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同性戀該被一棒子打死?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因為一旦涉及到此就會被有色眼睛怪異地審視,

好像全身上下都散發著不入流的氣息。

在傳統觀念組成的社會裡,

人們雖說接受著新的思想但也時常束縛在舊的文化“枷鎖”下,

並且不想過快地“掙脫”出來。

尤其是大多數人敏感的神經, 提及同性戀盡是避而遠之或鄙夷的姿態。

把他們當成異類, 無端指責, 就如同犯錯需要懲罰一樣,

用的詞都是些“噁心、娘炮、罪惡、變態”,

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和所承受的壓力。

對於同性戀, 他們有著著名的反同言論,

“上帝給了你一根棍子, 你卻用它去攪屎。 ”

理由也為之充分, 這種背離男女感情的情愫是low到穀底的存在, 傳宗接代才是唯一根本。

荒唐, 人什麼時候淪為了生育工具, 超越性別的愛什麼時候違背過道德, 可謂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如果道德是某些人的片面定義, 那確實不適合那部分人的價值觀,

如果道德用來捆綁不違法亂紀、危害社會或他人的人群, 那我們為何還要無動於衷, 鍾情於世俗的熱鬧。

但是這並不是肯定所有“出軌”而否定所欲的不認同。

知乎上有位“過來人”網友對待這個問題有著中肯的評價:

“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出櫃,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同樣是父母, 各自表現真的千差萬別, 不可強求,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但是背後的功課一定要做足, 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信心;當真的決定出櫃, 可盡力讓父母理解、寬容自己, 如若不能, 就不要強求父母理解接受, 不要覺得人生就此灰暗絕望,

要善於化解壓力, 想清楚自己沒做什麼壞事、錯事, 無須自責, 人生匆匆, 流淚或微笑都只有一輩子, 來世間一趟不是來受苦的。 ”

家庭方面一直是所有同性戀所焦慮的問題,

不敢面對社會和大眾, 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與愛人像常人一樣無所顧忌, 麻煩似乎總比辦法多。

那麼, 我們就透過一部電影來窺探一下家庭與愛發生衝突時, 他們遭受的“苦難”。

《愛•面子》是美籍華裔導演伍思薇自編自導的一部講述同性題材的輕喜劇電影。

這部電影從立項到完成拍攝總共經歷了五年的時間。

在豆瓣上有2萬多人評價, 評分高達8.6分, 好於97%同性片, 好於96%喜劇片。

導演本身就是一名les, 為了這部電影她放棄了微軟的高薪職位, 但是影片並不是她的自傳,

是她獻給母親的一封“情書”, 告訴她無論何時開始自己的初戀都不會太晚, 同時, 也告誡自己做自己最自由。

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

Wil,一個28歲至今未嫁的華裔外科女醫生,也是一名同性戀。

她的母親年輕時隨父親來到了美國,丈夫早逝,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女兒培養成才。

另外,還有一個把面子看的無比重要的外祖父。

在一個正常的華人家庭裡,女性28歲還沒有伴侶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於是,母親經常拉著Wil去參加中國圈裡名為派對的相親聚會。

