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1歲兒子心臟驟停,倒在公車上……這位醫生媽媽的行動讓人淚奔

“當時, 若有人懂得在他胸口重重捶一拳, 他年輕的心臟就有可能複跳。 ”辛長征是福建省立金山醫院婦產科副主任。 去年初, 她21歲的兒子在福州公車上心臟驟停倒下, 十幾分鐘內無人出手相救, 送到醫院時, 早已回天乏力。

這一年多, 她投入到心肺復蘇等公益培訓中。 她期待:“萬一再出現類似的事情, 能夠救他一兩個人。 不要讓其他父母遭受切膚之痛。 ”

通過幫助他人, 她也慢慢走出悲痛。

“救了那麼多人,

卻救不回自己的孩子”

去年初, 21歲的高遠, 乘坐福州公車出門。

這名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大三的學生身高183釐米,

獲得校跳高、短跑、籃球、游泳等各種獎項, 是一名運動健將。

辛長征說, 一個這麼陽光, 這麼健壯的孩子, 誰能想得到他會突然走掉, 而且走到我們的前面。 後來, 我們去調取公車上的監控錄影。 他出事的十幾分鐘內, 公車上面沒有一個人出手相救。 如果先救一下, 我的孩子可能就回來了。 看到這個錄影, 我真的是心都碎了。 我曾經也在想“為什麼, 我們救了那麼多人的命, 卻救不回我的孩子?”

這麼一個美好生命的逝去, 令人心痛。

“生命真的就在呼吸之間, 非常脆弱。 ”辛長征說, 我和愛人都是做醫生的, 本身就接觸生死, 生離死別的場面特別多, 但從來沒有像發生在自己身上這般深刻。

高遠還是福州大學跳高紀錄保持者。

做心肺復蘇等公益培訓,

慢慢走出悲痛

失獨之痛, 痛徹心扉。 辛長征說, 高遠走的時候得到了很多來自長輩、老師、同學們的關愛。 所以, 他們夫妻就想怎麼把這種愛傳出去。

辛長征採訪視頻

“多少生命就像自己的孩子這樣, 因為無人懂得急救技能, 而讓生命流逝。 我們不希望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於是就參加了‘心手相連, 點亮生命’的心肺復蘇普及公益活動。 ”辛長征說, 她到高遠的學校進行了心肺復蘇培訓, 讓更多的同學掌握這種救人的技能。 萬一有類似情況發生, 能夠救他一兩個人, 都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她也說起, 最近北京機場擺渡車上, 一妙齡女子心臟驟停, 倒在一群心內科專家面前。 醫生們心肺復蘇, 20多秒, 就撿回一條命。 “因為那個時候, 有人出手救你, 是可以死灰復燃的”。

設立助學基金,

擬資助50名貧困學子

辛長征和愛人還在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建一個高遠勵志助學基金, 每年資助5名貧困優秀學子, 每人3000元, 共10年, 可資助50名學生, 共計15萬元, 讓愛傳承。

辛長征夫婦用孩子的名字設立了助學基金。

另外, 辛長征還走進大學校園進行大型科普講座“關愛女性, 遠離傷害”;“攜手抗艾, 從我做起”, 讓同學們有正知、正念。

投身公益活動, 她就能體會到一種寧靜, 一份欣慰。 她說, 其實在做這些事情, 也是為孩子做。 孩子走了, 其實沒有走。 因為愛, 永存。

“人走的時候, 你的靈魂高度高那麼一點點就可以了。 醫生這個特殊的職業, 又賦予我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幫到別人。 那麼儘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辛長征說。

6月26日,福建省立醫院給辛長征頒發從醫30周年紀念證書。

“體悟心中升起的祥和,把祥和帶給我的病人”

今年剛好是辛長征從醫30周年。6月26日是中國醫師節,福建省立醫院給院內26名從醫30年的醫師頒發紀念獎牌,包括辛長征。

聽她講從醫30年感悟,講醫患,講傳承,一切顯得淡然。女本柔弱,為母則強,而一名醫生媽媽,能為他人,為這個社會做的更多。

為了原滋原味還原這名醫者的感悟,我們採用第一人稱敘述。

談醫患:

你都沒覺得做了什麼,

但是病人感激一輩子

現在醫患關係這麼緊張,我覺得雙方都有原因。如果你真正用心去對待病人,有的時候,你都覺得你沒做什麼,但是人家就會記住你。然後,反過來,醫生也覺得很欣慰。

我記得深更半夜來的一個急診:胎盤早剝。差一點點,孩子就保不住了,媽媽也會大出血。孩子出生後去了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有一天,我在門診,產婦愛人就來門診找我,說“我是某某某的愛人。今天我愛人要出院了,謝謝你。”

其實,他是要來塞紅包。我說:“你千萬不要做這種事情。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看到你們平安出院,這樣我們心裡就高興了,別無他求。”

