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孫丕恕、張亞勤、柳青、戴威四位科技界代表說了什麼?

6月27日, 第十一屆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 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 “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概念提出者施瓦布,

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體征表述為各項技術的融合, 並將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數位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間的界限。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連續兩年在達沃斯論壇上受到熱議, 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 作為中國領先的大資料及雲計算服務商,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從人工智慧、大資料及雲計算剖析了數字經濟的發展;百度總裁張亞勤則對人工智慧進行了解碼;而滴滴出行總裁柳青, 則對交通領域發表了獨到見解, ofo戴威作為最年輕的科技創新代表, 也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孫丕恕: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已經成為領導者

“從基礎資料來看, 大家提的一個新知識是‘ABC(A是AI人工智慧, B是big data大資料, C是cloud雲計算)’, 三個核心技術在推動著我們現在數字經濟的發展。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在達沃斯“數字經濟”論壇上說道。

緊接著, 孫丕恕拋出了一個觀點: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已經成為領導者。

過去的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學習美國, 而今天的中國發明了許多商業模式,

並受到其他國家的學習, “比如移動支付中國是領導者, 共用經濟中國也是領導者, 像共用單車的產生都是中國領導的”, 這種變革正是由於中國數字經濟的崛起, 雲端上的資料和計算所帶來的技術的進步, 推動了商業模式的發展。

根據《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投資和數位經濟》顯示, 數位經濟正在成為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實際上, 數字經濟不僅改變著中國商業, 也影響著中國政府、城市的建設, 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 在達沃斯現場, 就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孫丕恕對此指出, 要實現智慧地球, 應該分為三步:實現智慧政府、實現智慧城市、實現智慧地球。

在孫丕恕看來, 智慧城市的實現離不開智慧政府,

每個政府都主導著城市的運營, 掌握著各種高價值資料, 建設智慧城市首先要實現政府資料的共用與開放, 創新大資料的應用, 讓城市更智慧。 同時, 發展數位經濟, 加速新舊動能轉化的環境, 也要依賴于政府職能智慧化。

“當前各部門之間的資料實現開放至關重要, 共用資料、打破資訊孤島對於政府治理水準的提高很有必要。 ”孫丕樹表示, 資料驅動的城市進化將產生新的“三大運營商”——雲服務運營商、大資料運營商和智慧城市運營商。 以新“三大運營商”為支撐, 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構建三大平臺:便民服務平臺、城市運營管理平臺、創新創業平臺, 進而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孫丕恕還表示, 在未來12-18個月裡, 數字經濟的挑戰和機遇在於資料的交易, 圍繞資料的採集、共用、交易、應用, 大規模的“數商”新生態將在3年內形成, 未來5-10年內, “數商”將超過電商。

“現在每個人都在產生資料, 都在消費資料。 ”孫丕恕說, 在數位經濟時代, 資料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是整個社會運行的基礎資源。 例如人工智慧, 實際上是將各種資料進行融合處理, 進而開發出無人駕駛、語音辨識等各種人工智慧成果。

相對於以促進貨物貿易為主要目的的“電商”, “數商”構建的生態更加廣闊, 能夠與“雙創”更好地結合, 催生更多的新應用、新業態, 支撐各個領域、行業的融合創新, 成為繼“電商”之後推動產業轉型的新力量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爆點。

張亞勤: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類

“人工智慧非常有用,但還是應該受到更多監管。”百度總裁張亞勤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表示。

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趨勢是,所有公司組織一個機構,把這些公司所做的軟體和收集的資料公開化,並定義這個人工智慧是為人們服務的,不會為壞人所用。這需要公司、政府、公益組織有更多監管的意識。“總的來講,AI是有很多很多用處的。”

人工智慧鎖引領的科技創新潮,不僅改變生活,也在改變人類,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所以對對人工智慧懷有敬畏與恐懼心理。張亞勤則表示,我們首先要在克服恐懼的基礎上,去發展這一技術。

“人工智慧幫人類拓展能力,並不會取代人類。大家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並調整我們的思維。”張亞勤說。

張亞勤還提到,人工智慧是一項工具,要更好地為人所用,需要明確三方面的問題:首先,確保新的價值體系,目前人工智慧還是沿用人類的價值體系。其次,相信技術是穩定的,具有可預見性。第三,人工智慧有開放性特徵,公司可以開放原始程式碼,共同協作讓人們智慧穩步發展。

柳青:全球交通變革的中心會在中國

“交通變革的中心會是在中國。”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達沃斯論壇現場明確說道,因為這裡有最複雜、最龐大的市場需求,也有領跑全球的技術。

