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三板飛來一隻風口上的“豬”

“站在風口上, 豬都能飛起來”, 幾年前就是因為這一句話將雷軍以及小米推向了互聯網的風口, 小米這只“豬”尋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它所在的風口才奠定了現在的成功。

這句話告訴我們更多的是要去學會尋找你產業本身的風口來實現其價值。

但是下面小編要為介紹的不是小米這頭會飛的“豬”, 而是一個真真實實和豬打交道的公司, 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建立了飼料生產和生豬養殖兩大業務體系, 一個年賺8000萬的生豬養殖企業, 這就是廣安生物。 多虧了豬八戒“二師兄”價格上漲, 站在“風口”的多家養豬企業正計畫借勢融資漲身價。

盈利超擬上市公司

養殖生豬和供應生豬“糧食”的廣安生物前些日子公佈一份融資方案, 計畫以4.8元-6.6元/股的區間價格, 募資不超2.64億元。 以今天的收盤價4.26元計算, 廣安生物【831503】的市值僅為5.964億, 募資比例高達現市值的44%。

在新三板公司紛紛抱怨融資難的時候, 多家養豬企業卻趁著“風口”拋出融資計畫, 廣安生物開口便是2.64億。 自信, 或來源於去年“爆發”的業績。 去年, 廣安生物收入同比微增2%繼續超過8億, 不過盈利卻大增逾6成, 淨利潤超過8000萬元, 超過了新三板同行很多企業甚至擬IPO公司。

去年盈利超3000萬的新三板畜牧業公司:

新三板61家畜牧業公司已經披露了去年年報, 從資料來看, 廣安生物2016年的淨利潤僅次於佳和農牧、天兆豬業、湘村股份, 超過了擬IPO的曉鳴農牧、湘佳牧業(4月份已中止審查)、上陵牧業、聖迪樂村。

去年盈利大幅增長的廣安生物, 與天兆豬業、羌山農牧等養豬為主業的企業一樣, 站上了“風口”, 業績跟著豬價一起“飛”了起來。

相比之下, 去年家禽企業業績普遍慘澹, 主營為家禽的湘佳牧業去年淨利潤下滑37%至5220萬元, 春茂股份更是同比轉虧。

養豬比養雞更賺錢, 廣安生物計畫的融資中, 有1.3億打算投向年出欄20萬頭生豬項目。

能躲得過“豬週期”嗎?

廣安生物的主業主要包括飼料的生產銷售,

生豬養殖和銷售兩大板塊, 在2016年之前, 飼料業務貢獻的收入超過一半, 與此同時生豬業務的收入比例卻在逐步上升。

2015年下半年以來, 生豬價格回暖, 去年廣安生物生豬養殖業務的收入占比終於超過50%, 而由於飼料行業競爭激烈, 該業務收入比例降至42%, 廣安生物更像是一家養豬企業。

養豬, 難逃“二師兄週期”。 2014年國內生豬價格低迷, 天兆豬業、羌山農牧當年盈利均出現了大幅下滑, 兩家公司2014年均為虧損。

2014年以來國內生豬出場價走勢:

廣安生物曾提示, 國內生豬價格具有週期性波動特徵, 通常3-4年為一個週期。 生豬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生豬養殖毛利率, 最終引起利潤的波動。

除此之外, 養豬行業還存在飼料成本上升、疫病等不確定性因素。

天兆豬業曾表示, 飼料成本占公司生產成本的60%以上, 而玉米和豆粕等基礎農產品是生豬飼料的主要原材料, 因此玉米和豆粕價格的波動是影響公司毛利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與單純養豬的天兆豬業、羌山農牧不一樣, 廣安生物既賣飼料又養豬, 可以形成一定的互補。 該公司“飼料養豬聯動”的模式, 有利於緩解飼料價格上漲對養豬成本的影響。

在去年持續高位運行後, 今年的生豬價格出現回落, 資料顯示, 生豬出廠價在3月份跌回16元/千克後, 6月份已跌破14元/千克, 而去年多數時間保持在18元/千克。

廣安生物一季度的業績依然受到影響, 一季報顯示, 廣安生物淨利潤同比下滑了17%。 按照上半年生豬出場價的表現, 廣安生物今年上半年業績預計將會受到影響。但是廣安生物在飼料以及動物保健品上的利潤能夠很好的對沖“豬週期”的風險。

想融資就能成功?

登陸新三板進行融資,是大多數畜牧業公司的計畫。

新三板61家畜牧業公司,其中近7成的企業掛牌以來拋出過定增融資計畫,其中近一半的企業已經實施完成,包括擬IPO公司湘村股份、曉鳴農牧、聖迪樂村等。

今年以來實施完成定增的畜牧業公司:

除此之外,11家亮出融資方案的企業正在推進過程中,包括近日披露定增方案的養豬企業天兆豬業、羌山農牧等。

鑒於本身規模及業績表現,多數公司募資資金在幾千萬。而曉鳴農牧等公司計畫募資金額超過1億元,曉鳴農牧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8成。

歸根結底,決定一個企業成敗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業績。而股權投資目光不僅僅只限於轉板上,應該回歸企業的本質,擁有較突出業績的公司上市只是時間問題,選擇有業績支撐為公司也是對投資收益的最大保障!

廣安生物今年上半年業績預計將會受到影響。但是廣安生物在飼料以及動物保健品上的利潤能夠很好的對沖“豬週期”的風險。

想融資就能成功?

登陸新三板進行融資,是大多數畜牧業公司的計畫。

新三板61家畜牧業公司,其中近7成的企業掛牌以來拋出過定增融資計畫,其中近一半的企業已經實施完成,包括擬IPO公司湘村股份、曉鳴農牧、聖迪樂村等。

今年以來實施完成定增的畜牧業公司:

除此之外,11家亮出融資方案的企業正在推進過程中,包括近日披露定增方案的養豬企業天兆豬業、羌山農牧等。

鑒於本身規模及業績表現,多數公司募資資金在幾千萬。而曉鳴農牧等公司計畫募資金額超過1億元,曉鳴農牧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8成。

歸根結底,決定一個企業成敗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業績。而股權投資目光不僅僅只限於轉板上,應該回歸企業的本質,擁有較突出業績的公司上市只是時間問題,選擇有業績支撐為公司也是對投資收益的最大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