突然有一天,比Wil更有女人味、更漂亮的母親出現在她的公寓門口,

所有的正常外表也在這一刻被全部撕裂。

48歲的母親懷孕了且絕口不提父親是誰,

思想極其傳統的外祖父為了保住自己在社會上的面子將母親趕出了家門,告訴她不找個物件結婚就別回家。

Wil自小接受西方文化,對母親肚中的孩子,沒有過多的驚訝,但卻也好奇、憂慮。

陳沖演的就是這樣一個懷孕的中年單身母親。

她的角色在很多中國家庭中都存在,對父母是女兒,對女兒是母親。

也許當年的婚姻只是父母之命,難以違抗,

順命了這麼久,忽然有一天生活就偏離了軌道。

如果故事就這樣發展下去,片子就顯得普通,

但是身為編劇的導演又摻雜了一個同性戀女兒,這就讓故事的矛盾有了高潮和衝突。

Wil為母親大為頭疼,她的生活被拉成了疲於奔命的三角形,

醫院,芭蕾舞演員的女友vivian以及懷孕在家的母親。

她試圖同時兼顧,卻有些手忙腳亂,

同時發現自己的家被母親逐步改造成一間陌生的中國屋子,喜氣洋洋地充斥著些許俗氣和溫暖,

還會時不時地冒出大悲咒之類的養生靜心的經文。

Wil和她的女友是在一次華人的舞會上相遇。

那次,Wil被vivian嬌豔誘人的目光吸引而不可自拔。

Wil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有著中國人特有溫情和靦腆,

而Vivian,藝術的天性造就了她不羈叛逆而又執著的個性,

再加上小時候Wil曾像英雄一樣幫她打退了那些欺負她的男生,

性格互補又有淵源的二人很快就變得如膠似膝。

電影走過大半,Vivian到她家做客,Wil的媽媽再聊天中處處話裡帶刺。

接下來,Wil和鄰居的黑人小夥在天臺吸煙閒聊,她說,我媽早就知道。

這就是中國式的母親,

為了面子和愛,經常性的選擇緘默,緘默到走自己不得已而為的路。

出了事就瞞,瞞不了就躲,躲不了就逃,真逃不了要撕開臉皮了,也還尋思著控制傳播範圍,能不張揚就不張揚。

但是Wil不是一個完全中國的女兒,

她的女友為了院長父親的面子準備遠赴巴黎的芭蕾舞舞臺,也是因為Wil的不勇敢而傷心離去。

這時的Wil的心力交瘁,

終於在女友即將離開美國時對媽媽坦白:“媽,我愛你。但是我是同志。”

作為女兒氣壞父親的這個媽媽淡然回答:“你怎麼可以一下說兩件這麼大的事情,你是我的女兒,你不會是les。”

Wil始終在意周遭人的眼光,無意間丟失了更為重要的東西。

而在媽媽的婚禮上,暫時放下自己的Wil終於明白自己的媽媽不能錯過這輩子真正的愛情。

於是有了那段異常精彩的對話:

“他不愛我。”

“她愛他。”

“你不愛我?”

“我不愛你。”

“她愛的是他。”

“不,不是我。”

“是我!”孩子的父親在婚禮出現,是一個29歲的年輕帥哥。

在顛覆傳統固有觀念裡,這是一場撕破臉皮的選擇自我的機會。

電影的結局是完美的。

Wil在家族聚會上穩步走向vivian,她最終可以做到在眾人面前親吻她。

母親和帥哥甜蜜的讓人嫉妒,而外公也放下了壓力,坦然接受了這一切。

媽媽沒有隨便把自己嫁掉遮醜,女兒也追回了總認為她有些膽怯的愛人,就連外公和青年女婿以及外孫女的女友坐在了一起,

這是泡沫般的暖色,只可能發生在銀幕上。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遠比電影來的艱難,

就像影片結尾時媽媽對Wil說的那句:“就看你什麼時候給我添個外孫了。”

是幽默,也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與掙扎。

最後用導演的一句話來結尾:

“我以前曾告訴自己,要成為這樣的人,要成為那樣的人,多年來我一直努力成為我期望的那樣。現實是,做電影這件事會搞得你精疲力盡,耗盡你每一分力氣,剩下來的你根本無心考慮要成為什麼了,除了乖乖做自己。然後你忽然醒悟,這事沒什麼大不了。”

是的,沒什麼大不了,

人生在世,本來就是為了追求幸福而活。

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

Wil,一個28歲至今未嫁的華裔外科女醫生,也是一名同性戀。

她的母親年輕時隨父親來到了美國,丈夫早逝,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女兒培養成才。

另外,還有一個把面子看的無比重要的外祖父。

在一個正常的華人家庭裡,女性28歲還沒有伴侶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於是,母親經常拉著Wil去參加中國圈裡名為派對的相親聚會。

