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抗凍二十年,辦“漸凍人”公益網站,她的故事催人淚下

她是一個慈善明星。 作為第17名火炬手, 她坐在電動輪椅上, 獨立完成了她的北京殘奧會火炬接力路程。

她創建了14年的“漸凍人”公益網站,

已經有10萬病人註冊, 點擊率超過48萬。

在公益路上亦步亦趨身為漸凍人的她曾被質疑有個人目的。 也曾被批評為人處事過於高調。

面對各種困難, 她始終沒有放棄。 她自費參加各種論壇瞭解前沿治療方法。

她也曾孤身一人進行過幾十次, 迢迢萬里的旅行, 走遍上海、北京、大連、香港、東京、大阪、京都、溫哥華、悉尼, 請教專家學者。 而這些都依靠她的個人積蓄。 她就是中國神經肌肉疾病協會會長朱常青女士。

小時候的她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父親朱琦曾在空軍部隊工作過, 退役後成為一名無線電工程師。 母親曾是海市黃埔區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

哥哥從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 留在復旦大學任教, 成為電子工程系的一名講師。

她是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老師。 因為學術能力優秀被評為副教授。

1991年厄運降臨。 先是哥哥被確診為肌營養不良症(簡稱MD)。 然後是朱常青被確定為MD攜帶者。 她整個小學期間都在學習跳芭蕾。 這是何等殘酷的晴天霹靂。 在花樣年華里, 醫生勸告她不能結婚。她含淚和戀人分手。

1994年,母親壓力過大去世。癱瘓的父親奇跡般拄著拐杖站了起來。父親拿著小板凳接送行動不便的她上下班。公車一來,把木凳子擱在地上,讓朱常青踩著上公車。父親還學會了給她推拿。

2001年她參加了博士研究生考試,進入了面試階段,她坦言自己得了“漸凍人”這個病,最終她沒被錄取。

神經肌肉疾病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五大絕症之一。肌營養不良症(如DMD,壽命不超過30歲)、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生存期2—5年)、脊肌萎縮症(SMA,兩歲兒童的殺手)。

由於患者全身肌肉組織萎縮,活動能力逐步喪失,身體好像被“凍”住一樣,因而被形象而殘酷得稱為“漸凍人”。這個群體,在中國約有450萬名患者,上海約有5萬名。從天堂到地獄,朱常青想幫助遭遇厄運的病友們她拜訪專家,希望喚起對該領域研究的重視。

2002年,在中風的父親的支持下,朱常青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肌病專業網站,團結患者、家屬和社會各界的力量,推動神經肌肉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研究、康復、護理、保障等工作。她爭取社會支持。但是不斷碰壁。首席專家們只對他們研究的領域感興趣,他們認為MDA這個病不是那麼普遍,犯不著花那麼多力氣去研究。

但病友們的遭遇激勵著她不斷努力。“一個1981年出生的女孩,由於患上了‘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症’, 1.6米的身高,體重卻只有60斤,女孩悲哀地評價自己,‘如果我“爬行”在大街上,准保能有百分百的回頭率,並不是因為我長得漂亮,而是我獨特的“氣質”……”


“還有一個女孩兒,大學畢業成績優良,卻怎麼也找不到工作,因為她面部肌肉神經已經萎縮了,用人單位看見她都嚇了一跳……”“一對非常健康的夫婦,生下了一個小燕子一般可愛的女孩兒,孩子才1歲多,但雙腿卻越來越綿軟無力。父母發誓:只要有一線希望能夠治療,就是用生命來作交換也心甘情願!”

更讓人心痛的是很多漸凍人患者到最後孑然一身,沒有相應的養老保障。無奈地走向死亡。呼吸機、助咳器、電動輪椅、電動翻身床、防褥瘡的墊子、眼動儀、粉碎器,分子增厚粉,這個國內還沒有引進。”一些全能的營養液能不能給到病人,無障礙改建,緊急呼救如何執行,

改變漸凍人的悲慘遭遇朱常青拖著病體一直在努力!2011年12月4日,臺灣果陀劇場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首次進入上海,便邀請了朱常青。這是根據美國暢銷書改編的真實故事。大學教授米奇得了漸凍症。生命走到盡頭。他的學生每週二去陪伴他。聆聽他最後的人生感悟。

更多愛心人士進入幫助漸凍人的團隊中。2002年起,舉辦大型專家懇談會。至今已有16次,參與專家、患者超過1700人次。2003年起,高校志願者上門服務累計超過37320人次,服務時間超過112969小時;50多家媒體近350次報導;病友唐旭考入上海海事大學;建立常青關愛基金……2008年6月21日,中國第一支電動輪椅足球隊在上海成立。2011年-2016年常青關愛基金在春節想貧困病友發放,慰問金和護理補貼。

