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江夏幸福社區六旬老人義務守護湯遜湖五年

本可安享晚年, 他卻偏偏跑到湯遜湖畔義務打撈垃圾。 武漢市江夏區廟山開發區幸福社區63歲的陳道金, 面對包括親屬在內的很多人的不理解, 毅然在湖邊小屋一住五年多。 他說, 他之所以這樣做, 就是想以自己的行動感召其他人, 大家共同保護寶貴的湖泊資源。

偶然投身環保事業

陳道金棲身的小屋, 位於江夏廟山開發區普安社區湯遜湖畔。

昨日下午,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 小屋中間是堂屋, 兩邊分別是土灶廚房和簡陋臥室。 廚房裡擺著10個塑膠桶, 裡面裝著自來水。 近三個月來, 小屋供水中斷, 陳道金便用三輪車從1公里外拖水用。

這座小屋, 是當地村民廢棄的。 2012年5月, 陳道金花費數萬元, 翻修了房屋, 平整了周邊場地, 想在這裡開一家農業公司, 結果沒有辦成。 只上過四年小學的他, 看到湯遜湖面有很多垃圾, 心裡堵得慌, 毅然投身公益環保事業,

發起成立了“武漢水環境公益聯盟”, 這三間小屋就是活動場所。 去年5月, 這一民間志願者組織登記備案, 更名為“武漢市江夏區湖泊水環境保護協會”, 目前有58名註冊會員。

5年多來, 陳道金一直以這裡為家, 只在週末或天氣不好無法下湖時, 才會回到8公里外真正的家, 和妻子、兒孫團聚。 他說, 包括家人在內的很多人, 不理解他的這一行為。 對此, 他的老伴告訴記者:“他覺得快樂的事, 我沒什麼好說的。 ”

自製多種打撈設備

這裡是湯遜湖畔最南端, 因為地勢較低, 很多垃圾最後都漂到了這裡。

小屋前面, 各種垃圾堆成了三座小山, 有塑膠、泡沫、竹篙、樹枝等等。 陳道金說, 以前有人在湖裡用網箱養魚, 後來全部拆除, 留下許多竹篙, 他和志願者們清理了不少。

這些垃圾是近三個月撈起的, 因周邊施工路不好走, 暫時無法外運。

垃圾堆旁, 架著一架簡易起重吊, 還有一條直通湖邊的簡易傳送帶。 這些都是陳道金自製的打撈工具。

陳道金介紹, 傳送帶主要用來打撈水葫蘆, 他都堆在屋後的一片窪地。 記者看到, 水葫蘆正在開花, 大片紫色的花朵, 給這裡增添了別樣的景致。 起重吊則是為了將撈起的垃圾裝車運走。

以前, 陳道金用一條小木船打撈垃圾。 去年夏天的洪澇災害過後, 湯遜湖裡垃圾更多, 他的工作量大增, 覺得小木船不安全, 便找來角鋼、空油桶等材料, 自己焊制了一艘簡易打撈船, 裝上電動機, 打撈效率大大提高。

試製酵素保護水體

陳道金的小屋前,

搭著一個棚子, 裡面放著數十個塑膠桶, 散發出濃重的酸腐氣味。 原來, 這是陳道金自製的環保酵素, 用於淨化水體環境。

陳道金介紹, 2015年6月, 他參加一個活動時, 一位環保人士聽說了他保護湯遜湖的事蹟, 建議他自製環保酵素。 之後, 陳道金利用變質的香蕉、蘋果、地瓜等蔬果, 加入松針、枸杞、黃糖和一定量的純淨水等, 發酵三個月就成了。 他一次製作20桶, 每桶25公斤。

環保酵素的效果, 並未經過權威機構的檢測認證。 但陳道金說, 有一次, 旁邊的池塘翻塘, 大量魚兒浮出水面, 他投放環保酵素後, 魚兒都活了過來。 “這點酵素投進湖裡, 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解決不了大問題。 ”陳道金看著湖水說, 因條件有限, 他不打算再自製環保酵素了,

“現在可以通過微生物菌改善水環境, 但那需要很多錢, 我個人實在承擔不了……”

護湖行動回應者眾

陳道金說, 經常有志願者來這裡幫忙, 有時一次會來幾十人。 還有人給他捐款, “不過我都拒絕了。 我做環保又不是為了錢, 傳出去名聲不好。 ”

為了解決志願者的午飯問題, 陳道金開闢了菜園, 種上四季豆、茄子、辣椒等時令蔬菜, 加上自己醃制的蘿蔔乾, 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 因為是土灶, 柴火就用從湖裡打撈的竹竿和樹枝。

56歲的吳勇斌與陳道金是同村人, 開了一家車輛配件公司。 記者採訪時, 他和另外幾名志願者正在湖中忙著打撈垃圾。 他說, 去年得知陳道金的事蹟後, 他便加入了志願者隊伍, 每週至少來這裡兩次。 “我們這些志願者, 很多人小時候在湯遜湖玩過水。那時湖水清亮見底,渴了就用手捧水喝。但現在,我們連湖裡的魚都不敢吃了。”吳勇斌說。

廟山開發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陳道金等志願者的環保行動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宣導。為保護湯遜湖,管委會聘請了專業的保潔公司,打撈廟山沿線湯遜湖面的垃圾。

今年6月,陳道金被評為江夏區十大“環保之星”。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召更多人行動起來,提高環保意識,保護湖泊資源,“盼望有一天,湯遜湖能回到小時候的模樣。”

很多人小時候在湯遜湖玩過水。那時湖水清亮見底,渴了就用手捧水喝。但現在,我們連湖裡的魚都不敢吃了。”吳勇斌說。

廟山開發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陳道金等志願者的環保行動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宣導。為保護湯遜湖,管委會聘請了專業的保潔公司,打撈廟山沿線湯遜湖面的垃圾。

今年6月,陳道金被評為江夏區十大“環保之星”。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召更多人行動起來,提高環保意識,保護湖泊資源,“盼望有一天,湯遜湖能回到小時候的模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