看著科室的錦旗,辛長征會有一種為醫的幸福感。

再過幾天,他女兒出院了,他又和他的母親,專程來到病房,來送錦旗。

其實,醫患之間的這種情感交流並不是太多。但是你的舉手之勞,你能夠幫到別人,病人對你的印象可能是一輩子的。

語言、藥物、手術刀,醫學的三大法寶,排在首位的永遠是“語言”。病人痛苦時,我們是否能關切地多問一句,能否好好溝通。我想病人大多是明事理的。

談學習:

學業不精,不僅幫不到別人,

可能還害了別人

反過來講,我們有時一個疏忽,可能就會導致不可避免的後果。

我也經常跟寇里的醫生講“時也,命也”。有時候,病人遇到不同的醫生,可能就會有不同的命運。這個孩子眨眼間就沒了,也可能眨眼間就救過來了。所以我們每年都要對醫護人員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肩難產處理的培訓。新生兒窒息的搶救,強調“黃金一分鐘”。孩子生出來了不哭,一分鐘之內必須開始搶救,五分鐘之內恢復不過來,孩子留下永久的併發症,可能就不可逆轉,就走上不歸路。

醫生是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

但醫學不可預期的太多了。我們婦產科經常上演驚心動魄的大片,可以說是“浴血奮戰”。但是,我也覺得我接觸的病人都很好。

我們有一個產婦因為切口脂肪液化裂開,鬧糾紛。但她跟我說:辛主任,我不是跟你鬧,我對你的服務沒有一點怨言。但我還是要因為我傷口癒合不好,投訴你們。

我就對產婦解釋,剖宮產後約有3-5%的幾率,傷口癒合不好,就算我親自縫的,也會有這個的概率。

經過溝通,最後患者也沒有投訴,傷口癒合後就出院了。

談同情:

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

給人家一點幫助,你永遠都不會被忘記

我曾經碰到一個產婦,她的丈夫突然出車禍去世了,肚子裡的就是遺腹子。孩子生下來,傷口也不好。然後,我就抱著她說:“不要緊的,這種事情會過去的。”你給他人的一種同情,一種同理心,有的時候真的是非常重要。

女人生孩子,應該是人生當中最“狼狽”的一個時刻,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來,披頭散髮(當然,現在的分娩鎮痛技術可以讓孕婦大大緩解疼痛)。因此,這個時候,我會給她們一個鼓勵的眼神也好,一個握手也好,一個擁抱也好,我也希望我團隊裡的醫生護士都能這麼做。

我曾經接診的一個產婦。很多年後,她遇到我說“辛主任,真的,你的聲音呀,特別好聽。當時,要是沒有你鼓勵我,讓我堅持下來,把孩子生下來,我可能就放棄了。”

直到兒子的意外發生了,你更能感覺到,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人家給你一點的幫助,你永遠都不會忘記。

談傳承:

平常的那些點滴,

可能不知不覺就影響年輕的醫生

還有講到傳承。我們是一個團隊,醫療技術和科室文化必須要傳承。不僅要懂得跟下級的醫生溝通,還要對上級的的老師尊重。我很幸運,我覺得我們楊茵主任就是好的一個標杆,她是個很好的老師,也是很好的學科帶頭人。

工作中,我們要帶著一種平等心,尊重每一個人的存在,然後把我所學的東西儘量教給她們。但是,對一些剛來的年輕人,有些懶惰的,我也會毫不留情罵他們。我離開原來的醫院,來省立醫院工作時,被我罵得最狠的那個男醫生,我要走的時候,抱著我哭啊。我還笑他,沒想到你還這麼多情。就是說,你平常的那些點點滴滴,你其實自己是沒有任何的感覺,就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不知不覺的可能就會影響的這些學醫的孩子。

辛長征

“2016年初,我在突經愛子驟然離世的重創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在極度的身心創傷的痛苦中,不斷地尋回內在的自己。經著對生命的不放棄、經著對人性的不放棄、經著對愛的不放棄、我終於重新活了過來,並把小我之愛化成大愛,積極投入公益活動,認真過好每一天。如今,我能尊重每個個體獨有的命運,體悟心中升起的祥和,把祥和帶給我的病人,我做到了。最後,深深祝福每個生命的存在。”

心存敬畏

行己知恥

誠實守信

願我們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給堅強、有愛的醫生媽媽點贊!