交通行業正經歷三大變革:電氣化、自動化和共用化。這三大變革會徹底重塑整個交通的格局,也讓柳青深度思考了一個問題:無論是多麼領先的技術,無論是多麼深刻的變革,最終還是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我們知道全球有31個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其中有16個是在亞洲。這些城市越大資源越緊缺,如果北京和馬尼拉照搬洛杉磯的生活方式,就會引發資源危機。同時又有一個很大的矛盾點是人們總是嚮往美好的生活,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很難遏止的,就像日本有1.2億人,有8000萬私家車,保有量非常高。”柳青說起了一連串的數字,面臨的是如何平衡城市擴張造成的資源危機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這一矛盾讓柳青想到了交通變革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解決全域效率最優的同時包容豐富的個性化的需求和發展。柳青表示,令人欣慰的是,我們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拐點上,技術和互聯網已經不僅是連接,而是在深刻改造各個產業。

戴威:第四次工業革命讓人與機器更好地結合

“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人的崛起,人跟機器形成更好的結合。”ofo創始人、CEO戴威在達沃斯上這樣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不能單純、片面地追求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強化人的作用。他還引述了一句觀點: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人的強化,而非機器的崛起。

ofo小黃車累計騎行超過10億次,基於10億次的資料,戴威在城市出行方面進行了思考,他認為真正的智慧交通應該是“人文”交通,它的核心在於連接。

第一層,是技術與人的連接。每個人都是城市的建設者、參與者和管理者,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會對這個城市產生影響,誰才是城市的主人,是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冷冰冰的機器。

第二層,是技術與城市的連接。利用騎行大資料,可以清楚地知道,城市裡哪些方面可以變得更好。

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這四張中國科技企業面孔的出現,以及他們在各自領域所提出的精彩觀點,也可以看出中國新經濟格局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也需要這些深度思考,尤其是孫丕恕所帶領的浪潮,打通資訊孤島,將中國的數字經濟推向全球,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多變革的正面能量。

張亞勤: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類

“人工智慧非常有用,但還是應該受到更多監管。”百度總裁張亞勤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表示。

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趨勢是,所有公司組織一個機構,把這些公司所做的軟體和收集的資料公開化,並定義這個人工智慧是為人們服務的,不會為壞人所用。這需要公司、政府、公益組織有更多監管的意識。“總的來講,AI是有很多很多用處的。”

人工智慧鎖引領的科技創新潮,不僅改變生活,也在改變人類,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所以對對人工智慧懷有敬畏與恐懼心理。張亞勤則表示,我們首先要在克服恐懼的基礎上,去發展這一技術。

“人工智慧幫人類拓展能力,並不會取代人類。大家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並調整我們的思維。”張亞勤說。

張亞勤還提到,人工智慧是一項工具,要更好地為人所用,需要明確三方面的問題:首先,確保新的價值體系,目前人工智慧還是沿用人類的價值體系。其次,相信技術是穩定的,具有可預見性。第三,人工智慧有開放性特徵,公司可以開放原始程式碼,共同協作讓人們智慧穩步發展。

柳青:全球交通變革的中心會在中國

“交通變革的中心會是在中國。”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達沃斯論壇現場明確說道,因為這裡有最複雜、最龐大的市場需求,也有領跑全球的技術。

交通行業正經歷三大變革:電氣化、自動化和共用化。這三大變革會徹底重塑整個交通的格局,也讓柳青深度思考了一個問題:無論是多麼領先的技術,無論是多麼深刻的變革,最終還是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我們知道全球有31個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其中有16個是在亞洲。這些城市越大資源越緊缺,如果北京和馬尼拉照搬洛杉磯的生活方式,就會引發資源危機。同時又有一個很大的矛盾點是人們總是嚮往美好的生活,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很難遏止的,就像日本有1.2億人,有8000萬私家車,保有量非常高。”柳青說起了一連串的數字,面臨的是如何平衡城市擴張造成的資源危機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這一矛盾讓柳青想到了交通變革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解決全域效率最優的同時包容豐富的個性化的需求和發展。柳青表示,令人欣慰的是,我們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拐點上,技術和互聯網已經不僅是連接,而是在深刻改造各個產業。

戴威:第四次工業革命讓人與機器更好地結合

“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人的崛起,人跟機器形成更好的結合。”ofo創始人、CEO戴威在達沃斯上這樣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不能單純、片面地追求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強化人的作用。他還引述了一句觀點: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人的強化,而非機器的崛起。

ofo小黃車累計騎行超過10億次,基於10億次的資料,戴威在城市出行方面進行了思考,他認為真正的智慧交通應該是“人文”交通,它的核心在於連接。

第一層,是技術與人的連接。每個人都是城市的建設者、參與者和管理者,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會對這個城市產生影響,誰才是城市的主人,是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冷冰冰的機器。

第二層,是技術與城市的連接。利用騎行大資料,可以清楚地知道,城市裡哪些方面可以變得更好。

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這四張中國科技企業面孔的出現,以及他們在各自領域所提出的精彩觀點,也可以看出中國新經濟格局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也需要這些深度思考,尤其是孫丕恕所帶領的浪潮,打通資訊孤島,將中國的數字經濟推向全球,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多變革的正面能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