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閩侯孔元村繁育“珊瑚海” 家中也能賞海景

張河長精心照顧珊瑚。

珊瑚礁下, 海星躺在細沙裡伸懶腰;碧藍“海水”裡, 小丑魚和水晶蝦成雙結對遊玩;形態各異的珊瑚優美地舒展肢體……這些奇幻美妙的海景,

並非只能在水族館或海洋世界看到, 在閩侯白沙鎮孔元村裡, 你同樣可以一飽眼福。

“我們做的就是把馬爾地夫的海景‘搬’到山村, ‘搬’進老百姓的家裡。 ”福建珊瑚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兒說, 他們首創珊瑚海洋生態系統水族箱繁殖養殖技術, 計畫將這項特色產業打造成孔元村旅遊的另一張“名片”, 未來還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複製推廣。

不用花很多錢

美麗海景“搬”回家

昨日, 在位於孔元村的福建珊瑚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裡, 記者看到各式長滿珊瑚的生態魚缸, 色彩斑斕。 公司董事長馬兒正在給遊客介紹各種形態珊瑚的特徵。

這位將“海景搬到山村”的負責人, 出生在一個海軍家庭,

從小就嚮往大海。 她告訴記者, 公司的創業概念就是建立一個個小型獨立的海洋生態系統, 讓每個人家中都有一片“海景”。 去年起這個計畫在孔元村實施。

“這種珊瑚海洋生態系統水族箱繁殖養殖技術屬全國首創。 ”馬兒說, 他們採用全球領先的海洋生物鏈類比技術, 用人工調配出“海水”, 通過智慧化中心自動控制, 經過數月繁育、培養、馴化、穩定, 使每一個獨立的生態海景形成與海洋相同的生物體過濾體系。 原本要潛到馬爾地夫海裡30多米深才能見到的海洋生物, 如今在一個生態魚缸裡就能看到。 市民不用花很多錢, 就能將這些美麗海景“搬”回家。

照料珊瑚不易

“養水”數月才行

在遠離大海的地方規模化養殖珊瑚等海洋生物,

在國內沒有先例。 因此, 馬兒的團隊在全國範圍內吸納人才, 從河南師範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的張河長成為其中一員。

張河長告訴記者, 他主要負責照料珊瑚。 同其他海洋生物相比, 養殖珊瑚的室溫要控制在24℃至25℃, 一旦高了, 水會蒸發。 他們調配出的“海水”, 並非只是簡單配製海鹽和海水晶, 還要經歷4個月至6個月“養水”過程等, 使水缸內珊瑚和魚類所需微量元素達到恒定值, 程式十分複雜。 此外, 水缸內的景觀燈不單單是美觀作用, 更主要的是提供光合作用, 釋放氧氣。

正因為養殖珊瑚是門科技含量很高的技術活, 因此馬兒和她的團隊最初遇到了不少困難。 幸運的是, 在省、市、縣相關部門的扶持幫助下, 公司如今與國家海洋三所、省水產研究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現在, 該企業已經掌握了20多種活體珊瑚和熱帶魚的繁育技術, 並形成了全中國第一條該繁育技術的產業化生產鏈。

馬兒告訴記者, 她的團隊將把這片“珊瑚海”打造得越來越大, 成為孔元村旅遊的另一張“名片”, 掀起家庭水族箱的變革, 並打算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複製, 將這項特色產業進一步推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