6月26日,福建省立醫院給辛長征頒發從醫30周年紀念證書。

“體悟心中升起的祥和,把祥和帶給我的病人”

今年剛好是辛長征從醫30周年。6月26日是中國醫師節,福建省立醫院給院內26名從醫30年的醫師頒發紀念獎牌,包括辛長征。

聽她講從醫30年感悟,講醫患,講傳承,一切顯得淡然。女本柔弱,為母則強,而一名醫生媽媽,能為他人,為這個社會做的更多。

為了原滋原味還原這名醫者的感悟,我們採用第一人稱敘述。

談醫患:

你都沒覺得做了什麼,

但是病人感激一輩子

現在醫患關係這麼緊張,我覺得雙方都有原因。如果你真正用心去對待病人,有的時候,你都覺得你沒做什麼,但是人家就會記住你。然後,反過來,醫生也覺得很欣慰。

我記得深更半夜來的一個急診:胎盤早剝。差一點點,孩子就保不住了,媽媽也會大出血。孩子出生後去了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有一天,我在門診,產婦愛人就來門診找我,說“我是某某某的愛人。今天我愛人要出院了,謝謝你。”

其實,他是要來塞紅包。我說:“你千萬不要做這種事情。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看到你們平安出院,這樣我們心裡就高興了,別無他求。”

看著科室的錦旗,辛長征會有一種為醫的幸福感。

再過幾天,他女兒出院了,他又和他的母親,專程來到病房,來送錦旗。

其實,醫患之間的這種情感交流並不是太多。但是你的舉手之勞,你能夠幫到別人,病人對你的印象可能是一輩子的。

語言、藥物、手術刀,醫學的三大法寶,排在首位的永遠是“語言”。病人痛苦時,我們是否能關切地多問一句,能否好好溝通。我想病人大多是明事理的。

談學習:

學業不精,不僅幫不到別人,

可能還害了別人

反過來講,我們有時一個疏忽,可能就會導致不可避免的後果。

我也經常跟寇里的醫生講“時也,命也”。有時候,病人遇到不同的醫生,可能就會有不同的命運。這個孩子眨眼間就沒了,也可能眨眼間就救過來了。所以我們每年都要對醫護人員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肩難產處理的培訓。新生兒窒息的搶救,強調“黃金一分鐘”。孩子生出來了不哭,一分鐘之內必須開始搶救,五分鐘之內恢復不過來,孩子留下永久的併發症,可能就不可逆轉,就走上不歸路。

醫生是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

但醫學不可預期的太多了。我們婦產科經常上演驚心動魄的大片,可以說是“浴血奮戰”。但是,我也覺得我接觸的病人都很好。

我們有一個產婦因為切口脂肪液化裂開,鬧糾紛。但她跟我說:辛主任,我不是跟你鬧,我對你的服務沒有一點怨言。但我還是要因為我傷口癒合不好,投訴你們。

我就對產婦解釋,剖宮產後約有3-5%的幾率,傷口癒合不好,就算我親自縫的,也會有這個的概率。

經過溝通,最後患者也沒有投訴,傷口癒合後就出院了。

談同情:

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

給人家一點幫助,你永遠都不會被忘記

我曾經碰到一個產婦,她的丈夫突然出車禍去世了,肚子裡的就是遺腹子。孩子生下來,傷口也不好。然後,我就抱著她說:“不要緊的,這種事情會過去的。”你給他人的一種同情,一種同理心,有的時候真的是非常重要。

女人生孩子,應該是人生當中最“狼狽”的一個時刻,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來,披頭散髮(當然,現在的分娩鎮痛技術可以讓孕婦大大緩解疼痛)。因此,這個時候,我會給她們一個鼓勵的眼神也好,一個握手也好,一個擁抱也好,我也希望我團隊裡的醫生護士都能這麼做。

我曾經接診的一個產婦。很多年後,她遇到我說“辛主任,真的,你的聲音呀,特別好聽。當時,要是沒有你鼓勵我,讓我堅持下來,把孩子生下來,我可能就放棄了。”

直到兒子的意外發生了,你更能感覺到,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人家給你一點的幫助,你永遠都不會忘記。

談傳承:

平常的那些點滴,

可能不知不覺就影響年輕的醫生

還有講到傳承。我們是一個團隊,醫療技術和科室文化必須要傳承。不僅要懂得跟下級的醫生溝通,還要對上級的的老師尊重。我很幸運,我覺得我們楊茵主任就是好的一個標杆,她是個很好的老師,也是很好的學科帶頭人。

工作中,我們要帶著一種平等心,尊重每一個人的存在,然後把我所學的東西儘量教給她們。但是,對一些剛來的年輕人,有些懶惰的,我也會毫不留情罵他們。我離開原來的醫院,來省立醫院工作時,被我罵得最狠的那個男醫生,我要走的時候,抱著我哭啊。我還笑他,沒想到你還這麼多情。就是說,你平常的那些點點滴滴,你其實自己是沒有任何的感覺,就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不知不覺的可能就會影響的這些學醫的孩子。

辛長征

“2016年初,我在突經愛子驟然離世的重創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在極度的身心創傷的痛苦中,不斷地尋回內在的自己。經著對生命的不放棄、經著對人性的不放棄、經著對愛的不放棄、我終於重新活了過來,並把小我之愛化成大愛,積極投入公益活動,認真過好每一天。如今,我能尊重每個個體獨有的命運,體悟心中升起的祥和,把祥和帶給我的病人,我做到了。最後,深深祝福每個生命的存在。”

心存敬畏

行己知恥

誠實守信

願我們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給堅強、有愛的醫生媽媽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