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江引水工程計畫年底開工

原標題:

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自來水水質安全情況

西江引水工程計畫年底開工

深圳新聞網訊 自來水水質安全直接關係廣大市民身體健康, 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 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我市自來水水質安全工作情況的報告, 並進行了滿意度測評。 記者獲悉, 我市正配合省政府積極推動西江引水工程建設, 該工程計畫於今年年底開工, 建成後將極大緩解深圳用水緊缺狀況。

深圳自來水水質多年高於國家標準

《報告》顯示, 我市自來水水質綜合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9.9%以上,

高於國家標準要求的95%, 早年用戶反映較多的自來水土腥味、藻腥味、毛巾粘滑等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自來水口感及感官性狀良好, 各項水質指標優良。

記者瞭解到, 為實現水質安全向水質優化轉變, 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放心水”, 近年來市政府加強水源保護, 健全水質監督體系, 運用科技提升水質, 並將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原特區外社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列入年度居民社區老舊供水管網改造, 整合村級水廠等, 下大力氣重點解決城市供水“最後一公里”問題。 截至目前, 全市已累計投資50億元, 完成了500多個城中村社區供水管網改造項目, 受益人口300萬人;將900多個城市居民社區老舊供水管網納入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

涉及40多萬戶, 受益人口160萬人。

西江引水工程建成將為深圳增加56%引水量

《報告》指出, 目前我市水質尚存在水源保護難度大、部分中小型水廠建設標準不高、老舊市政供水管網尚待更新改造或擴容、“最後一公里”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等問題。 經摸查, 全市仍有447個社區未納入第一輪原特區外社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範圍, 上千個早期建設的居民社區、約80萬戶需進行優質水入戶工程改造。

記者瞭解到, 深圳本地每年可用自產水量僅3.5億立方米, 按常住人口與實際管理人口計算, 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分別為172立方米和93立方米, 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13和1/24, 遠低於國際上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臨界值標準,

屬嚴重缺水城市, 75%以上的用水需要從境外的東江引入, 年均引水15億立方米。 目前我市正配合省政府積極推動西江引水工程建設, 該工程建成後每年可為我市增加8.47億立方米引水量, 占目前引水量56%。

2018年底前完成一級水源保護區內全部違建處置工作

《報告》透露, 根據已制定的城市供水水質提升方案, 深圳將通過水源保護、水廠整合、水處理工藝升級和老舊市政管網改造等工作實現城市供水與國際接軌。

在水源保護方面, 將優先推進重點水源保護區排水管網建設, 在飲用水源地內形成雨汙分流系統。 同時, 按計劃於2017年底完成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果園退出工作, 2020年水庫水源保護區內所有果園退出,

削減面源污染。 2017年底前, 完成一級水源保護區內2009年6月2日以後新增違法建築及全部違法種養的清理工作, 制定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歷史遺留違法建築的處置方案並開展清理工作;2018年底前, 完成一級水源保護區內全部違法建築的處置工作, 並將一級水源保護區用地全部移交水務部門封閉管理, 進一步保障飲用水源安全。

“十三五”期間改造老舊市政供水管網322公里

在老舊市政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和擴容方面, “十三五”期間, 計畫改造老舊市政供水管網約322公里、總投資約11.2億元, 其中原特區內80公里、投資約3.7億元, 原特區外242公里、投資約7.5億元。 同時, 結合市政道路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開展供水管網互聯互通建設工作, 進一步提高區域供水保障能力,

改善供水管網水質。

同時還將加快用戶管網改造。 繼續實施新一輪社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 投資25億元, 完成原特區外剩餘447個老舊社區的供水管網改造, “十三五”期間全部完工。 大力推進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 2018年啟動優質水入戶工程第二階段工作, 繼續做好剩餘老舊居民社區不合格供水管材的更新改造工作。

來源:深圳商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