怎麼辦呢?”

我說:“沒有關係, 有脾氣是正常的, 你記住兩點就好。 第一是發火之前, 告訴自己, 再忍一分鐘。 想一想, 小恬恬真的是有意搗亂的嗎?你真的有必要那樣罵她嗎?第二呢, 就是發了火的話, 你要在發火之後, 向小恬恬道歉, 一定要告訴她, 這不是她的錯, 請她原諒。 ”

晚上吃完飯, 母親回房休息, 小恬恬也跟著去玩。 我忙完手中的事後, 也想進去, 還未推開門, 就聽見母親柔和的聲音:“小恬恬, 請你原諒外婆, 外婆有時候發火,不是因為你做錯了……小恬恬是最棒的寶寶……”

我靠在門邊,內心湧動,又一次沒忍住眼淚。

外婆有時候發火,不是因為你做錯了……小恬恬是最棒的寶寶……”

我靠在門邊,內心湧動,又一次沒忍住眼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