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地下水監測出具診斷證明

◆中國環境報記者趙娜

地下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地下水資源開發呈迅速增長態勢, 部分區域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 帶來諸如地面沉降、地裂縫、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同時, 地下水污染問題使地下水資源的環境安全形勢更加緊張。 這些問題不僅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危害, 而且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我國非常重視地下水資源環境保護工作, 先後出臺《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水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陳鴻漢表示, 要想知道地下水的情況, 就要靠監測手段。 沒有監測, 就好比盲人摸象, 制定出的政策就沒有依據。 只有通過科學的監測, 掌握地下水動態資訊, 才能對地下水狀況做出正確判斷,

從而提出科學的地下水保護對策。

“監測就好比是體檢。 只有通過監測, 才知道到底地下水污染到什麼程度, 有多少水量, 水質怎麼樣, 水是向好的方向還是向壞的方向發展, 水位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這些資料有利於對水資源開發方式、生態保護方式做出正確的診斷, 也讓人類活動對地下水的影響變得有依據。 ”李文鵬說。

同時, 他指出, 地下水監測情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土、水利、環保等部門在土地利用、水資源開發保護以及環境保護等工作方面的改革措施是否得當。

缺乏污染場地和污染源層面的監測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實施完成後, 國土資源部將建成10168個地下水監測點, 水利部將建成10298個地下水監測點。

這些監測點分別佈設在35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面積上, 大約170平方千米才有1個監測點。

由此看來, 地下水監測點密度依然偏小, 只能概略監測地下水水量以及水質狀況和變化趨勢。 李文鵬表示:“各級地方政府要依據自身發展的需求, 建設省市級地下水監測網路, 與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網路形成完整的監測網。 我們希望在這次建成的國家地下水監測網基礎上, 加密監測點位。 ”

對此, 陳鴻漢表示, 目前的地下水監測大多側重國土和水利方面, 雖然這次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覆蓋全國, 但是屬於大尺度、區域性的監測, 缺少污染場地和污染源層面的監測。

李文鵬也表示:“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主要是從國土和水利方面的需求開展地下水監測,

針對淺層地下水污染防控與環境保護考慮得尚不夠細緻。 尤其是在污染源比較突出地區, 比如污染化工區、礦山開發區、城市區、重大工程等區域, 應加強研究, 建設更符合實際的地下水監測孔。 ”

《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 610-2011)發佈實施以來, 環境保護部於2011年開始開展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 結合區域、城市和工業園區層面的調查評估, 重點針對“兩源”(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和污染源)開展詳細調查評估。 並針對建設專案場地地下水環境狀況開展現狀調查。

“新修訂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要求對地下水進行監測且資料公開,

監測資料結果納入環保監測系統。 尤其要求工廠要對上下游的地下水進行監測, 監測指標至少要包括建設專案的特徵因數。 對場地和污染源監測真正是從2011年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和全國地下水基礎狀況調查開始的。 但是, 這些地下水監測工作更多地屬於調查工作。 ”陳鴻漢指出。

如何準確掌握地下水污染分佈以及產生的危害和嚴重後果, 是涉及民生問題、經濟發展的大事。

陳鴻漢表示, 地下水環境監測對於場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復和新的建設項目場地土壤地下水保護都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場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復的效果評估與驗收, 必須要用地下水監測資料來說話。 對新建專案和正在運行的老專案場地的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也必須通過各自的地下水監測結果來反映。

針對新建專案,要求在其上中下游佈設監測點;針對退出專案,要求對污染場地修復進行地下水監測;針對正在運行的老項目,雖然以前環評沒有監測地下水這一條,但現在也要明確要求,尤其是在工業集聚區、化工園區等高風險區域,更要開展地下水監測工作。

“新的要堅決管住,老的要快速跟上,違法的要依法嚴辦,直到地下水環境監測系統建立完善起來。”陳鴻漢說。

共用監測資料資源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克服了井位落地難、資金偏低、技術水準不夠先進、時間緊等困難,將於今年年底完工。“由於這是國家首次建設地下水監測工程,不能完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要尋找切實可行的建設方式,所以沒有追求最先進技術。”李文鵬說,若國家財力許可,希望與水利部合作申請國家地下水監測二期工程。

為讓資訊更好地得到利用,推進政府層面資訊共用,今年將研發完成集資料接收、處理、分析、成果發佈功能於一體的地下水監測資訊應用服務系統,建設完成省級資訊節點,並試運行。

李文鵬表示:“監測資訊將向社會公開,共用資料資源。各部門要有胸懷,皆是為環保事業做貢獻,應力爭無縫連接,共同為社會服務。”同時,他提出要加強對監測孔、水文孔的生命全週期管理,尤其是對廢舊井的管理。廢舊井從建成那天便應登記,廢棄時要進行科學封堵。監測孔建設容易,但後期保護、運行維護要加強。監測設施應立法保護。國外還存有100多年歷史的監測孔,這能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與地下水資源環境狀況的變化過程。

地下水資源由於看不見、摸不著,公眾保護地下水的意識還不夠強,地下水監測與保護任重道遠。陳鴻漢對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總結道:起步晚,發展快,形勢向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我們期待,地下水資源源遠流長,人人都能喝上乾淨無污染的水。

地下水監測情況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佈的《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

以地下水含水系統為單元,潛水為主的淺層地下水和承壓水為主的中深層地下水為對象的6124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監測點分別占10.1%、25.4%、4.4%、45.4%和14.7%。

也必須通過各自的地下水監測結果來反映。

針對新建專案,要求在其上中下游佈設監測點;針對退出專案,要求對污染場地修復進行地下水監測;針對正在運行的老項目,雖然以前環評沒有監測地下水這一條,但現在也要明確要求,尤其是在工業集聚區、化工園區等高風險區域,更要開展地下水監測工作。

“新的要堅決管住,老的要快速跟上,違法的要依法嚴辦,直到地下水環境監測系統建立完善起來。”陳鴻漢說。

共用監測資料資源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克服了井位落地難、資金偏低、技術水準不夠先進、時間緊等困難,將於今年年底完工。“由於這是國家首次建設地下水監測工程,不能完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要尋找切實可行的建設方式,所以沒有追求最先進技術。”李文鵬說,若國家財力許可,希望與水利部合作申請國家地下水監測二期工程。

為讓資訊更好地得到利用,推進政府層面資訊共用,今年將研發完成集資料接收、處理、分析、成果發佈功能於一體的地下水監測資訊應用服務系統,建設完成省級資訊節點,並試運行。

李文鵬表示:“監測資訊將向社會公開,共用資料資源。各部門要有胸懷,皆是為環保事業做貢獻,應力爭無縫連接,共同為社會服務。”同時,他提出要加強對監測孔、水文孔的生命全週期管理,尤其是對廢舊井的管理。廢舊井從建成那天便應登記,廢棄時要進行科學封堵。監測孔建設容易,但後期保護、運行維護要加強。監測設施應立法保護。國外還存有100多年歷史的監測孔,這能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與地下水資源環境狀況的變化過程。

地下水資源由於看不見、摸不著,公眾保護地下水的意識還不夠強,地下水監測與保護任重道遠。陳鴻漢對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總結道:起步晚,發展快,形勢向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我們期待,地下水資源源遠流長,人人都能喝上乾淨無污染的水。

地下水監測情況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佈的《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

以地下水含水系統為單元,潛水為主的淺層地下水和承壓水為主的中深層地下水為對象的6124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監測點分別占10.1%、25.4%、4.4%、45.4%和14.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