(巴比饅頭)的董事長劉會平向上海漸凍人協會捐贈了5萬元。上海觀察捐款3700元社會各界的捐款紛至遝來,解凍不斷進行。。。

每年的6.21漸凍人日上海的“漸凍人”都會在“東方明珠”下的老上海餐廳相聚。有各種好看的節目有社會的關愛。那種溫情給了輪椅上絕望的人們莫大的安慰和鼓勵。

父親去世,剩朱常青獨自一人。她只好從家政公司請來24小時的住家保姆,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

每天她還在忙碌。不斷呼籲!愛還在在延續。。。

醫生勸告她不能結婚。她含淚和戀人分手。

1994年,母親壓力過大去世。癱瘓的父親奇跡般拄著拐杖站了起來。父親拿著小板凳接送行動不便的她上下班。公車一來,把木凳子擱在地上,讓朱常青踩著上公車。父親還學會了給她推拿。

2001年她參加了博士研究生考試,進入了面試階段,她坦言自己得了“漸凍人”這個病,最終她沒被錄取。

神經肌肉疾病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五大絕症之一。肌營養不良症(如DMD,壽命不超過30歲)、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生存期2—5年)、脊肌萎縮症(SMA,兩歲兒童的殺手)。

由於患者全身肌肉組織萎縮,活動能力逐步喪失,身體好像被“凍”住一樣,因而被形象而殘酷得稱為“漸凍人”。這個群體,在中國約有450萬名患者,上海約有5萬名。從天堂到地獄,朱常青想幫助遭遇厄運的病友們她拜訪專家,希望喚起對該領域研究的重視。

2002年,在中風的父親的支持下,朱常青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肌病專業網站,團結患者、家屬和社會各界的力量,推動神經肌肉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研究、康復、護理、保障等工作。她爭取社會支持。但是不斷碰壁。首席專家們只對他們研究的領域感興趣,他們認為MDA這個病不是那麼普遍,犯不著花那麼多力氣去研究。

但病友們的遭遇激勵著她不斷努力。“一個1981年出生的女孩,由於患上了‘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症’, 1.6米的身高,體重卻只有60斤,女孩悲哀地評價自己,‘如果我“爬行”在大街上,准保能有百分百的回頭率,並不是因為我長得漂亮,而是我獨特的“氣質”……”


“還有一個女孩兒,大學畢業成績優良,卻怎麼也找不到工作,因為她面部肌肉神經已經萎縮了,用人單位看見她都嚇了一跳……”“一對非常健康的夫婦,生下了一個小燕子一般可愛的女孩兒,孩子才1歲多,但雙腿卻越來越綿軟無力。父母發誓:只要有一線希望能夠治療,就是用生命來作交換也心甘情願!”

更讓人心痛的是很多漸凍人患者到最後孑然一身,沒有相應的養老保障。無奈地走向死亡。呼吸機、助咳器、電動輪椅、電動翻身床、防褥瘡的墊子、眼動儀、粉碎器,分子增厚粉,這個國內還沒有引進。”一些全能的營養液能不能給到病人,無障礙改建,緊急呼救如何執行,

改變漸凍人的悲慘遭遇朱常青拖著病體一直在努力!2011年12月4日,臺灣果陀劇場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首次進入上海,便邀請了朱常青。這是根據美國暢銷書改編的真實故事。大學教授米奇得了漸凍症。生命走到盡頭。他的學生每週二去陪伴他。聆聽他最後的人生感悟。

更多愛心人士進入幫助漸凍人的團隊中。2002年起,舉辦大型專家懇談會。至今已有16次,參與專家、患者超過1700人次。2003年起,高校志願者上門服務累計超過37320人次,服務時間超過112969小時;50多家媒體近350次報導;病友唐旭考入上海海事大學;建立常青關愛基金……2008年6月21日,中國第一支電動輪椅足球隊在上海成立。2011年-2016年常青關愛基金在春節想貧困病友發放,慰問金和護理補貼。

(巴比饅頭)的董事長劉會平向上海漸凍人協會捐贈了5萬元。上海觀察捐款3700元社會各界的捐款紛至遝來,解凍不斷進行。。。

每年的6.21漸凍人日上海的“漸凍人”都會在“東方明珠”下的老上海餐廳相聚。有各種好看的節目有社會的關愛。那種溫情給了輪椅上絕望的人們莫大的安慰和鼓勵。

父親去世,剩朱常青獨自一人。她只好從家政公司請來24小時的住家保姆,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

每天她還在忙碌。不斷呼籲!愛還在在延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