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卡特彼勒中國“掌門人”:深耕“一帶一路”機遇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卡特彼勒中國“掌門人”:深耕“一帶一路”機遇 期待中美經貿向好

中新社記者 沈嘉

“‘一帶一路’現已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和政治開放合作的重要倡議。 ”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華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認為, “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中國的產業升級、提升生產效率以及對全球化的參與, 同時為世界其他地區帶來巨大的機遇。

黃色塗裝的重型機械是卡特彼勒的標誌。 這家全球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領軍企業希望, 旗下的黃色“大力士們”能成為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得力臂膀。

不僅如此, 其遍佈於全球的資金和資訊網路, 也能參與到這樁全球性的宏偉計畫中。

4個多月前, 卡特彼勒發佈了《一帶一路:共贏的願景和承諾》白皮書, 提出將全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並以多種創新性方式參與其中, 包括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協作開發基礎設施、分享全球經驗及風險管理工具等。

據瞭解, 其中一些構想已從紙面走向地面。

例如, 卡特彼勒為中國一些大型承包商在秘魯和白俄羅斯建設的專案提供產品和融資服務方案, 取得了理想效果。

“我們的中國合作夥伴在‘一帶一路’全球性項目的實施過程中, 不管是在非洲、亞洲還是中東, 需要好的產品、好的服務,

也需要更好地瞭解當地的文化, 卡特彼勒可以為其提供支持, 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結合。 ”陳其華說。

據介紹, 今年4月份, 卡特彼勒計畫第二次組織中國大型承包商團隊去非洲和中東考察, 借助在當地的代理商、服務商網路, 促進“一帶一路”參與方的互動和交流。

1925年在美國成立的卡特彼勒公司, 早在半世紀前就已走向全球化。 最近十幾年, 卡特彼勒在海外的銷售收入持續高於北美國內。 “這是全球化最好的證明。 ”陳其華說。

他表示, 進入中國40多年來, 卡特彼勒一直在宣導全球貿易自由化。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任期間, 卡特彼勒一直是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最堅定的支持者。 作為美國最大的機械製造業企業、最近幾年美國製造業協會的董事會聯席主席,

卡特彼勒始終在向美國政府宣導、建議、呼籲全球化和自由貿易。 ”

年初以來, 中美經貿關係的不確定性一度增強。 而最近, 兩國高層交往暖風不斷, 在拓展外交、經貿、人文等方面交流合作上, 雙方政府都示以誠意。

在卡特彼勒中國“掌門人”看來, 中美兩個大國, 在政治經濟、環境問題上可合作的領域遠大於分歧。

本月中旬, 中國中車地鐵組裝廠在芝加哥破土動工。 陳其華注意到了這個重大投資項目, “這個(項目)很好, 說明中美之間在非敏感的領域, 有很多的合作機會。 增加中國到美國去投資的機會, 增加美國對中國的進口, 使兩國的貿易能夠更加地平衡, 這對兩國經濟的發展都有好處。 ”

陳其華表示,

卡特彼勒將會繼續宣導和推動中美經貿合作。 他也希望, 中美領導人能夠通過他們的智慧, 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協商機制, 能夠在全球經濟持續發展過程中, 在解決重大問題時, 達成更多的合作。 “這有利於中美兩國人民, 有利於兩國企業, 從而也使我們企業能夠穩定發展。 ”陳其華說道。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