突然有一天,比Wil更有女人味、更漂亮的母親出現在她的公寓門口,

所有的正常外表也在這一刻被全部撕裂。

48歲的母親懷孕了且絕口不提父親是誰,

思想極其傳統的外祖父為了保住自己在社會上的面子將母親趕出了家門,告訴她不找個物件結婚就別回家。

Wil自小接受西方文化,對母親肚中的孩子,沒有過多的驚訝,但卻也好奇、憂慮。

陳沖演的就是這樣一個懷孕的中年單身母親。

她的角色在很多中國家庭中都存在,對父母是女兒,對女兒是母親。

也許當年的婚姻只是父母之命,難以違抗,

順命了這麼久,忽然有一天生活就偏離了軌道。

如果故事就這樣發展下去,片子就顯得普通,

但是身為編劇的導演又摻雜了一個同性戀女兒,這就讓故事的矛盾有了高潮和衝突。

Wil為母親大為頭疼,她的生活被拉成了疲於奔命的三角形,

醫院,芭蕾舞演員的女友vivian以及懷孕在家的母親。

她試圖同時兼顧,卻有些手忙腳亂,

同時發現自己的家被母親逐步改造成一間陌生的中國屋子,喜氣洋洋地充斥著些許俗氣和溫暖,

還會時不時地冒出大悲咒之類的養生靜心的經文。

Wil和她的女友是在一次華人的舞會上相遇。

那次,Wil被vivian嬌豔誘人的目光吸引而不可自拔。

Wil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有著中國人特有溫情和靦腆,

而Vivian,藝術的天性造就了她不羈叛逆而又執著的個性,

再加上小時候Wil曾像英雄一樣幫她打退了那些欺負她的男生,

性格互補又有淵源的二人很快就變得如膠似膝。

電影走過大半,Vivian到她家做客,Wil的媽媽再聊天中處處話裡帶刺。

接下來,Wil和鄰居的黑人小夥在天臺吸煙閒聊,她說,我媽早就知道。

這就是中國式的母親,

為了面子和愛,經常性的選擇緘默,緘默到走自己不得已而為的路。

出了事就瞞,瞞不了就躲,躲不了就逃,真逃不了要撕開臉皮了,也還尋思著控制傳播範圍,能不張揚就不張揚。

但是Wil不是一個完全中國的女兒,

她的女友為了院長父親的面子準備遠赴巴黎的芭蕾舞舞臺,也是因為Wil的不勇敢而傷心離去。

這時的Wil的心力交瘁,

終於在女友即將離開美國時對媽媽坦白:“媽,我愛你。但是我是同志。”

作為女兒氣壞父親的這個媽媽淡然回答:“你怎麼可以一下說兩件這麼大的事情,你是我的女兒,你不會是les。”

Wil始終在意周遭人的眼光,無意間丟失了更為重要的東西。

而在媽媽的婚禮上,暫時放下自己的Wil終於明白自己的媽媽不能錯過這輩子真正的愛情。

於是有了那段異常精彩的對話:

“他不愛我。”

“她愛他。”

“你不愛我?”

“我不愛你。”

“她愛的是他。”

“不,不是我。”

“是我!”孩子的父親在婚禮出現,是一個29歲的年輕帥哥。

在顛覆傳統固有觀念裡,這是一場撕破臉皮的選擇自我的機會。

電影的結局是完美的。

Wil在家族聚會上穩步走向vivian,她最終可以做到在眾人面前親吻她。

母親和帥哥甜蜜的讓人嫉妒,而外公也放下了壓力,坦然接受了這一切。

媽媽沒有隨便把自己嫁掉遮醜,女兒也追回了總認為她有些膽怯的愛人,就連外公和青年女婿以及外孫女的女友坐在了一起,

這是泡沫般的暖色,只可能發生在銀幕上。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遠比電影來的艱難,

就像影片結尾時媽媽對Wil說的那句:“就看你什麼時候給我添個外孫了。”

是幽默,也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與掙扎。

最後用導演的一句話來結尾:

“我以前曾告訴自己,要成為這樣的人,要成為那樣的人,多年來我一直努力成為我期望的那樣。現實是,做電影這件事會搞得你精疲力盡,耗盡你每一分力氣,剩下來的你根本無心考慮要成為什麼了,除了乖乖做自己。然後你忽然醒悟,這事沒什麼大不了。”

是的,沒什麼大不了,

人生在世,本來就是為了追求幸福而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