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油茶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技術

油茶的芽苗砧嫁接育苗技術

1 砧種的採集和催芽

油茶的採種期一般在生理成熟和種子成熟期間, 即種子已經成熟而果實未開裂之前進行, 一般可在10 月下旬~11月上旬採種。 茶果采後不能曝曬, 應放在室內通風處讓其自然開裂。 選取大粒種子(380~440粒/kg)在室內用乾淨的幹河沙貯藏, 到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取出用濕沙催芽。 濕沙先用托布津消毒處理。 待胚芽伸長到3cm左右時, 即可作芽苗砧進行嫁接。

2 育苗圃的選擇

選擇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易於排灌的水田或旱土作圃地, 將其植被清除乾淨, 於3 月中旬開始整地, 667m2施石灰50kg、複合肥50kg後深翻, 6~7 天后開始起苗床, 寬1.2m左右, 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鬆, 苗床作好後可覆蓋一層黃心土, 以減少雜草危害。 然後蓋上塑膠薄膜, 防止雨水沖刷, 保持苗床幹濕適宜:搭好蔭棚, 棚高1.8m 棚頂遮陰材料可用杉樹枝、稻草等。

3 接穗採集、運輸和貯藏

接穗一般選用供采穗的品種優良母株樹冠週邊中、上部葉芽飽滿的當年生木質化的春梢或半木質化的夏梢作接穗, 粗細一般0.25~0.32cm, 接穗宜隨采隨用, 采下的穗條要立即剪去多餘的葉片, 用濕布包裹, 嚴格做好接穗保鮮。 若需長途運輸, 可在箱底鋪上脫脂棉, 用水淋濕, 運至育苗地點後, 將其插在陰涼處的沙床上, 保持濕度, 可使用5~7 天, 貯藏時間不宜超過7 天, 用150mg/kg萘乙酸或100mg/kg吲哚丁酸處理接穗48小時, 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4 嫁接方法

嫁接時期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下旬。 待種砧長到3~4cm高、接穗半木質化時開始嫁接。 如種子萌發過早, 可在芽床上加蓋一層濕沙, 以延長出芽期, 加粗芽砧。 如種子萌發過慢。 可每隔2~3天灑溫水1次, 可保證芽砧期與接穗期吻合。 嫁接方法包括3個步驟:(1 )削砧。 將砧苗挖出後洗去泥沙。 在子葉上方2cm處用切1∶3鋒利的嫁接刀切斷。 去掉生長點, 然後於1∶3處縱切1刀, 將砧木劈成兩半。 切1∶3深1.2~1.5cm;(2)削穗。 在接芽下方兩側各削1刀, 將下端削成楔形, 長1.2cm, 再將上端齊芽尖削斷, 帶1葉1芽, 葉片可以全留或削去1/2;(3)嵌穗與捆紮。

將削好的接穗插人砧木切1∶3 中, 使形成層相接, 然後用牙膏皮條在接1∶3 處包緊, 再將芽砧的主根切去1/3。

5 芽苗栽植

苗嫁接後栽入苗床, 667m2栽植密度為6~8萬株。 先開10~15cm 深的淺溝, 將苗子斜擺於溝中, 使砧木根系舒展, 然後覆土, 深度以露出介面的牙膏套為宜。 栽後灑透定根水, 薄膜四周用土封壓嚴實。

6 嫁接芽苗管理

6.1 接後管理

嫁接後20天左右開始第1次除萌, 並除去雜草和死亡的單株, 除萌去雜工作一直要延續到10 月份。 由於接穗花芽、腋芽同時並存, 影響苗木生長, 應注意及時摘除花芽。 嫁接後1個月左右是苗癒合的關鍵時期, 低溫陰雨或乾旱都會造成苗木癒合困難。 低溫陰雨常使地下水位上升, 苗木易發生根腐,

應及時清溝排水;如遇高溫乾旱, 則應增加遮蔭度, 減少光照, 並及時噴灌, 降低圃地溫度。 苗木移栽15 天后可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 並用1%波爾多液和500~800倍液甲胺磷液噴施以防止圃地白絹病、根腐病、地老虎, 促進苗木的生長。 苗木嫁接40天左右, 嫁接苗已成活, 即可取去保濕罩, “白露”後可拆去蔭棚。

6.2 移床擴田

嫁接後第2年1~2月進行移栽, 667m2栽3~4萬株。 第2 年的管理工作主要有除草、除雜、施肥、去頂和炭疽病的防治。 可根據發病情況, 定期噴灑50%多菌靈1000倍液或1%波爾多液3~4 次, 即春季新梢生長後噴1 次, 發病初期約6月再連噴2次。 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技術油茶造林, 一般3 年後可普遍收穫, 4年可獲得一定產量, 5年以後可以達到高產穩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